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传武问多多,王芗斋是怎么说

♥ 山人与你准时相约,每日06:25 ♥


我是禅武山人,一个山中习禅,持剑读书的白发老人。

愿我的文字对您有帮助。

拳道衰落、信息爆炸,广告横飞、大师遍地,摇唇鼓舌、难辨真假。无奈再次请出形意拳门人,大成拳宗师王芗斋先生,以先生之言教化人心,端正视听,清洁武林,捍卫国术。让中华文明之一脉不亡,造福国人承上启下发扬光大。

今人问:练拳有什么用?

王芗斋先生答:拳道之大,实为民族精神之需要,学术之国本,人生哲学之基础,社会教育之命脉。其使命要在修正人心,抒发感情,改造生理,发挥良能,使学者神明体健,立国利群,故不专重技击一端儿。若能完成其使命,则可谓之拳,否则是异端儿。

今日之人大都讲究现实利益,凡事皆爱问问想想以我何用?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对待练武更是冥思苦想、百般权衡、患得患失、一般大都是浅尝即止;即使练了几年最终自己也会找个理由放弃,实在可惜。在王芗斋先生看来:拳功之道对现实来讲实在是振奋民族精神的需要,是国家培养各类人才之前或同时应进行学习的内容,只有如此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哲学的根基,才是真正掌握了社会教育的命脉。

以上是拳功之道对社会的作用,对个人而言:修炼拳功之道的重要使命在于“修正人心,抒发感情,改造生理,发挥良能,使学者神明体健,立国利群,故不专重技击一端儿。”今日之所谓习拳者要么幻想着击败某狂人一战成名、要么口称养生但求入静,如此皆是片面近于谬矣。我们应该这样拷问自己:你的拳功修炼是否修正了你自己的心灵?使你变得更加光明磊落;你的生理是否得到改造?体质从本质上有所提高;你的体能智能是否得到充分挖掘?良好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概括的说、只有你通过拳功的修炼达到了神明体健效果,才可以说是实现了拳功修练的目的。你是这样吗?是、就为你点赞,不是就再重复一遍王芗斋先生的话;是异端儿。

今人问:练拳就是练拳套(套路)吗?

王芗斋先生答:而拳套与方法,所谓人造拳架子是也。自满清三百年来,为一般门外汉当差表演而用,即拳混子谋生之工具。

这里王芗斋先生一语道破拳套(套路)的本质:“所谓人造拳架子是也”,“为一般门外汉当差表演而用,即拳混子谋生之工具”。由此可知,拳套(套路)的本质与真相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已经被王芗斋先生公开揭露于天下;奇怪的是、至今众多的拳混子却越混越好,越混越牛了。看他们个个都是半人半妖的大师,直至据传是一位身有残疾散打爱好者把其中的一位骑在胯下暴打之后大师们才稍稍安静低调了一点点。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目的是什么?这位身有残疾暴打大师的散打爱好者无疑是做了一件好事,大师们自此老实一点了,因为有人要教他们做人了。大师们终于知道再这样装神弄鬼会有人骑上他们暴打,因为这已经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了。

对于拳套(套路)的危害王芗斋先生谆谆教诲后人道:“果欲研拳者,则又何暇而习此?非但毫无用途,且于神经,肢体,脑力诸多妨碍,戕害身体一切良能,故习此者,鲜有知识。而于应用,尤不适合,且害处极多,笔难尽磬。”笔者常遇练某拳术腿关节疼痛者,他们自称是练“轮椅拳”的,明知有害为何不弃之?盖求学此拳术道路漫长,花费巨大,实在难以割舍;只好忍一时之苦,坚持下来,传拳回本,再图它策。觉得他们真不应该再自称是轮椅派,而应在自己聚众练拳的场地边树一杆大旗上书“吾爱吾腿”四个大字,久久伫立,深深思考,他们或许也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今人问:习拳最(贵)首要的是什么?何为拳功通家?

王芗斋先生答:“习拳不尽在年限之远近与功力之深浅和身体及年龄之高下,更不在方法之多寡,动作之快慢,辈分之高低,要在于学术原则原理通与不同耳。”在这里王芗斋先生把时下常被大师们炫耀的辈份高,如某某拳第叉叉代正宗传人;年龄大,古稀之年太年轻了,张嘴就是耄耋之年。大师们的自述的习武简介均是学遍天下武技,遍访天下名师,打遍天下武者而且不曾一败。王芗斋先生对此早已慧眼识破,他明确告诫后人习拳不尽在此类,要在于学术原则原理通与不同耳”。他继续深人的阐述道:“尤须在天赋之精神有无真实力量,再度其才志之何似,始定其造诣之深浅,将来之成就之何境地也”。天赋之精神有无真实力量是真正强者的实在内涵,才志之何是反应一个人的素质与三观构成,一个本质上是泼皮无赖的渣渣既使是穿上高雅的中式长衫也难掩其浮浪龌龊的嘴脸。“习拳最贵明理和精神有力。换言之,即有无兽性之笃力也,再加之以修养,锻成神志清逸之大勇,自不难深人法海,博得道要,至通家而超神化之堂奥也矣。”读罢此言让人深深感到就此王芗斋先生说的真的再明白不过了。

当下教拳敛财的大师们各个都以武学通家自诩,为了识破这些大师的本质货色,每一个有志于传武的爱好者都十分有必要反复研读 “夫所谓通家者,不仅精于一门,而于诸般学术闻其言便知其程度何似,是否正轨,有无实际,视其做法,一望而知其底蕴,或具体,或局部,或具体而微,至用何法补救,自能一语道破,所谓‘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现在是否还有这样的通家在世笔者没有考证过,但东拼西凑质量越来越差的传武书籍笔者的确看过几本,可以确定的说这些作者明显没有“得其环中”,自然不能“以应无穷”。当这些大师们四处兜售自己的大作时,也会被好事者质疑提问,可怜大师们一问便哑、再问便躲、

百问便遁,甚可笑也。

今日之世界,早已是科学普及昌明,今日之习武多为健身娱乐,进而在各行各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你不追求虚无缥缈的轻功就不会去练凌虚微步,就不会摔断腿;你不练穿墙术也就不会撞破头,你没有不切实际狂想美梦就不会被任何大师哄骗。总之、相信科学,抵制迷信,才是平安正道。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拳道中枢》王芗斋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