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

《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第二版序言

文 | 特里·伊格尔顿 译|蓝江

按:2011年在耶鲁大学出版社,特里·伊格尔顿出版了《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引起了大量的争论,也使得该书成为当年的畅销书。7年之后,2018年4月10日,针对这些年的新变化,伊格尔顿出版了该书的第二版,除了撰写一篇小小的第二版序之后,也针对欧洲和英国的政治现实,做出了少量的修订。第二版的《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电子版已经入手,我有幸先睹为快,并将伊格尔顿的第二版序简单翻译一下,以飨大方。

-书封-

因为本书的第一版出版于2011年,至少马克思思想中的一个方面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认可。马克思认为,在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社会里,政治空间和他们所谓的“市民社会”(这个词意味着社会存在和经济存在)之间存在着差距。在前者那里——例如,在投票箱里——人们看起来是平等的,是自律的,每一个人都被计数为一,但这只是用来遮蔽日常生活中真实分裂、不平等、屈从关系的遮羞布。似乎从这些前提中提炼出了政治的维度,公民变成了他们自己的苍白的拟像。唯有在民主自治扩展到市民社会当中——例如,工人的自我管理——这道鸿沟才能弥合。

于是,对马克思而言,自由民主的政治范围要远逊于真实政治范围,自从本书第一版出来以来的这几年里,我们在西方看到的是,满血地反作用于如下事实——不仅仅在理论上拒绝了正统的政治学,而且海量级的人群占领着街道。这不仅仅是政治生活的这个或那个方面遭到了质疑,而是人们根本就不信任政治了,这样,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准备选出一位从真人秀中选出的的阴毒的小丑(事实上,他就是非真实的化身)来担任他们的领导人,而不是让人们更信任传统政治进程。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们就看到了人民群众不再相信自由派中产阶级的政治共识。已经开始爆发阶级斗争,开始谈论暴力革命,所有这一切都是由愤怒,仇恨和绝望所致,这与威斯敏斯特或国会山的静谧而开明的氛围相去甚远。统治阶级被公开诋毁、嘲笑、攻击、怨怼,在温斯顿·丘吉尔或约翰·肯尼迪时期,情况绝不是这样。政治已经成为了一个大麻烦,如果你发现你自己出现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那么政治很有可能会让你的粉身碎骨。

-第一版中文版-

可以肯定,左派并不乐意看到这些。一方面,令人惊讶的是,2017年的用过选举未能选出一位深受马克思影响的左翼社会主义领导人。另一方面,占领大街的不仅仅是左翼民粹主义,而且丑陋不堪的右派也干这事:种族主义这,沙文主义者,暴力分子和极权主义者。民粹主义通常是一把双刃剑,它可能释放出最辉煌的平等主义的天性,同样也可能释放出某种最丑陋的东西。重要的是,要明白这些右翼民粹主义代表着资本主义自身中的矛盾的一极。正如新自由派市场体系更加全球化,竞争也更为激烈,生成了一个不断流变和搅动的世界,子啊这个世界中,一切有保障的身份和熟悉的坐标都被抛入到熔炉当中,面对这种混乱局面,它所带来的一个反应是,那些被这个勇敢的新世界连根拔起,让其随波逐流的人们感觉到了深深的焦虑,而这种焦虑感可以轻易地演化为仇恨和种族主义。通常的情况是,仇恨根植于恐惧,而不是斗争。那个想要绞死恋童癖和驱逐少数族裔的小小的英格兰人,正是这位和蔼可亲的首相的另一面,他穿着开领衬衫,让下属直呼其名,谁能在全球范围内为他的公司带来大订单,谁的前景就是完全自由的和国际化的。

这就是正统政治拒绝承认的关联,唯有政治左派还坚持这种关联。问题并不在于在羸弱的斗争中选边站,而是要理解,这些东西如何根治于发达资本主义的本质——这种全球化形式的体系,如果不是总陷入到其内在矛盾之中,就会无法发挥作用,如果不抛弃这个体系,这个内在矛盾就无法消除,每时每刻内在矛盾都会威胁,要摧毁这个体系。为了理解这些东西,马克思的思想一如既往地有着重大意义。

伊格尔顿

2017年10月

激进阵线联萌

-jijiinzhenxian-

排版:朴正敏

-跳转链接-

进入激萌活动群

赞赏入口

1.激萌一月推荐书单

2.激萌二月推荐书单

△点击蓝字即可跳转

(0)

相关推荐

  • 洪涛 | 马克斯·韦伯与人类未来

    作者:洪涛 转自:季风书园 官僚制问题之于韦伯思想的重要性 恰如阶级斗争之于马克思学说 首先感谢季风书园精心准备了这次讲座.我想趁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我阅读马克斯·韦伯的一些心得.我从事的是政治思 ...

  •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美好生活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战略高度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以历史唯物主 ...

  • 人生的意义(特里·伊格尔顿著哲学书)

    特里·伊格尔顿著哲学书共2个含义 特里·伊格尔顿著哲学书 程璧演唱歌曲 收起 <人生的意义>是2011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作者是特里·伊格尔顿,译者是朱新伟.该书特里·伊格尔顿展 ...

  • 程广云|基于唯物史观的政治哲学——规范理论还是境况理论?

    "摘要" 规范论和境况论在政治哲学领域内存在"纠缠",马克思主要是沿着唯物史观路径创立政治哲学的,即从唯物史观路径去破解普遍性.必然性难题,最终在<资本论 ...

  • 从工厂到送外卖,平台资本时代的困境与超越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深入发展,世界资本主义正在呈现出一个全新的图景.举个例子,自从去年关于外卖骑手"被困在系统中"的报道引发热议后,平台经济作为资本的新形态越来越被大众所警惕. 当然, ...

  • 恩格斯对于唯物史观发现的方法论贡献

    作者:曾典顺(江苏师范大学哲学范式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 内容提要: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在方法论视域,恩格斯独立发现唯物史观的认知逻辑历程与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的历程极为相似. ...

  • 历史概念5 | 社会革命

    文/百川 对"社会革命"(Social Revolution)的理解,首先要从"革命"谈起,但现在的潮流并不提倡讲"革命"的,准确地说是&q ...

  • 恩格斯为什么说“在圣西门那里发现了天才的远大眼光”

    马克思主义有三大来源,其中最早影响马克思的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上中学的时候,看到简陋拥挤的穷人区与上流社会反差极大,便回去请教邻居老威斯特华伦,这是为什么.老威斯特华伦给他介绍了自己钟爱的一位法 ...

  • 鲁绍臣 | 《资本论》对现代性危机之迷的揭示及其实践哲学内涵

    <资本论> <资本论>对现代性危机之迷的揭示及其实践哲学内涵  鲁绍臣 | 文 辩证法    变革                                   本体论 ...

  • 伊格尔顿:足球

    文/特里 伊格尔顿 译:Debaser 如果喀麦隆政府对于那些寻求激进变革者而言是一个坏消息的话,那么世界杯则更甚.它提醒着我们,在联合已死后究竟是什么仍然还可能阻止变革.若右翼智囊团们都在绞尽脑汁构 ...

  • 姚文放 | 在精神领域进行的意义生产 :伊格尔顿的生产性文学批评理论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与20世纪西方生产性文学批评" 系列论文之八 姚文放 本文原载<社会科学辑刊>,2019年第2期 在精神领域进行的意义生产 --伊格尔顿的生产性 ...

  • 姜海波|唯物史观对启蒙的超越与转化——评《从启蒙到唯物史观》

    学术书评  作者=姜海波(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2020卷总第5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1月.若引用请参照第161-175页. 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