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学习古文化,赋予新生命

站在岚山之巅,举目四望,湘江古镇与龙光宝塔尽收眼底,三水六桥,步云飞虹历历在目,远山崎岖连绵直奔八闽百粤,湘水绵水在山下汇为贡江蜿蜒九曲,飘然西去,车水马龙田园村舍,风景如画使人心醉神迷,宠辱皆忘,禁不住引颈高歌"风景这边独好"!

学习古文化,赋予新生命
文/王瑛

“仁”“义”“礼”“智”“信”“廉”是中华古文化的精髓。“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新时代灿烂阳光的照耀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更好地延续下去,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为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有利于助推社会发展的文化,有利于培养时代精神和时代新人的文化。

“仁”,仁是一个超自然的无处不在的灵体。仁是圣人之道,是最高的道德理念。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精神,在今天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严于律己,至诚修心,关心他人,助人为乐。优为聚灵,敬天爱人,是为仁。

“义”,仁是内容,义是形式,它是一种实现仁的形式,实现美好道德理念的形式。本应该自己完成的工作,而不好好去做,就是不义;本不应该说的话,而硬是说了,就是不义。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人生价值观;人生的责任和奉献精神,是为义。

“礼”,礼与仁互为表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重礼,是我国“礼仪之邦”的重要传统美德。“明礼”,从广义说,是讲文明;从狭义说,作为待人接物的表现已成为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一种表征和直观展现。做人,对上恭敬,对下不傲,是为礼。“礼之用,和为贵”,其价值取向为“和谐”。继承发扬“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智”,做事,大不糊涂,小不计较,是为智。从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这是我们在新时代仍须发扬的。

“信”,对人,表里如一,真诚以待,是为信。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华民族共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

“廉”,守身如莲,香远益清,是为廉。廉洁修身,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廉洁用权,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已奉公。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文化传统源于历史又超越历史,具有现实的精神生命和文化范式,富有时代意义和现代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之大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与中国的未来息息相关,中国的发展需要以文化为动力,它的重要性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它的影响力是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性,而不至于受外来文化的侵扰,创造一种属于中国本国民族文化,才能让中国立足世界文化之林而不败。

作者简介

王瑛,号五峰山人,繁峙县人。中学一级教师,退休于砂河中学。曾获国家级“教育有方奖"和“为我国乡村教育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荣誉证书。2013年至2018年任砂河书法协会主席,举办过多次书画展,主编了《砂河重阳书画展作品集》,并自筹资金出版。现为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砂河书画协会名誉主席。亦爱好写作,文学作品近期在山西省网宣、忻州市网宣、巜人文繁峙》、《平型关》和《岚山诗话》发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