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半年,学了个寂寞 | 进度调研大揭秘

-
截止2020年6月14日21:00,我们共计回收578份有效问卷。感谢578位同学的参与,你们深刻的反思我已收到——回顾过去半年:自己玩中带学,学里忘不了玩,归根结底,学了个寂寞。
-
我猜你们看过的每一份经验贴里都提到过:“不要被别人的进度影响,每个人学习能力不同吧啦吧啦...”。
是啦,这话没错啦。
但有些话看过了一百遍,轮到自己的还是还不是一样慌里慌张的想知道别人到底都学成啥样:我的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她们是不是超级无敌强?她们是不是范式与流派都背下来了?她们是不是已经新闻评论很牛逼了?她们推送能看懂嘛?她们做专题了吗?
知道就知道吧,焦虑肯定也焦虑,但总比一无所知的蒙头学好吧。
大家都说:慢慢来,没关系,打好基础再提高。
不可能。
我非要看清大家都在哪,然后老子弯道超车。

✔ 学习进度全面调查!
✔ 重点问题逐个突破!

    学习进度全面调查   
🔜 基本情况概述:总的来说,各位是有在认真学习的,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方法上的误区,以及偶尔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暂时性困惑。现阶段完全没有开始,或者学习时间低于一小时的同学相对还是比较少的。但各位真实的有效学习时间到底是多少,我必须要打个问号。
⭕️ 56%的同学目标是985高校,26%的同学报考211院校。在专业基础方面,接近57%的同学是跨考,新传果然是跨考大户啊。31%的同学是本专业学生,但大部分同学表示,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实际上再接触的时候依然觉得一无所知,同样会存在吃力的感觉,
⚠️目前对新传的了解情况:
新闻传播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难入门,但是一旦入门后就会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有趣的学科,因此即使在有大量的答疑、经验贴、公开课微课的辅助之下,也依然有超过半数的同学对复习进度和复习方法表示迷茫。在这里给「我是谁我在哪」的同学大家提点小建议
📍综合几篇高分经验贴,或者是一篇和你自己的状态最像的经验贴,寻找相似的部分和特别独特的部分,进行记录、模仿和学习。
📍绝大部分经验贴在考验前期也就是目前的三到六月笔墨都相对较少,因此在这个阶段最好利用经验贴上把握大方向,比如在六月要做完哪些内容,然后细节处根据自身情况微调。
📍很少有经验贴会写他们在前期走过的歪路,事实上很多同学在目前这个阶段依然沉浸在抄书的虚假满足感中,这也是前期考研的共性问题——而这个阶段,也是一个给你不断摸索适合自己读书和笔记方法的过程,希望大家不要过于迷信和复制粘贴他人的经验贴,而是在自学和阅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至于剩下50%觉得自己摸到了点边,但实际对专题、热点一无所知的同学,你们有几件事情要做:
📍 确保自己先把所有的参考书都细致的阅读完,如果参考书没读完,专题啊热点啊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
📍 在参考书全部阅读完的基础上,可以开始从参考书入手做专题和读论文。所谓专题就是重要知识点的合集,比如传播学中的「控制研究」「用户研究」都可以单独做一个专题,而你要做这个专题的时候,就要综合的把传播学包括范式以内的所有参考书、新闻学涉及控制研究、用户研究的部分都整合在你自己的笔记里。并且以「控制研究」为关键词在知网上找一些大佬的论文进行补充。专题笔记太复杂一两句说不清!会有专门的推送!
📍 至于热点,我的建议是「阅读·积累案例·摘抄观点」,以2020年时间演进的顺序把今年的热点和能分析的点、理论都记一记,不然等到十月整理一年热点的时候就会发现,热点用时方恨少。
⚠️目前复习时常:

绝大多数同学是从二月或者三月份左右开始进入复习状态,而在两到三个月的学习过程中,读完基础参考书,进行补充参考书的阅读是一个比较适中的学习进度。
⚠️复习进度、书籍阅读与阅读情况:
综合以上三个数据,本花得出了这样的一些进度与结论
📍 绝大多数同学依然处在阅读参考书的过程中,并且诸如《传播学教程》《新闻学概论》《网络传播概论》等非常基础的三大入门参考书基本上已全部阅读完毕(也是毕竟都半年了,这些书还没读完真的请反思一下。
📍 大部分同学都有做框架的意识,并且我猜测在各大机构包括可爱的我们各种划重点啊、框架vlog的摧残下,大家应该都至少手边会有一份框架,但框架到底要怎么用,可能还是要打个问号:做完之后的——框架可以作为索引或者时常温故知新,比如在阅读新闻学的时候提到了传播学的概念,就可以拿出框架进行对照理解;比如觉得自己的传播学有些模糊,就拿出框架再度巩固,看看哪些知识点已经无法复述。【如果全都不记得了,那你真的学了个寂寞。
📍 一个推荐的阅读顺序——按照板块进行阅读。
先阅读传播学板块,包括作为基础的《传播学教程》、作为发展的《网络传播概论》、作为拓展和延伸的《范式与流派》等。
再阅读新闻学板块,包括基础的《新闻学概论》,补充的《新闻理论十讲》、实务部分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史部分的中外新闻史、提高巩固部分的《是什么在决定新闻》等。
再进行广告、公关、广电、新闻史等细节科目的阅读,像新闻史放到暑假期间阅读也是完全来得及的。
上述提到的大板块中,属于补充数目进行拓展和延伸的《范式与流派》和《是什么在决定新闻》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以及院校的考察情况酌情选择。
📍 有些跟了课程的同学已经开始初步接触到了写题,虽然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写了、死了“这个选项,但是大家不用担心,先打框架、再理逻辑、最后关注细节,目前写题目的同学们要首先注重大的论述逻辑是否正确,框架是否完整,而对于论述的细节,可以适当的少关注一些些,语言问题在进行论文阅读后会有所改善。
其次,很多同学问为什么现阶段要写题,书都没读完——很简单,知己知彼罢了,只有现在知道每一个知识点要在考试的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才能在暑假甚至更长时间的学习里,更有针对性的、有写题意识的去理解每一个理论的写题场景和每一个热点的举例场景。
⚠️关于两本新书:

说实话喻国明教授的《传媒经济学教程·第二版》和彭兰教授的《新媒体用户研究》这两本书都过于前沿和热点,而且书的内容,尤其是喻国明教授的这本书,着实有点难。如果是相对比较基础的院校不建议花时间阅读。但是如果是清华北大北师人大浙大复旦武大南大苏大这几所综合性比较强的院校,看!一定要看!不仅书要看,解读的推送也得好好看。
毕竟17年彭兰老师出的《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当年南大就考了至少50分书上的内容。
⚠️当前学习状态与学习时长:

总的来说,大家虽然心在摸鱼,但身还是在学习的。非常感动。现阶段一天八个小时的同学,你们可以适当调整一下自己的时间,考研前期不宜学的时间太长,不然后期很容易疲惫:提高效率而不是一味的延长学习时间。
学了一个小时的同学,一个小时能看完一章节传播学教程吗你们?反省一下。
⚠️一份考研的心情图云:
摸鱼可以,但是摸鱼多久就要报复性的学多久;间歇丧可以,吃一顿火锅希望就好了;被期末弄的很烦没关系,大家都在期末。
你看,其实大家都一样的。
    重点问题逐个突破   
不少问题在上文中已经回答过了,再挑一些典型的答一答。
⚠️TOP 1:暑假要干嘛?专题笔记怎么做?
暑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看论文和做专题笔记。于是又开始套娃,专题笔记要怎么做——方法我在上面已经讲过了,暑假前我们会专门做二期暑假计划和专题笔记相关的推送。如果大家看完推送觉得感觉对了,到位了,那就可以尝试做啦。如果确实觉得有些吃力,又不想在暑假期间浪费两个月的黄金复习时间,我个人建议是考虑一下报个班吧,省时省力且能拎得清重点(绝对不是广告,我发誓。
⚠️TOP 2:如何练答题?如何运用真题?
我的建议是,模仿,就和写新闻评论是一样的。
有真题集的同学,模仿真题答案(南大的真题六月下旬一定上啊啊啊等我们已经在校对了),如果目标院校没有真题集的同学,看论文——把论文题目想象成一道题,看老师们是如何论述的,论文的论述和答题实质上是异曲同工,只不过论文高级一点。
有同学问如何用真题分析真题——真题首先是要分析每一种题目的类型、考察范围、知识点的考察方式;其次分析真题集答案的格式、风格,进行模仿。
⚠️TOP 3:书中遇到一些不懂的知识点不知道该怎么弄清楚
第一步:百度,一般能解决70%的问题;第二步:中国知网,能解决剩下10%的问题;第三步:问我和班班,能解决100%的问题。
⚠️ TOP 4: 怎么背书啊啊啊啊知识点好多觉得自己脑子会死掉

现阶段不要背书啊啊啊啊啊啊!!背了也会忘的!!!八月或者九月再背!大家都是背一样的知识点,别人不会坏你就不会坏!
⚠️ TOP 5:每天看公众号很久,狂马不吸收,看久了看不进去,但是筛选不出来固定公众号,真实狂马党。

筛选不出固定的公众号?我秃秃可以求个名分吗?看不进去就像我前面说的:「事件、理论、知识点、考察方式」这样去简单整理和归类。码是绝对没用的,你根本不会记得自己码了什么。
⚠️ TOP 6:看完书,记不住消化不掉不明白不清楚  
几乎所有的人,都提到了自己的这个金鱼脑子看完书根本记不住书里的东西,打开书马冬梅,合上书孙红雷,fine——对于这个问题其实一方面做框架可以有效的帮助大家进行更好的总结和系统的梳理,看着框架总能回忆起一丢丢吧。
同样在这个问题之下有一个延伸问题,就是我对我自己到底有没有掌握其实并不清楚,因为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原则告诉自己是否掌握了该知识,因此拿着框架去尝试复述某个知识点,即使是非常口语化的内容也是对自己记忆的加深。另一方面,借助目前大量的公众号的热点分析,别人为什么用这个理论,怎么用的,什么场景,以此为基础举一反三,加深记忆。
再多的也没了,文科不同于理科,玄乎且飘在云端,让人迷失,让人着迷。
TOP 7:不知道如何将每日的小任务综合起来实现质的飞跃  
绝大多数的经验贴中都提到了计划的重要性,每日给自己安排一定的计划,按时完成,量变实现质变。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似乎看不到质变——因此我必须强调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总结的重要性,总结可以更好的梳理你零散的小计划最终实现的大目标,比如当我坚持学了一个月的名词解释之后,总结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原来已经学完了传播学所有的名解,这就是质变。
还有就是量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可能你得到暑假甚至九月份才能看见自己的蜕变。
TOP 8: 学习没有动力/杂事太多/期末很忙  
生活和考研如何平衡,这是一个问题。关键在于,提高效率,ddl是第一生产力,以及进行利弊选择,适当放弃。
TOP 9:如何才能完美地实现我的计划?
睡一觉,梦里什么都有。

  晚 安  
🌛
  秃头研究所的全程班  
一起做自律且可爱
惦记六便士也爱看月亮的人

🌛

💜
(0)

相关推荐

  • 参考书太重要了!一文教你如何高效“盘它”!

    对于新传考研来说有两个很重要的东西,一个是真题另一个就是参考书.由于最近同学们太频繁咨询学姐关于[参考书要怎么阅读怎么使用]的问题.所以今天就来聊聊院校开的参考书单到底应该怎么读怎么使用是最高效科学的 ...

  • 【状元锦囊】华中师范大学学长独家总结文史哲复习秘笈!

    在2020级小朋友为梦想启航.奋力前行的途中,已经收到拟录取喜讯的学长学姐们的成果经验和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助力.因此,[木铎团队]也将邀请木铎家各位已录取的2019学长学姐,为2020考研的小师弟小师 ...

  • “九月,我想放弃考研了……”

    "学姐,新的一个月又开始了,但是,我想放弃了...... 我练习了那么久的实务,评论的题目依然起不好,更别说分论点了.看到别人写的总觉得好简单,但我就是模仿不来.做政治和英语我会因为选择题就 ...

  • 48所新传院校不考新闻史!怕背书的你赶紧收藏!

    通过对最近择校疑惑的分析,学姐发现考试科目也越来越成为众多新传考生择校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新闻史这一科,对于本来就不喜欢史类,再加上记忆力有限的学生无疑是一大头疼科目! 在多位21考研萌新的强烈请求 ...

  • 华中师大前辈成功拿下408,而你找到复习方向了吗 ?

    相信同学们都已经看到了,华中师范大学复试线也已经出来,学硕372而专硕达到了384分!这么高的分数线下,木铎学员中考华中师大的也有稳进复试的,有390+的也有400+的~ (由于篇幅原因仅作部分展示~ ...

  • 【河海大学MJC第二】工科生的401分通关攻略!

    【河海大学MJC第二】工科生的401分通关攻略!

  • 华科新传学硕恢复招生,转考学硕有这些优势!

    新浪微博:@木铎考研 要论哪家考生对自己报考院校最"爱之深,气之切",恐怕没人比得过华科的新闻学子.招生简章岁岁变,考试大纲年年新,即便大家做了万全的心理准备,但看到2019最新招 ...

  • 攻略!最后15天,如何高效选背专业课资料?

    新浪微博:@木铎考研 先来玩个看图猜题! 八错!木铎君今天主要来说一说现阶段每个新闻考研生提到秒抑郁的"背书问题".虽然我们平时也说过不要死背书.并不是背的好就一定考的好.&quo ...

  • 吉林大学新传考研最全攻略 | 院校点兵

    啦啦啦~在小伙伴们急切的催促下木铎的[院校点兵]栏目上线啦~ 以后会每天为大家献上一所院校分析,从历年分数.报录比到真题分析,助你了解目标院校全方位复习和择校攻略!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第十七期新传考研攻 ...

  • 今天考研正式报名!附十月复习进度调查结果出炉!

    今天是考研正式报名的第一天,错过预报名的小伙伴这次可千万不能再次错过正式报名了哦!预报名成功的考生,报名数据有效,不需要在正式报名阶段再次报名.已报名成功的考生可以登录网报平台查看本人网报信息,下载报 ...

  • 独家!今年有8所学校新传扩招,5所学校新传首次招生!

    前两天推了院校缩招的名单和分析后(华科.重大.湖大.北大-都在缩招,想顺利上岸你需要做什么?),一批20/21级的同学都来找小铎出主意,我咔咔一顿分析解决和鸡汤巩固后,还是觉得实在的院校情况统计和分析 ...

  • 武大学硕扩招至30人,我该转考吗?

    九月末,千盼万盼的武汉大学招生简章终于出来了~细心的同学会发现,2020武大新传院全日制计划招生一共130人(其中计划推免87人,计划统考43人),总招生人数相比去年减少了十人. 然而在实际推免工作结 ...

  • 河海大学新传考研攻略|院校点兵

    啦啦啦~在小伙伴们急切的催促下木铎的[院校点兵]栏目持续更新啦~ 依旧继续每天为大家献上一所院校分析,从历年分数.报录比到真题分析,助你了解目标院校全方位复习和择校攻略!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院校新传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