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这首诗,引人深思,值得一读 2024-04-04 17:31:57 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是古典诗歌里较为特殊同时又较为重要的一类。....................................................................写这类诗的作者,通常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有“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他们把批判现实,抨击弊政、陋习放在主要位置。....................................................................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张谓的“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张俞的“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等。....................................................................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送隐者一绝》,便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笔下一首批判不公道的封建社会制度的诗作。其实这类诗,往往具有机敏的思悟、精警的语言,给人以思考和启迪,从中获取教益或引发共鸣。所以别看杜牧这首诗,没有一个生僻字,也只有短短的四句,但它却是发人深思的传世佳作,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送隐者一绝》是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它写于大中元年(847),当时杜牧正在担任睦州(今杭州淳安)刺史,为了送别一位隐者有感而发。需要注意的是,题中之所以没有写确切名字,是因为杜牧旨在突出隐者这一类人所遭遇的不公道之事,也就是那些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从而脱离尘世回归到大自然的人。那么杜牧究竟写了什么呢? 送隐者一绝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首先,诗的前两句“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杜牧便揭示了隐者这一类人所遭遇的不公道之事。它的意思是说,由于没有人帮忙引荐,你只好遁迹云林,远离争名逐利的俗世,结果便是门庭冷落,路上杂草丛生。这两句诗所说的便是唐代不合理的人才引用制度,即读书人想要出仕必须要有人引荐才行,否则便无法出仕。 而深受其害的隐者何其多,即便是有些我们所熟知的诗人也不例外。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的:“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表达的便是希望出仕,却无人引荐的意思。再如晚唐诗人罗隐,更是由于无人引荐,加上不合理的科举制度,最终落得个“十上不第”的称号。由于杜牧已是出仕之人,所以这里还包含了他对隐者清心寡欲、品行高洁的敬佩之情。然后,诗的后两句“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则是杜牧发出的发人深思的议论。即这世间最公道的事,就是每个人到了老年的时候,都要生长白发,这是连公伯王侯也避不开的。虽然杜牧这两句诗多少有点愤懑不平的意味在其中,但是主要还是慨叹了英雄无用武之地,以及抨击了不合理的人才引用制度。 另外,一个“唯”字,说明杜牧实际上是批判了当时社会制度的所以不平,这就发人深思了。因为封建社会历朝历代,总有不公道的社会制度,这很难改变,但不可缺少的正是杜牧这样敢于将批判的锋芒直指核心的人。而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它无疑也具有着思考与启迪的作用。总的来说,杜牧的这首诗,没有一个生僻字,却是引人深思的传世佳作。 赞 (0) 相关推荐 孟浩然渴望得到引荐,又怕丢面子,只好写了一首诗,结果出人意料 他不是没有想要入仕的想法,但是终究还是没有如愿,他向往的自由的灵魂,只能在山水田园中得到归宿.早年的时候孟浩然放飞自我,在归隐中找寻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现实的残酷让他意识到生活还是要"俗&q ... 中年人的无奈全都在杜牧的这首诗里面了,读来让人心生感慨 时间匆匆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间恍然才发觉自己竟然已经人到中年,这实在是太为尴尬,这个年纪的人上有老下有小,身上的负担与压力实在是太大.年少时的我们总是想着自己能早点长大,将学习是视为人生中最讨厌的事情 ... 杜牧的这首诗可以不会背,一定要读一遍,让人们知道什么是荒唐 杜牧的这首诗可以不会背,但一定要读一遍,让人们知道什么是荒唐. 中国古诗词创作过程中的 那些轶事.趣事系列(79)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 ... 杜牧的这首诗,没有一个生僻字,却是发人深思的传世佳作 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是古典诗歌里较为特殊同时又较为重要的一类. 写这类诗的作者,通常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有"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他们把批判现实,抨击弊政. ... 杜牧的这首诗写得有多好?秒杀李白,苏轼直接借鉴也成千古佳作 我们知道,唐代诗坛上有"大李杜"和"小李杜"之说,"大李杜"是李白和杜甫:"小李杜"则是李商隐和杜甫.小杜好古而又晓畅军 ... 杜牧最经典的一首诗, 也是我读过形容女子最美的一首诗! <赠别>是杜牧的一首经典诗作,也是杜牧为一位红颜知己所作.当时杜牧正处于升职状态,刚从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升任监察御史,即将奔赴长安.而杜牧在扬州曾结识了一位歌女,并视为红颜知己,这首诗便是通 ... 杜牧晚年一首诗,极为深刻,结尾道尽千年真理,可惜现代人听不进 有诗文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可我们活在这世间,能乱了我们眼的又何止是花呢?人活在世,要面临的事情真的是太多,各种各样的诱惑层出不穷,尤其是名利,更是很多人一生的 ... 苏东坡“论书法”十首诗:值得反复揣摩的书法理论 苏轼是大诗人,也是大书法家. 是大诗人,他有功底用诗的形式来论书法. 是大书法家,他有卓越的书法实践为"书论"提供支撑. 苏轼论书法的诗,无论是在诗词领域还是书法领域,都是非常宝贵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34首诗,值得收藏! ♥ 晨起六点,不见不散 1.[法]苏利·普吕多姆 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01年作品<孤独与沉思>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诺奖文学奖的第一位"桂冠诗人" 获奖理由: ... 杜牧的20首诗,首首都有千古名句,你都读过么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qu ...
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是古典诗歌里较为特殊同时又较为重要的一类。....................................................................写这类诗的作者,通常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有“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他们把批判现实,抨击弊政、陋习放在主要位置。....................................................................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张谓的“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张俞的“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等。....................................................................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送隐者一绝》,便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笔下一首批判不公道的封建社会制度的诗作。其实这类诗,往往具有机敏的思悟、精警的语言,给人以思考和启迪,从中获取教益或引发共鸣。所以别看杜牧这首诗,没有一个生僻字,也只有短短的四句,但它却是发人深思的传世佳作,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送隐者一绝》是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它写于大中元年(847),当时杜牧正在担任睦州(今杭州淳安)刺史,为了送别一位隐者有感而发。需要注意的是,题中之所以没有写确切名字,是因为杜牧旨在突出隐者这一类人所遭遇的不公道之事,也就是那些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从而脱离尘世回归到大自然的人。那么杜牧究竟写了什么呢? 送隐者一绝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首先,诗的前两句“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杜牧便揭示了隐者这一类人所遭遇的不公道之事。它的意思是说,由于没有人帮忙引荐,你只好遁迹云林,远离争名逐利的俗世,结果便是门庭冷落,路上杂草丛生。这两句诗所说的便是唐代不合理的人才引用制度,即读书人想要出仕必须要有人引荐才行,否则便无法出仕。 而深受其害的隐者何其多,即便是有些我们所熟知的诗人也不例外。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的:“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表达的便是希望出仕,却无人引荐的意思。再如晚唐诗人罗隐,更是由于无人引荐,加上不合理的科举制度,最终落得个“十上不第”的称号。由于杜牧已是出仕之人,所以这里还包含了他对隐者清心寡欲、品行高洁的敬佩之情。然后,诗的后两句“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则是杜牧发出的发人深思的议论。即这世间最公道的事,就是每个人到了老年的时候,都要生长白发,这是连公伯王侯也避不开的。虽然杜牧这两句诗多少有点愤懑不平的意味在其中,但是主要还是慨叹了英雄无用武之地,以及抨击了不合理的人才引用制度。 另外,一个“唯”字,说明杜牧实际上是批判了当时社会制度的所以不平,这就发人深思了。因为封建社会历朝历代,总有不公道的社会制度,这很难改变,但不可缺少的正是杜牧这样敢于将批判的锋芒直指核心的人。而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它无疑也具有着思考与启迪的作用。总的来说,杜牧的这首诗,没有一个生僻字,却是引人深思的传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