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伤科中医效方

一、鹅黄散

供方人:邯郸市苏曹联合诊所何英魁大夫介绍

来源:祖传

主治:黄水疮及湿毒薄皮疮

药品:广松香 枯矾 铅粉 漳丹各份

用法:共研细面,香油调糊,先将患处用洁净温开水洗净拈干,后敷此药。面积大者,用纱布拢罩更好。每日换药一次,除第一次外,以后换药可不用洗。

二、

供方人:龙关县赵川镇第二街赵永喜大夫介绍

主治:黄水疮及白皮疮

药品:松香1两 白矾一两 铅粉1两

用法:先将松香、白矾入锅内置火上化开,加入铅粉搅匀,俟熬枯后取下,研为细末,用香油调匀敷患处。

三、

供方人:张家口市二区小南关十六号尹干臣大夫介绍

主治:黄水疮,轻者生于头面,重者蔓延全身,无论远年近日,用他药不愈者,以此方多获痊愈。

药品:白矾1两 铜绿1两5 钱 松懈9钱

制法:共研细面,用一寸宽、三四寸长的棉纸条裹药面三四分,卷成卷,两头捻好,缠结实,用筷子夹住药卷蘸上香油,在灯火上烤,另用小碟在灯火一旁接住所滴下的药油,随蘸随烤。用法:用鸡翎蘸药油涂敷疮上,数次即愈。

按:黄水疮好发于儿童,往往续愈续发,经年累月缠绵不已,本病虽无大危害,但长期不愈,较大面积皮肤被其侵犯,很容易诱发其他疮毒,造成严重恶果。上列二方,皆系供方人多年临床经验效方。方中白帆、松香等味皆能燥湿祛毒,香油对皮肤有润泽保护的作用,以之调药,故效果良好。但黄水疮传染力极强,除适当治疗外,尤须加意护理,注意经常保持清洁,勿使毒水向外蔓延,刺激健康皮肤,以避免引起搔抓,才能保证痊愈。又,滦县供销社鼓掌同志供方:鲜鸡蛋一个煮熟,取出蛋黄,放小勺内先用大火煎到蛋黄渐干,改用小火再煎,即有一层黄绿色的油析出,弃渣取油,冷却后涂于患处。待三、四小时就会将疮面厚疙瘩撬起来,脱落后再在嫩肉上涂油三、四次即愈。但煎熬时注意不要急躁,必须按照先用大火后用小火的办法,以免将油耗没或着火,如疮面大,多用几个鸡蛋一起煎也可。此方经供方人多次试验,效果也很好。

四、

供方人:张家口市东区中医第一联合诊所李凤山大夫介绍

来源:自创

主治:黄水疮

药品:黄柏2两 石膏2钱(炼) 炉甘石2钱 轻粉5分 牡蛎粉2钱 蛤粉1钱

用法:共研细末。先用花椒熬水洗净患处,再用香油炸花椒少许,炸焦后,澄出花椒不用,用油将将药末调匀,用鸡翎蘸抹患处。如黄水分泌过多者,撒干药末即可,无须油调。

又,安国县中医代表座谈会李异明大夫介绍治疗黄水疮方:用白帆三钱、槐叶三钱,将白帆化开入槐叶,冷后研为细末,香油调匀涂抹患处。五日准好。

五、

供方人:元氏县一区北岩村介绍

来源:师傅

主治:头部黄水疮,满头黄痂,或黄水浸淫刺痒。

药品:青黛1两(水飞) 蛤粉1两 石膏5钱(炼) 黄柏8钱 枯矾8钱 冰片少许

用法:共研细末,香油调涂患处。每日一次。

按:青蛤散方见于医宗金鉴,为疗治湿热性皮肤疮疡的外敷方。惟金鉴所载有轻粉,无枯帆、冰片、寒水石'其用法与本方亦略有区别。但此两方在效用上则各有专长。金鉴谓:黄水疮有湿盛、热盛之分。故治疗偏热者即应重用寒凉。本方系富文华大夫师傅的验方,从多年治疗经验中体会增损而成,特善清热之功,用治头部黄水疮症无不应手取效,较比普通方法疗效独高。

六、外科万应散

供方人:完县坛山诊所刘子刚大夫介绍

来源:自创

主治:黄水疮和一切小型溃疡,或溃烂成片者。

药品:蛤粉1两 青黛3钱 松香5钱 枯矾3钱 铜绿3钱 血竭2钱 儿茶2钱 冰片2钱 麝香3分

制法:用竹筷一根劈开夹松香,把松香燃着,滴入青水中,等松香燃尽滴完后,再捞出晾干,和其他8味药共研极细粉末,封闭瓶内待用。

用法:先用凉开淡盐水把患处洗净,再用香油调药粉成稀膏状,涂患处,每天换药一次。

疗效:一般3—5次可好。对胎毒无效。本方的主要作用是:败毒解热,化腐生肌,止疼燥湿。

按:本方的主要作用是:败毒解热,化腐生肌,止疼燥湿。所以对于黄水疮和一般的小型溃疡,都有疗效,很可试用。

七、

供方人:献县七区陈家圈陈世琳大夫介绍

来源:医书成方,经实验有效

主治:黄水疮

药品:川黄连2钱 黄柏3钱 大黄3钱 冰片4分

用法:共研细末,香油调匀涂患处,每日涂2次。

按:黄水疮多发于溽暑季节,原因由于日晒风吹,暴感湿热,或因餐湿热之物,风动火生而成。西医谓:系皮肤的浅表层受外界刺激,或因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水疱火脓疱病。多是治疗本病的外敷药物,均不外以利湿清热剂为主。以上三方虽略有出入,其方义与作用大致相同,均系治黄水疮常用的方子,患者可随宜选用。如症状比较严重者,可兼用内服剂。如升麻消毒饮及荆防败毒散加石膏、黄连、藿香等方。两方俱见,可以参考。

八、硫磺散

供方人:易县六区东峪村张香南大夫介绍

来源:家传验方

主治:顽固性黄水疮,日久不愈者。

药品:石硫磺3钱 轻粉2钱 花椒3钱炒去籽 樟脑1钱

用法:共研细末,香油调匀敷患处。每日敷2次。在敷药前,先用艾叶、川椒、白矾各1钱煎汤,洗去疮痂,然后敷药。此方敷后无反应。

按:本方有祛风渗湿,减少分泌的功效,日久不愈的黄水疮,用之当有效验。兼用药物洗涤法,更能发生消毒的作用,免致疮势延及他处。据医宗金鉴记载:黄水疮本息湿性疮毒,其黄水干燥后结成厚痂者,可用香油润之,忌用白水洗涤,应注意之。方中轻粉、樟脑两味的分量,亦可按其质量的优劣随宜加减。

九、地肤蛇床膏

供方人:甘肃省临洮县城内南大街九十四号蒲顺德同志介绍

主治:黄水疮

药品:地肤子2钱 蛇床子2钱 地骨皮1钱5分 川椒1钱,白矾1钱

用法:以上各药共研细末,合入凡士林膏调匀,涂抹患处。

按:本方组成药味能渗湿、清热、祛风、杀菌,黄水疮用之当能见效。但黄水分泌过多者,单用药末撒之即可,无须配置成膏。

十、

供方人:玉田县七区联合诊所刘其昌大夫介绍

主治:黄水疮,皮肤赤烂刺痒等症。

药品:大麻子仁适量

用法:大麻子仁去皮,入炒锅内炼,取油涂患处。

按:李时珍本草纲目谓:大麻仁能涂诸疮癞、杀虫;本草经别录谓:大麻仁能逐水气、利小便。足见此药除用作通利剂外,兼有祛湿、杀菌的功能,所以用治黄水疮有效。

杨梅疮(共8方)

一、治杨梅毒方

主治:杨梅毒疮、下疳、顽固性湿毒疮

药品:甲方:芒硝2钱 大黄3钱

乙方:红粉1钱 轻粉1钱 红娘5个去头足翅 全蝎2个 斑蝥7个去头足翅 蜈蚣2条

丙方:甘草3钱 连翘5钱 土茯苓1两

制法:将乙方斑蝥、红娘、全蝎、蜈蚣共为细末同红粉、轻粉再放一起,共研极细,和蜜为丸绿豆大。甲、丙2方为煎剂,临用时照一般煎法即可。

用法:第一天服甲方,以便内粘沫泻尽为止。第二天服乙方,体强者分2次服,提弱者分3次服。一日服完。以后接服3-5日。如体寒之人,甲方可以不服,改服九龙丹。

反应:甲方服后,如泻的太甚,可吃些冷熟食物。乙方服后,如发现口腔发炎,或齿龈肿时,随即连续服用丙方。丙方服后,如发现肿胀,消化不良,即停止服药。以上反应是很少见的,一般来说,没有反应

***九龙丹:九龙丹治鱼口便毒、骑马痈、横痃、初起未成脓者。

方:木香、乳香、没药、血竭、儿茶、巴豆六味各等量共为面,用生蜜调成一块,临时旋丸如豌豆大,每服9丸,空心热酒一杯送下。

二、大败毒汤

主治:一切疮毒,周身溃烂及麻风性毒症。

药品:当归3钱 赤勺2钱 麦冬3钱 元参3钱 僵蚕3钱 金银花4钱 丹皮2钱 川贝母2钱 防风2钱 蝉蜕2钱 连翘3钱 花粉2钱 知母3钱 荆芥2钱 青皮2钱 大黄5钱 元明粉4钱 蜈蚣3条 全蝎3个 甘草2钱

用法:葱白为引,水3杯煎剩1杯。早晨空心温服。此方内之泻药,可根据患者之体质强弱而灵活增减。病轻者1付可愈,如需再服,中间需隔一日,服此方后如病情大有好转,而症状未完全消失者,可改服清毒丸。

反应:服药后,有腹泻及轻微疼痛,泻后周身发酸。

医按:李*,男,初发病觉小便不利,好似淋病,继则生殖器生脓泡,逐渐溃烂,延及周身,疼痛难忍,用大败毒汤2剂,于第一剂服后,下泻3次,第二剂于原方加大黄5钱,服后下泻6次,病情大有好转,有改为清毒丸2付,并于生殖器溃烂处外敷珍珠散,身上敷鹅黄散,,该患者身上的疮7日结痂。

珍珠散:珍珠散系祖传秘方。:贮制杨梅疮、阴茎生疮、溃烂无痂。药品:珍珠1分 冰片1分 煅炉干石5分 儿茶5分 雄黄5分 轻粉5分 黄连3分 黄柏3分,共为细末,敷患处。

四、败毒汤

主治:杨梅疮

药品:土茯苓1两 大黄4钱 南山查1分5 钱,金银花3钱 连翘3钱 防风2钱 蝉蜕2钱 当归尾3钱 木通2钱 甘草2钱

用法:水3杯,煎剩1杯,空心服,每日服1剂。

反应:服药后,有轻微腹泻,肚微疼。

五、清毒丸

主治:杨梅疮

药品:轻粉3钱炒黄 杏仁3钱 红花3钱 大黄3钱 小枣7个煮熟去皮核

制法:前4味药共为细末,以枣肉为丸,分成7个(枣肉可以灵活增减,以能成丸为度)

用法:第一日吃4个,第二日吃3个,空心服,白水送下。(可在溃烂处敷鹅黄散)

反应:服后有轻微泻肚,别无反应。

鹅黄散:雄黄1钱、轻粉1钱 石膏1钱煅 黄柏1钱 共为细末,撒患处。撒后,患者感觉周身发紧。

六、一剂清

主治:梅毒症

药品:胡桃肉4两,去仁外边的薄皮,光用白色的仁 土茯苓3钱5分研面 白蒺藜3钱5分研面(即刺蒺藜) 轻粉8分研面(病重者可用到1钱2分)大枣7个用水煮,去皮核,做成枣泥

制法:先将胡桃仁捣烂,再同他药合在一起,共捣如泥,分作9丸。每料药中加入面粉7克,水50毫升,如法捣匀成丸,如桐子大,滑石粉为衣,平均成9份,(为了便于应用,可以把内含轻粉1钱2分的制剂,叫做1号一剂清;含8分的叫做2号一剂清)

用法:每天早、中、晚分服3次,每次只限1丸,即全料的1/9,连用3天,空心白水送下。成人一般服2号一剂清,如遇3期活动性梅毒,可用1号一剂清,先天性儿童,8岁以下的,没有试用过,8-15岁的学前儿童,可用成人量的/3至3/4。

反应:服过按照第一法配制的丸药后,发现口腔糜烂、流涎、头痛、发热、腹痛、腹泻等程度不同的副作用,尤其是应用营养不良、身体衰弱的患者,反应更比较显着。若服过按照第二法配制的丸药,因为其中加入了滑石等(赋性药)上述症状就能减轻,有的仅显腹部轻微疼痛,其他副作用便不发现了。

护理:服药后不可立时睡觉,服时不可用牙齿咀嚼,服后2小时内 ,口内衔住一根柳条或筷子,为得使毒气外出,以防热气熏蒸,损伤口腔。服后忌喝茶水,服药期间,还忌食刺激性食物。除遵照前项外,服药期间,还可用3%硼酸水,频频漱口,副作用较重者,可用10%的硫代硫酸钠10毫升,静脉注射,连续注射数日,以达解毒的目的为止。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和孕妇不宜服用。

七、败毒汤

主治:鱼口便毒

药品:大黄3钱 柏子仁3钱 木通3钱 芒硝3钱 甘草2钱 蜈蚣5条 斑蝥7个去头翅足

用法:用净水2杯半,煎剩1杯,早晨空心服。

反应:服药后,大便泻1-2次,已成脓者自破,未成脓者即消。

八、治鱼口便毒

主治:鱼口疮,发热疼痛。

药品:全蝎7个 蜈蚣7条 鱼鳔1条长1尺

制法:用香油将上药炸成黄色,不可太枯,研为细末,加水成丸。

用法:白开水送下,成人1次用,小儿酌减。

反应:服药后有时全身发热。

上述药方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