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伤人虎定名“完达山1号”!刚两岁就重450斤,这虎还能放生吗

完达山1号!看到这个名词是不是以为是一款奶粉或牛奶产品型号名称?NO!它是一只老虎的名字,还是一只伤过人的老虎!

4月23日,我国黑龙江鸡西市密山市白鱼湾镇出现了一只老虎,最早出现在22日晚上,有人在一台变压器(悬空式)一下发现了它的身影,之后老虎走脱,第2天(23日)早晨六点多钟时,有村民在白鱼湾镇临湖村10组的两处废弃民宅的中间夹墙缝隙处又发现了它,这只老虎就是后来被命名的“完达山1号”。

当时“完达山1号”老虎隐蔽在草丛中伏卧着,村民看到后立即报警!白鱼湾边境派出所随即赶到现场并用广播告知村民待在家中紧闭门窗不要外出。但老虎在看到被人监视后觉得没有了安全感,就从旧宅中逃出,跑入了临湖村附近的稻田中,恰巧在老虎前进的方向上有一位女性村民正在田中劳作,那老虎毫不犹豫,一路小跑上前起身将其扑倒在地,幸好这时有人开车迅速向前追击,老虎看到车辆前来,没有时间对被扑倒的人进行撕咬,便继续向前跑去了。有专家推测认为如果四下无人,“完达山1号”老虎大概率会将这位女性村民吃掉,因为这只老虎很可能已经两三天都没吃东西了,有猎物果腹肯定不会放过。

老虎奔跑之后,该村民自行站起,据她事后讲,当时她甚至都没看清那是一只老虎,就被扑倒在地了,一位开车追老虎的村民(后获“见义勇为”奖)也称该妇女起身后询问他:那是不是一只老虎?之后该女性村民被送往医院检查和治疗。

在继续逃跑的过程中,“完达山1号”还袭击了一辆汽车,是一位女司机驾车拉家人去朋友家串门,没想到就遇上了老虎,也许老虎觉得受到了威胁,大老远就向汽车奔来,女司机急忙开车逃离,但是老虎仍然扑到了车身侧面,将车玻璃一掌拍碎,虎爪甚至搭到了车内乘客的肩膀上,车门也被扑了个大坑,可见老虎扑击的力量相当大。

之后相关工作人员用无人机跟踪“完达山1号”,它在到处奔走的过程中拍碎了一户人家的窗户,又咬坏了另一辆车的轮胎,后被合围,挨了五次麻醉枪后倒地睡去,专家近距离辨认才发现它实际上还是一只没有完全长大的雄性东北虎,但重量已达225公斤(450斤),年龄才两岁多,体长两米左右,推测它很可能是分窝时被母虎驱逐出来,刚离开母虎开始为自己打地盘的,没想到却跑到了人类的地盘上。

4月26日上午,央视新闻等媒体称进村伤人的东北虎经国家林草局确定定名为“完达山1号”,为什么要叫这样一个很奶气的名字呢?中国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总工程师刘丹这样解释道:发现这只东北虎的地区也属于完达山区域,该山区也是黑龙江省东北虎自然分布区,现在完达山野生的东北虎种群约有4~6只,因此经上报国家林业局批准后,这只在密山市白鱼湾镇大闹一场,伤人又毁车的老虎最终命名为“完达山1号”。

还在4月24日的时候,被麻醉活捉的“完达山1号”老虎就被运到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并进入隔离检疫期,接下来将进入几个月的观察期,之后将在繁育中心融入虎群之中。

也有人关心“完达山1号”会不会被放生的问题,虽然被捕捉的野生动物大都会被放生,但是鉴于完达山1号之前的不良经历,它被放生了很可能故地重游惹出祸来,所以它被放生的可能性比较小。

有的朋友问了,“完达山1号”这只老虎是伤过人的,而且后来被人活捉,那么之后它肯定会对人抱有敌意,这样的老虎还应该留着吗?

如果是在印度,出现在居民区的老虎往往没有好下场,若有伤人事件发生,那么这只老虎大概率都会被当地居民猎杀,官方一般也不追究,因为毕竟老虎出逃到居民区本就是官方失责造成的,老虎被打死怨不得别人,而如果老虎伤人或吃人在先,被打死更是理所当然了,官方更无法追责,所以在印度,老虎逃出保护区,往往是被人猎杀的下场。

不过,老虎在印度的数量相当多,几乎占全球老虎总数的一半以上,而在我国,唯一仍然存在的野生老虎——东北虎的数量很可能不到100只,保守估计甚至只有20只,而华南虎早已被认为野生种群已经灭绝,因此老虎在我国的受保护程度和印度当然是不一样的,杀一只少一只,杀多了很可能野生东北虎就消失了,所以虽然这只东北虎伤了人还毁了车,但人们和相关单位并未考虑剥夺它的生存权。

不过这件事情也提醒我们,野生动物保护的工作做得好了,促进了野生动物增多同时也会给人类的生存空间与生活状态带来麻烦,因为野生动物数量增多,就需要增加活动地盘,像老虎、狮子、豹子、狼等大型肉食性动物的活动地盘很大,一只老虎就需要几十上百平方公里的地盘,不然它将很难正常生存,因为太小的地盘无法给他它提供足够的肉食,所以在其数量增加的同时,其所需地盘必然会向着人类活动区扩张,这样就会导致如上所讲的完达山1号老虎出现了人类居住区的事件。比如此次密山市白鱼湾的人们就称当地至少50年都没有出现过老虎了,所以开始传闻有老虎出现的时候,人们都不相信。

如今人类社会也正在发展,同样需要增加地盘,而野生动物的发展也需要增加地盘,如何维持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甚至说保持现有的状态都是一个难题,这需要我们发挥智慧,协调好人与动物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如何和谐相处。

参考资料:

《央视新闻》4月26日文章《“来来来,鸟悄儿告诉你老虎为啥叫完达山?”》

《环球网》4月27日文章《“肇事虎”完达山1号:我从哪来?要到哪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