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从小在绘本里泡大的孩子,在上学后却不会阅读?

绘本很好,图多文少。重要的是,那绘本里头的句子,多是重复而优美,给人轻松之感,适合爱韵律的儿童,而其中的图画多为精美绝伦到能够快速抓住孩子的眼球。但父母要清楚的是,这绘本只是诸多书籍的一种。世间的书籍是有很多的。而不同种类书籍的阅读方式,那是有所不同的。
如小说,哪怕是个短篇小说,那也是文字密麻如蚁的,需要读者投入更多的心力,付出更多的专注的。这在一定程度来说,可能会是带给已是适应绘本阅读的爱图画甚于文字的孩子,在课堂阅读上的艰辛和吃力。因为,绘本是图多文少,而有的绘本,还是没有文字的呢。
又如,在这“得语文者得天下”的大语文时代,这竖版繁体书与先秦之作,读起来,看起来,就更艰辛,更吃力的了。因为,中国大陆通行简体字,盛行白话文。现今世面的绘本,多为简体字,白话文。而那先秦之作多是文言文,版本较好的先秦之作,更是竖版繁体字的文言文来着。
故而认为,在孩子年幼不曾入学之前,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入其他别的种类的书籍,如竖版繁体的《道德经》等,来让孩子触摸,把玩,了解,乃至于学习。如此一来,孩子在入学之后,对那文字逐年增多的阅读,就不易有心理上的抵触的了。抵触会让孩子对阅读生舍弃之心的。
然,有父母不免要质疑读这般艰涩的先秦之作,那孩子是否能够读得进去。我却认为,孩子的内心深处,对这所读书目是没有多少难易之别的。难易之别的思维认知,多是在比较中形成的。亦或说,父母自己觉得读这般的书是困难而吃力的,并因此影响到了孩子对这般古书的思维认知。
其实,《父母要成为子女的精神导师——五个孩子走向卓越的奥秘》这本书里的孩子,多是从小饱读诗书,而他们的父母也是在孩子年幼之时就给予《论语》等古书的呢。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认为,自己手中的孩子,经由阅读各大古书也能成为出色而优秀的大人物。大人物的成长之径,多半都是有过博览群书的,但博览群书不是成就大人物的唯一途径。
其次便是,以我之见,在绘本里泡大的孩子,不等于是真的学会了阅读。如这绘本的精华,往往会是不在那文字里头,而是被作者给巧妙地蕴藏在了图画之中。那父母在与孩子阅读绘本的时候,就要懂得走进那绘本里头的迷宫里去,与孩子一块去寻找那绘本的意蕴,与宝藏。
别小看这图片阅读对儿童成长的作用性。倘若我们真的是懂得如何来去善用绘本图画,那孩子是能因此学会口头表达、观察、思考、比较等能力的。而这些能力的具备,是能助益孩子往后的学习的。因为,上学后的阅读,不仅仅是将那文字给从头到尾地读完,更多是需要用到孩子的复述、总结、思考、比较等能力的。
那自然地,在孩子幼童之时,哪怕是简单的几页绘本,我们也要懂得与其一块去观察那画面,并学着用自己的话语给表达出来。必要时候,我们要去寻找那图画之间的不同,捕捉画面的细节,如人物嘴角的变化,画面之余的情绪,等。在这期间,如有可能,我们还可带着孩子试着用笔来去记录画面内容,即转图为文的呢。
同样地,当我们在阅读小说,或文字较多的书籍时,那我们是可以引导孩子代替自己的想象力来去转文为图,乃至于尝试着用自己的手中画笔,将其给画出来的。如此一来,孩子就懂如何来去在那文字较多的书籍阅读中找乐趣,以让自己在只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里头,自由翱翔的了。是时,那厌倦和抵触的情绪,也就不易滋生的了。孩子多是持有强画面感,喜欢浮想联翩的。
其三便是,父母若是对学龄前儿童的阅读,有过过多的催促,并过早让他们进行按部就班的阅读,那孩子也是容易有阅读压力的。但那时的他们,更多是顺从父母去阅读大量的绘本,因了年幼而无力对成人说“不”。故而认为,在绘本的阅读上,父母不可过于追求那阅读的“量”。
更为重要的是,父母在亲子共读中,尽可能不要以成人的阅读量来去要求孩子。不然,孩子对那阅读的兴趣,是容易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变得是日益讨厌起来的。讨厌阅读的孩子,极有可能会是变得不会阅读起来的呢。即,孩子不会阅读的背后,极有可能会是对那阅读有了抵触之心,厌恶之感的呢。
当然,孩子对阅读有抵触的原因,不一定会是父母造成的。因为,低龄儿童的孩子,是容易受周边人影响的。如,在入学之后,学校老师若是对阅读无兴趣,并不懂得如何来去引导孩子进入那文字渐多的阅读中去,那适应并习惯了文字较少,图画却色彩斑斓的绘本的孩子,也极有可能会是变得不会阅读起来的。
其四便是,倘若父母在孩子年幼之时的绘本阅读中表现得过于追逐品牌,追随名人足迹,而忽视孩子自身的兴趣的了,亦或说过于重视孩子的兴趣阅读,只是一昧地放任孩子读那自己喜欢的绘本,而父母自己却不懂适时选些书,引导孩子尝试着去翻翻,那在孩子上学之后,也会变得不爱阅读,乃至于不会阅读起来的。
因为,上学后的阅读,并不是在严格遵循孩子的兴趣。上学后的阅读,尤其是老师布置的课后阅读,那多半都是需要用到孩子的各方面能力的,亦或说,老师更多是经由阅读来去锻炼孩子的某类能力。那这般的阅读,不论是文字上的“量”,还是理解上的“质”,那也都是有要求的。是时,那阅读上的趣味性与好玩性,将会是有所让位的呢。
其实,任何一个领域的学习,及至最后,那都是会给人枯寂感的,是看着枯燥而无味的。那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如何在那看似枯燥的阅读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清欢出来。而做到这是需要仰赖孩子那骨子深处的兴趣和热爱的。即,只有是真的对阅读有了热爱,那孩子才能在那不好玩的阅读中,持续地阅读下去,并努力去探索学习新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的。
那倘若发现自家孩子在上了学之后变得是不会阅读的了,那我们也不必过于催促孩子去阅读。催促是无济于事的。阅读如爬山,一个劲地从不停歇地爬山走路,往往会是给人某种程度的疲惫感的。不仅如此,阅读还像我们的日常饮食,若是不休息地吃饭,那我们的身体,极有可能会是会有吸收不了,消化不了的滞胀感的。故而要有休憩的空间。要允许孩子在一段时间里头不去碰书,不去阅读。
其次便是,在孩子不阅读的时候,我们可以是引导孩子去发展别的其他兴趣,如运动,如烹饪,如观察。这是因为,阅读是学习的一种渠道,而运动对于儿童来说,亦是学习,烹饪也是。观察就更不用说的啦。对于孩子来说,哪怕是观察那天上的白云,那也是有获益的,是可能会是带给孩子某些心灵的触动的。故而认为,父母不要将孩子成长的途径,给锁死在单一的绘本阅读上去的了。
再便是,我们可以找个彼此都开心的时间,与孩子交流阅读的体会,听听孩子对阅读的看法。在这期间,父母要清楚知道的是,孩子对一个东西的兴趣,并非永远的一成不变。实际上,孩子的兴趣,多半都是易变的,是这段时间表现得对阅读特喜欢,到了一个阶段之后,对那阅读就不那么喜欢,乃至于不愿翻书的了。而过了这个阶段之后,在某个机缘巧合下,孩子极有可能会是重新拿起书本,在那认真地读了起来的呢。
最后便是,若是发现孩子并不是不爱阅读,而是不知道如何来去阅读,那我们就要为孩子提供相应的阅读技巧,乃至于手把手地带着孩子去学习阅读。阅读是有技巧的。而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所需用到的阅读技巧,那是会有所不同的。如学龄前儿童的阅读,更多是学会看画,入学后的孩子更多是学会概括,懂得理解,知道逻辑。及至成年的了,那阅读则会在理解与概括的基础上,多上那么一分的思辨,与质疑,及清醒和睿智。
说明   
1、公号文章,除却特别注明文章来源,余者皆为安水如所写,欢迎分享至微信圈与微信群,但不可挪作商用,转载需授权;
2、公号图片,除却特别注明出处,余者皆为安水如所摄,书法字图,除却特别注明出处,余者皆是出自于“谷鸣书社”的创始人谷鸣先生,禁止私自挪作他用; 
3、育儿咨询前,请先阅读相关注意事项,以避纠纷; 
4、读文时,切勿拘泥于字面意思,如有误读、错读、曲解文意、个人思想投射等,与我无关,只因,一百个读者,一百个哈姆雷特; 
5、平台一切文章与观点,仅供参考,并非绝对的正确,在这人世间,人的观点,怕是没有绝对的正确; 
6、如有疑惑,请微信联系我(1342474111),如有纠纷,最终法律解释权归属于“茉域茗香”微信公众平台(平台之前有说)。     
 最后,感恩,祝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