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中期 《大克鼎》书法欣赏
相关推荐
-
西周|金文《小克鼎》
小克鼎,高35.4cm,宽33.6cm,重12.54kg.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鼎圆形,硕腹,双立耳,蹄形足. 耳上饰三头夔纹,颈饰窃曲纹,腹饰云纹带,足上部饰兽首纹. 小克鼎传为光绪十六年(18 ...
-
西周重器三年兴壶铭文拓本
西周重器三年兴壶铭文拓本,怀疑翻模勿跟.1976年陕西省扶风县庄出土,通高65.42厘米,口径19.7厘米,腹深48.42厘米,盖榫外侧有铭文六十字,大意为:周王三年九日丁已丑日,周王在郑国举行飨礼, ...
-
从"攀古奕世—苏州潘氏的收藏"展青铜器说天下三宝
从"攀古奕世-苏州潘氏的收藏"展 青铜器说天下三宝 此次在苏博启幕的"攀古奕世-苏州潘氏的收藏"特展,苏州博物馆经过两年多的周密筹划,成功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 ...
-
西周《大克鼎》金文书法欣赏
<大克鼎> 大克鼎腹部纹饰 大克鼎耳纹 大克鼎足纹 大克鼎全形及铭文拓片附四家题跋 <大克鼎>铭文拓片 <大克鼎>铭文 专栏 书法密码
-
国之重器,伟岸雍容——大克鼎彰显“西周中期书法典范”
西周孝王(公元前10世纪末) 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千克 光绪中期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 晚清时期,有"海内青铜器三宝"之尊. 此三宝,分为是现藏于中国 ...
-
西周毛公鼎书法欣赏
毛公鼎,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是金文的经典名作.传清道光末年于陕西岐山出土 .高 53.8厘米,口径 47.9厘米.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造型端庄稳重.颈部饰重环纹及弦纹各一道 ,简朴庄毛公鼎 ...
-
书法欣赏|西周《虢季子白盘铭》
铭文内容 : "隹十又二年,正月初吉丁亥,虢季子白乍寳盤 .不显子白,壮武于戎工,经维四方.搏伐猃狁,于洛之阳.折首五百,执讯五十,是以先行.桓桓子白,献聝于王,王孔加子白义.王各周庙宣榭 ...
-
吉金乐石之西周中期 《大克鼎》及高清铭文
西周中期 <大克鼎>(<善夫克鼎> 上海博物馆藏(潘达于捐赠) <大克鼎>铭文拓片 铭文: 克曰:穆穆朕文且师华父,悤襄(譲)氒心,宁静于猷,淑哲氒德.肆克龏(恭) ...
-
远比《史记》精彩的西周中期史:大克鼎隐藏了哪些信息?
周穆王死后,儿子繄扈即位,是为共王(也作恭王),他之后的王位更迭,<史记>仅用了短短数言:"共王崩,子懿王囏立.--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 ...
-
西周金文书法欣赏《毛公鼎铭》
毛公鼎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是中国西周晚期一名为毛公(厂音)所铸青铜器物.鼎高 53.8厘米,口径 47.9厘米.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造型端庄稳重.鼎内铭 ...
-
西周《大克鼎》海内青铜器三宝欣赏
<大克鼎>铭文拓片 大克鼎实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大克鼎>为西周孝王时期器物,又名<克鼎>和<膳夫克鼎>,是西周晚期著名的青铜器.1890年陕西省扶风 ...
-
西周中期 《宰兽簋》铭文欣赏
宰兽簋,西周中期後段.1997年7月陝西扶風縣段家鎮大同村西周墓.通高36.2.口徑24.8.腹深13釐米,重13.45公斤.侈口束頸,鼓腹,一對獸首耳,下有較長的垂珥,圈足連鑄方座,蓋面隆起,上有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