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里仁篇(二十二)

一原文里仁第四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试解】孔老师说:“古时修德的君子,养德在身而施德于家,施德于社会,通过以亲身的实践行动来教化人,感化人,而很少通过言说来要求别人,评说别人,许诺别人,或者空谈什么志向、理想、主义的教条。君子取信于他人,是通过自己的行动,克己复礼,以身作则,因而君子重在身教,躬行在先,慎出其言,以言而不行,言之不及为可耻。”二释字躬《说文》:躬:身也。从身从呂。居戎切。躬、躳或从弓。《广韵》:躳:身也,亲也。汉字“躬”从身从呂(脊柱形),表人身之义。俗从弓身,表稍微向前曲身之义。本义是身体、亲身,表动作躬行、卑躬屈膝、反躬自问义。逮《说文》:逮:唐逮,及也。从辵隶声。徒耐切。臣铉等曰:或作迨。《广韵》:逮:及也。又徒戴切。汉字“逮”金文字形像一只手抓住动物的尾巴。本义抓捕野兽,引申有抓捕、及、达到之义。《说文》中的“唐逮”当为“读若唐棣”之误而入正文。

三素说里仁之美的彰显首先呈现在侍奉父母的亲力亲为之上,因而老师通过连续四章对弟子进行教诲,通过人心本具的天然之孝来感悟里仁之爱,感悟父母之慈爱,因而自发实践其孝爱,让弟子把握孝道是仁德之心最初之实践。本章承接着父母之孝爱而扩展,继续对里仁之美的实践进行教导。老师说:“古时修德的君子,养德在身而施德于家,施德于社会,通过以亲身的实践行动来教化人,感化人,而很少通过言说来要求别人,评说别人,许诺别人,或者空谈什么志向、理想、主义的教条。君子取信于他人,是通过自己的行动,克己复礼,以身作则,因而君子重在身教,躬行在先,慎出其言,以言而不行,言之不及为可耻。” 本章是在对父母的孝道修养完成之后,作为仁德在胸的君子当以施仁德教化于社会,行大孝于天下。因此老师教导弟子克己复礼的践行之道,古人是不会轻易把没有真情实意支持的话说出口的,他们会为自己能说到但不能做到而感到羞愧难当的,这是古人淳朴的精神风貌。但是当下的时代人们已经将这一精神风貌丢失了,这一风貌原本是“仁之为人”的基础,因而修行仁德的君子应当在此处用力,从而使得社会重新回归仁德大道。本章需要注意把握的是孔子言说的时代特点。孔子所处的时代由于生产能力的提高,使得人们的物质财富变得丰富,人们放逐于物质财富的追求,使得人群的广泛流动变成常态。原本以族群为主的社会开始解体,人们之间缺少了血肉亲情的连接,部分人虽物质上富有但心灵上麻木,一些人为了当下眼前的物质利益而只顾信口开河,甚而信誓旦旦,从而使得谎言、异端流行于世。使得诚信出现危机,使得仁德之道不彰。孔子故而教导弟子从修得仁德在胸做起,从言之有物诚实可信做起,从言出而躬必逮以身作则做起,谨言慎行,取信于人,奉守古人诚实守信的原则,以重建仁德教化之盛世。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0)

相关推荐

  • 素说《论语》:里仁篇(十二)

    一原文里仁第四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试解]孔老师说:"仁德君子将心安在仁德大道上,忧思自己的言行能否让仁德彰显,从而守着仁义中道的原则,以道义来裁量自心 ...

  • 素说《论语》:里仁篇(十)

    一原文里仁第四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试解]孔老师说:"修行有成,达到仁德境界的君子,对于天下之事,自然会以仁德大道的彰显为终结目 ...

  • 素说《论语》:里仁篇(十四)

    一原文里仁第四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试解]孔老师说:"作为仁德君子,自然不必担忧能不能得到好职位,而是担忧有了职位,自己是否有 ...

  • 素说《论语》:里仁篇(十五)

    一原文里仁第四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 素说《论语》:里仁篇(十六)

    一原文里仁第四4.16 子曰:"君子踰于义,小人踰于利."[试解]孔老师说:"志于仁德大道的君子当以仁义中道为原则,将心安放在仁德大道之上,通过仁德大道当中的仁和义的两个 ...

  • 素说《论语》:里仁篇(十八)

    一原文里仁第四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试解]孔老师说:"志于仁德之道的君子,应当践行在至善至美的仁德之道之上.通过向贤者学习,以不 ...

  • 【转】《论语》里仁篇(十)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图片摘自pexels.com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qu ...

  • 《论语里仁篇第四》主要讲什么(2/2)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朗读] 第14章,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有仁德的人有谦让之德,但不会埋没自己.没有仁德的人,即使争也争不来. ...

  • 《论语里仁篇第四》主要讲什么(1/2)

    [原文朗读]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撰的,记载了孔子一生主要的言语和事迹.编者将<论语>分为20篇,共492章,大约两万五千字左右.每一篇有一个篇名,这一篇的各章都是 ...

  • 读《论语·里仁篇第四》

    读<论语·里仁篇第四> 孔子活了73岁,在那个年代,算是高寿.他这一辈子,逆境时多,得意时少.甚至受困断粮,命悬一线,累累如丧家之狗. 今天有人因讲<论语>获名获利,成功者甚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