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曾经的宁夏瓷都

“口述宁夏”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卫窑址

据旧《中卫县志》载:中卫“上下河沿窑沟明初即生,日用器具”。

但中卫制陶业绝非从明代才开始,从近年考古发现来看,在中卫境内先后发现了宣和林场汉代烧陶窑址、下河沿汉代砖瓦遗址、下河沿老窑沟元代瓷窑遗址等,这些都充分说明,早在汉代,中卫的制陶业就已相当发达而且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

中卫之所以能成为重要的陶瓷产地,是因为境内有大量的优质陶瓷粘土,目前已探量达5000多万吨,加之自古有黄河水运之便,故生产的陶瓷器遍布周边各省区。

目前除宁夏境内发现有大量属于中卫下河沿生产的陶瓷器外,在临近的甘肃、内蒙、陕西、山西等地都有发现。

从境内发现的3处陶瓷遗址来看,虽地点不同,产品各异,但处于同一条河滨线上,产品风格一脉相承,从中不难看出中卫陶瓷业辉煌发达的历史。

中卫宣和林场汉代烧陶窑址:位于城区宣和镇东南约2.5公里处的沙丘岗地,与汉代墓葬区相邻,共4座。

1991年,配合宝中铁路施工,文物工作者对窑址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泥质红陶和灰陶片,个别窑床内还堆放着大量尺寸大小与附近汉墓用砖相一致的半成品砖坯。

从窑址的烧痕来看,此4座窑址在当时已使用很久了,烧窑设计科学、合理,便于操作。

从窑址周边地区汉墓出土的大量陶器来看,此时中卫地区的日用陶器都是本地产的,表明制陶业已成为当时重要的手工业之一。

去窑址的路上

      中卫大湾村汉代砖瓦窑遗址:位于沙坡头黄河对岸大湾村东约1公里的台地上。

遗址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表面散落大量的陶器残片,从器型看主要是建筑用筒瓦和板瓦及零星生活用具。共发现窑炉7座,所采集的瓦片之造型、纹饰与中原地区汉代瓦的特征基本相同,当属汉代建筑用瓦。

从表面散布的大量残陶片看,这7座窑炉主要是烧制建筑用瓦的。

另外在遗址的西侧还发现一处石器时代遗址,表明这里很早以前就是人类的活动地之一。

中卫下河沿元代瓷窑遗址:位于下河沿煤矿区中部老窑沟沟台上,共有窑炉残迹20余座。

从采集的器具和瓷片看,主要有碗、盘、瓶、碟、罐、盆、杯、灯等生活用具及窑具,分施青、白、黑、褐等釉,风格与灵武窑元代瓷一致,与磁州窑相似,但器胎多呈浅黄色,质地较粗。

从采集的标本看有上至元代下至清末的各类瓷器,可见此处瓷窑遗址乃元代所创,至清末废弃。

守看窑址者

沿着中卫市区西南约15公里处到了常乐镇下河沿村,在村南约1.5公里一个人称“老窑沟”的山沟里,便是下河沿瓷窑了。

窑址坐落在一块较为平坦的台地上,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150米-250米,附近堆满了残瓷片。

“老窑沟”窑址规模较大。下河沿窑处于宁、蒙、甘三省的交界之地,这里虽是环香山的干旱地带,但地下水蕴藏丰富,水位高,窑址附近至今还有泉水流出,想当年窑场用水应该不会有什么困难。

另外,下河沿窑烧窑的燃料也可就地解决,因为此处盛产易燃烧、发热量高的有烟煤,和北方大多数地区一样,煤层中伴生有大量瓷土,是烧制瓷器的理想场所。

该窑址目前尚未进行正式考古发掘,先已经暴露出地表的窑炉就有10余座,窑炉附近堆积的残瓷片最厚处约有10米。

看似是窑洞

从窑址附近堆积的残瓷片厚度判断,当时该窑址烧制瓷器的规模相当大。

主营民间用瓷。经过对窑址附近采集的部分瓷器逐一分析,下河沿窑的生产规模可见不一般。

这里生产的主要产品是民间生活用瓷,属于民窑。

器型有各式碗、盘、盆、双耳罐、盘口瓶、桶式瓶、钵、罐、油灯、工具等,釉色以黑釉、褐釉、白釉、青黄釉为大宗,装饰方法有白釉褐彩、点釉、刻划花等。

其中白釉褐彩碗、褐彩盘的褐色点彩装饰具有典型北方元代瓷器的特征,另外还烧有白釉褐彩盆、白釉褐彩桶式瓶等,从这些器物的釉色和装饰看,也都有北方元代瓷器的特征。

站在窑址顺着山沟北望,1.5公里开外即为自西而至的黄河。

下河沿码头为黄河上的水运要冲,是青海和兰州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

北魏时,黄河开始有河运业,在隋、唐、西夏和元代的数百年间,黄河河运业常和西段“丝绸之路”相连接,各地客商货运过载,往来不断,下河沿窑生产的瓷器除了畅销附近地区,还沿着黄河运到了银川平原和内蒙古一带。

瓷片堆积如山

根据以上特征可初步推断,下河沿窑的烧制年代上限应该在元代,下限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是当时西北地区较大的一处瓷器烧制作坊,可以称得上是当时的宁夏瓷都。

作者简介

刘忠群,回族,中卫人,1979年到中卫市文化馆工作至今。原任中卫市文化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宁夏民间文艺家协会、宁夏少数民族文化促进会、宁夏群众文化学会会员,宁夏艺术摄影学会理事,中卫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成员, 中卫市小提琴学会会长。多年来潜心探究中卫地区民族民间文化。

(0)

相关推荐

  • 景徳镇古窑博物馆

    景徳镇古窑牌坊. 北看故宫,南访古窑.瓷都人自豪的说.故宫展示文物,古窑诉说的是文物背后的故事.导游说.为探寻故事,也为了抚慰我对古瓷的喜爱,我走进古窑. 抬头凝视窑旗黄, 瑰宝生于此地方. 但愿当年 ...

  • 被遗忘的荒野-宁夏中卫照壁山,急需大家关注

    宁夏回族自治州中卫市城市旁边的无人区,里面有黄羊(蒙古原羚),据宁夏中卫黄羊保护地的李根山老师讲,盗猎的人也不少,十分猖獗! 1号植物 本文中有了1-6号6中不同的荒野植物, 大家有认识的可以把序号和 ...

  • 吓人,宁夏中卫污染还在持续?

    昨天,也就是12月17号凌晨12点多,宁夏中卫的李老师在照壁山荒野里做定期反盗猎巡护时(保护黄羊),发现有载重30吨的罐车正在照壁山的荒野里倾倒"废水",李老师他们过去:" ...

  • 宁夏9|中卫——沙坡头

    西北自驾游第12天(5月26日),早上8点从中卫万瑞大酒店出发,开车走中心大道20公里(路很宽,很好走),到沙坡头景区大门. 沙坡头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濒临黄河.既具西北风光之雄奇,又兼江南景色之秀 ...

  • 宁夏10|中卫——高庙

    西北自驾游第12天(5月26日)下午,游完沙坡头回酒店休息至16点,步行400米到高庙,游中卫高庙保安寺. 中卫高庙建在接连城墙的高台上(包括高台下的保安寺),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 ...

  • 宁夏中卫沙坡头

    小时候读地理书,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说.那是因为历史上黄河水灾频频,唯有在河套地区,独得其利.原来黄河从发源地一路东流,到了兰州段却转向北去,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又转向东,到了内 ...

  •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摆地摊赶集时间表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摆地摊赶集时间表(征集) 中卫市辖1个区2个县,分别是: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 沙坡头区摆地摊赶集时间表(征集) 沙坡头区辖19个镇1个乡个1个山羊选育场一盒工业园区,分别是: ...

  • 2020年7月宁夏之旅——美丽的沙波头景区和治沙模范中卫

    ​美丽的沙波头景区和治沙模范中卫 2020/7/2 沙波头位于中卫,东南面是黄河,西北面是腾格里沙漠,西面有护林带相隔.高高凸起的沙丘正好隔开了沙漠的风越过黄河.目前是国家级沙漠生态自然保护区,国家五 ...

  • 宁夏老字号传奇:历久弥香中卫郑家楼

    "口述宁夏" 中卫郑家楼 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往往能够孕育出许多著名的老字号. 老字号,不仅使城市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厚重感,更是一个城市的金字招牌和独特名片.特别是餐饮业老字 ...

  • 宁夏中卫:中国沙漠学的催生地

    "口述宁夏" 宁夏三面被沙漠包围,西边的腾格里沙漠带给宁夏的是深藏在沙响后的岩画. 来自民间和专家智慧结晶的治沙成果不仅催育出中国治沙学的诞生地,也成为世界治沙界学习的楷模. 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