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忆琴缘中

长忆琴缘中
杨七芝
前言广陵琴韵,悠悠流长······
纵观1800年前南北朝广陵散的记载,
到现代梅日强老师第十一代广陵琴派的传承,
所创导的风格为“绮丽细腻、跌宕多变、刚柔相济、音韵并茂
”兼收浙派之“豪放清雅”、
川派之“激荡狙狂”、
金陵派之“文雅高逸”等等特长,
最终自成一家。
广陵琴派主张音正韵和,清远古穆,
自然与修为兼集。
琴乐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温柔敦厚,
“德音之谓乐”,它又和道家顺应自然,
大音希声,清微淡远等思想吻合。

传统琴曲用五正音,
正是儒家中和雅正思想在音乐上的落实,
而清虚淡静的风格与意境则为道家思想的反映。
诚然,寓有写情,借景抒情,拟物喻人,
融情入景等境界为最高。然而,大乐无声,
大象无形,故大琴家无名亦不足以叹憾!
但是,广陵琴脉岂可无继无传无闻于清高呼?
故而先师风雨人生,冰雪梅花,
集社会贤达与精英于雅室,
弹琴汇会,教琴教心倾吐情志,寄托胸怀······
这,就是广陵琴派一脉相承的责任感和踏实感,
凝聚成生生不息的一股传统文明和修生养性的源泉,
使之成为现代“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似幽兰飘香在环宇······

琴以明心见性,传播大自然与人类的真善美,
传达贵相知音的无限生机,
传扬立言立行德艺双馨的精神力量。
这,也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古琴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盘古开天,
伏羲辟地和创制琴器直至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
“千金易得,知音难觅”的感人故事,“高山流水”、
“阳春白雪”“平沙落雁”“关山月”“秋风词”等的动人琴曲,
始终成为人世间割不断、舍难去的琴中奇缘。
故而,在缅怀老师的七周年之日,
学生呕心含泪写成一万八千字的纪实回忆录《长忆琴缘中》,
有待出版。

注:我的琴缘故事仅是觉悟中的一折,
此文已传交扬州周霞女士,
周霞心灵手巧是老师精心养育,
身前指教十几年的嫡系传人。
谨以那文纪念我们最最敬爱的先师梅日强大师。
谨以那文献给海内外我的广陵派琴友们。
2002年烟花三月下扬州向著名大师梅日强老师学习古琴 。
广陵派弟子 杨七芝于2010.8.8. 三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