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早年诗句竟一语成谶

骆宾王塑像
只要读过唐诗的人,都熟悉那首“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咏鹅》诗,它就是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少年时所作。可惜才华横溢的在一代名士,后来却死于非命,而他的悲惨结局竟与自己早年的两句诗不谋而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今天就来讲讲他的故事。
史载骆宾王少有才名,尤善作诗。他早年曾在京城任职,最高做过侍御史(负责监察百官的高级检察官)。不过他宦途多舛,几次因故被贬,期间还坐过牢,投过军,最后被贬到临海(今浙江临海县)担任县丞。也许是厌倦了官场的风气,也许是感觉做这小小的县丞实在太憋屈,骆宾王没干几天就辞职而去了。

浙江义乌骆宾王纪念馆
如果骆宾王能就此归隐,也许以他的才气诗名和官场经历,后半辈子也能过得悠然自得。不过谁曾想骆宾王竟然干了件让人大跌眼镜的莽撞事——参与了徐敬业的匡复李唐的造反行动。
这个徐敬业和骆宾王经历相似,也是从京城被贬到南方任职。不过徐敬业毕竟是将门之后,艺高人胆大,出于对李唐王室的忠心和对武则天篡权的憎恨,居然高举匡复李氏的大旗,在扬州举兵造反,一时间应者如云,很快聚集了十万之众。同样对武则天心怀不满的失意文人骆宾王被请到军中,欣然担任了徐敬业的幕府谋士。

浙江义乌骆宾王公园
这一次,骆宾王的才华终于得以展现,他主笔起草的那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历数武则天的种种不是,写得正义凛然,理直气壮,一时间传诵海内。当这篇慷慨激昂的檄文传到朝廷上时,武则天越读越觉文采斐然,当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时,武则天拍案叫绝,当时就责备道“宰相之过,安失此人?”。
可惜的是,由于徐敬业等人政策失误、指挥不当,在武则天派遣的讨伐军队的凌厉攻势下,骤然勃兴的匡复大业就如昙花一现,很快就遭受了灭顶之灾。光宅元年(684年)十一月,距离举兵仅短短两个月,徐敬业的主力就被官军击败。
徐敬业、骆宾王等人见大势已去,仓促间登上大船,准备沿江而下,逃往海外避难。官军猛追不放,徐敬业被手下将领杀死,而骆宾王的下落则扑朔迷离,有说当时被杀,有说投江而死,有说不知所终的。

大唐长安复原图
骆宾王早年在长安时,曾写过一篇长诗《帝京篇》,此诗感情充沛,气势磅礴,当时就被称为千古绝唱。诗中有两句“倏忽抟风生羽翼,须臾失浪委泥沙。”其大意是“突然狂风大作气势冲天,很快就失势湮没于泥沙这中”。
这两句诗简直就是骆宾王参与徐敬业造反的传神写照,这次起事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兴时如狂飙猛进,亡时如泥沙沉底,竟神奇预言了骆宾王投江自尽委身泥沙的结局。难怪唐人张鷟的《朝野佥载》写道“宾王后与敬业兴兵扬州,大败,投江而死。此其谶也”,斯如是言矣!

江苏南通骆宾王墓
参考《新唐书》《朝野佥载》等
#湖北女子四年8次起诉离婚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