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病纲要及证治

(0)

相关推荐

  • 医圣“张仲景”通便最为峻猛的方剂

    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六经辨证"治疗疾病,其中在里的阳证.实证,称之为"阳明病",具体描述为 180条.阳明之为 ...

  • 《伤寒论》阳明病篇学习摘要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人体内从胃一直到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胃旁边的脾脏,脾脏有一个血管到胃的下方的甜肉,中医称「膵肉」,西医叫胰脏,中医观念胰脏是脾之大络,会在大包穴,就是极泉下六寸,渊液下三寸的地方 ...

  • 厥阴病纲要及证治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326) 上热下寒证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 ...

  • 少阴病纲要及证治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281)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28 ...

  • 太阴病纲要及证治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3)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274) 太阴病本证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 ...

  • 少阳病纲要及证治

    少阳病纲要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3)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264)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 ...

  • 太阳病纲要及证治

    太阳病"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太阳病:分为太阳病的经证和腑证: (2)太阳病兼证.变证. 1.太阳病经证,根据感邪性质和体质的差异,分为: (1)太阳中风证- ...

  • 伤寒阳明病:脉证并治总结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艾御享堂                                      一. 阳明病简单明了总结 一.阳明热证 邪热炽盛,表里俱热 :白虎汤(清气泻 ...

  • 阳明病证治结要阳明病和前之太阳病一样,它...

    阳明病证治结要 阳明病和前之太阳病一样,它不是什么个别的病,而是各种疾病所常见的一般的证.由于它有外证和腹证两方面的特征,这就说明了阳明病可有热而不实和亦热亦实的两种证型反应,若白虎汤证.白虎加人参汤 ...

  • 阳明病脉证治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79.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180.阳明 ...

  • 【钟小南:伤寒论六经三阳三阴病证治纲要】精

    六经病证治纲要 太阳病证治纲要 一.太阳本病(经证) (一)主要内容: 1.性质:表病.热病.2.证候提纲:脉浮,头项强痛,恶寒.3.病机:外邪侵入肌表,营卫失调.4.病变脏器:膀胱.三焦.5.病情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