杨士奇
相关推荐
-
明代为什么有“尚书不入阁”的惯例?
明代自内阁初建的永乐时期开始,一直到弘治年间,六部尚书与其之间就从未有正式的迁转情况.这种相互之间的对立在内阁成立初期已经有所体现. 永乐二年(1404)十二月立春之时,成祖朱棣于奉天殿赐宴群臣,照例 ...
-
军机大臣、军机处大臣、军机章京分别是什么职务,又有什么区别?
看过清宫电视剧的人,基本上都会听说过"军机大臣"这个名词,稍微了解一点历史的人可能也会知道清朝雍正皇帝以后就有了一个叫"军机处"的部门,其中往往有若干名&quo ...
-
三杨内阁:三个和尚没水吃?这里有另外一个版本
文|<那些年>悦悦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儿歌.大致讲的是,三个有能力的人,若各自为政.互不配合.甚至互相推诿,就 ...
-
明朝数百年间诞生了数十个无为之君,为何还能立国三百余年?
除了五代十国.南北朝等荒唐的乱世外,正统王朝中数明朝的庸君最多.令人疑惑的是,明朝数百年间诞生了数十个无为之君,为何还能立国三百余年呢? 想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了解明朝不同于其他朝代的政治机构- ...
-
大节可议,迎附朱棣:身系诏狱,勤苦读书;大明内阁首辅杨溥旧事
作者:史遇春 这里,就来说一说古人读书的一段历史. 关于这段历史,还是要秉持我在<读书论>里所述的读书精神,即公正.客观地去看待.去评判,学其可学.弃其当弃. 那么,这位古人是谁呢? 他就 ...
-
明宣宗朱瞻基热衷斗蟋蟀,却为何被史学家评价功绩堪比文景二帝?
明朝宣德年间,皇帝痴迷斗蛐蛐,朝廷每年向民间催征蛐蛐.有一年,一个农家小孩不小心将全家视若珍宝的蛐蛐弄死了,出于惊恐自责,他跳井自尽,死后竟化身为一只蛐蛐,帮家里度过一劫--这故事出自蒲松龄<聊 ...
-
明朝的一位大臣,辅佐五位皇帝,开创“仁宣之治”!
仁宣之治又称仁宣盛世,是明成祖朱棣以后,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采用休养生息的策略,促使明朝出现盛世的局面,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后人将永乐盛世和宣德时的太平合称为"永宣盛世".在 ...
-
历史故事——大才子解缙的悲剧人生
明朝最初沿袭元朝制度,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同年九月,朱元璋设置四辅官.也就是从明代起,由皇帝直接掌管 ...
-
【行书《勅谕》 手卷 水墨纸本】拍卖品
显示全部拍品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 丁敬 砚林老人诗文遗墨集卷 LOT号:0275 估价:RMB 12,000,000-20,000,000 日期:2020-12-01 金农 节临汉隶< ...
-
明初内阁大臣黄淮:乐观、顽强,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受同僚排挤?
黄淮被朱棣选入内阁,成为明朝最早在内阁任职的七位文臣之一,他遇事聪明果断.见识非凡,受到朱棣称赞. 在立储之争中,黄淮主张册立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后来在辅佐太子监国时因为一些事与朱高煦意见相左 ...
-
朱棣遗诏之谜引出的思考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在第五次北征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 在古代,一般而言,皇帝去世前都会留下传位遗诏,指定皇位继承人,即使在已经册立皇太子的情况下,太子即皇帝位也需要传位遗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