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锋专访 微风读书会ID:weifeng279965337
和书中人物共悲欢,与世俗烟火同炎凉
春节书单■有声书《西京故事》总104集(茅盾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系列)作者:陈彦,演播:王雪峰
春节书单■有声书《装台》总80集(茅盾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系列)作者:陈彦,演播:王雪峰
春节书单■陈彦长篇小说《主角》全集(136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作者:陈彦 演播:黎春 制作人:于丹)
年,在亲友们忽聚忽散的热闹中一哄而去,随之而来的落寞与惆怅,让人倍感空寂。一时笔涩,无心抒写。于是,便开始了自在愉悦地听读。听书,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阅读,是通过演播者绘声绘色地讲述,传达作者的思想,演绎主人公的人生悲欢和命运沉伏。起初是前年秋天,陈彦先生荣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主角》吸引了我,一百三十六集的演播,一个星期就听完了。接着是去年冬天的《装台》,看完电视剧,再听原著,对于世态百相,各色人等的遭遇有了更深刻,更透彻的了解。紧接着,就是过罢年这部感动人心的《西京故事》了。喜欢上一个作家的作品风格,人容易上瘾,听完一部还想再听一部,一遍不行再听一遍。再说,听书,只需用心和耳朵,并不影响你抹灰除尘,浇花弄草,既不耽误做家务,又能养护视力,何乐而不为。
《西京故事》里所讲的故事,平平常常又动人心扉,让人听着牵肠挂肚,唏嘘不已……一个叫罗天福的山里汉子,为了给一对考上大学的儿女挣学费,携妻离乡,来到西京一个叫“文庙村”的城中村落脚租住,靠摆摊打饼赚钱营生。为了创牌子,讲信誉,他们用正宗的山货如:核桃、板栗、杏仁、芝麻等为佐料,打出的饼香酥可口,便宜实惠。吸引了村中男女老少,络绎不绝的食客。夫妻二人起早贪晚,一时不闲,有时忙得连上则所尿泡尿的功夫都没有。然而,辛苦的劳作与血汗所得并不成正比,开始,他们不仅没赚到钱还赔进去不少。随着打饼手艺的长进,各种配料添加适当之后,虽然能赚一些,一月也不过千儿八百,夫妻俩很高兴也很知足,说他们山里人做梦也没想到,摆摊打饼还能赚这么多钱。回老家过年时,他们给老娘和亲戚乡邻大小都带了礼物,因为儿子和女儿考上大学时,乡亲们没少帮顾,人情世故,礼尚往来。过完年,返回西京城,自然要给房东和关系要好的农民工带一些山货。曾经在塔云山当过教师,做过村支书的罗天福,如今虽然寄人篱下,出着苦力,依然怀揣梦想,随身携带着祖父当年临终时留下的一本翻旧了的《论语》,念念不忘,偷空总要翻阅温习,时刻秉持着传统的道德理念,他认为,只要自己不偷不抢,不贪不占,凡事本着吃亏忍让的态度,就能安然无事。谁知来西京之后,他所遭遇的一连串不幸,让人不能不叹息同情。先是拿着烧饼到城外一个建筑工地推销时,被几个不明真相的保安当做蟊贼一顿暴打,趁人昏迷,抛入恶臭刺鼻的垃圾堆。等他醒来,拖着肿胀疼痛的身子爬出垃圾堆时,天已经亮了,是上大学的女儿甲秀替他报了警,再三交涉,竭力抗争才讨回公道。赔偿时,因为考虑到对方公司生意不景气,工人们好几个月未发工资的实情,罗天福居然只要了五千元。连陪护他的妻子多开的一包感冒药都要从中刨除了。在场的所有人都替他感到亏欠时,他却说,只要能还他一个清白就行了。再就是女儿甲秀给房东的儿子金锁补课时,遭到纠缠和性侵,双方正在拉扯时,让儿子罗甲成撞见,气急败坏的罗甲成不用分说,操起扁担就将房东的儿子金锁打了个半死,金锁他妈一看,农民工的儿子竟在自己家“行凶”,不用分说拿起电话就要报警,罗天福一看儿子闯下大祸,赶紧给房东赔情道歉,并立即着手,四处倒借,凑够一万元急忙送到医院。人家根本不屑一顾。虽然金锁只受了点外伤,并无大碍,但母子俩还是狠下心,赖在医院不出来,并且一再威胁说,再不拿钱就要叫警察逮了罗甲成,为了保住儿子的前程,罗天福只好息事宁人,他不惜放下正在打饼的生意,连夜赶回老家,为了应急,险些卖掉祖上留下来的那棵长在后岩沟的紫薇树。紧要关头,明白事理的老母亲拿出自己当年的陪嫁物——十块银元,才为罗家救了急。实际上,金锁的检查费和医药费加起来总共还不到一万元。而罗家却被讹去整整两万,就这还是人情。接下来发生的事更让人感到气愤,罗天福的打饼生意刚刚有了起色,有同行就眼红心屈,不择手段,以写匿名信,发黑传单来损坏罗家名誉,说他们给饼子里掺了大烟壳子,引诱食客上瘾,说他们蹲茅坑拉完屎不擦屁股,还说他们白天打饼晚上开淫窝子等等,听了实在令人发指,简直可恶至极!你说这么一个老实本分,堂堂正正的好人,怎么竟被人如此污蔑,丑化,殴打……什么是天理良心,什么是公平正义,难道身在底层,没有靠山的人就是“贼”,就可以被人随意欧打,讹诈,欺辱陷害?……罗天福遭遇不公,他那正在上大学的儿子罗甲成同样遭到舍友的蔑视和嘲笑。因为他是山里来的,穿着土气,加上生活习惯不同,他又有脚臭,人家不愿和他同住一个宿舍,背地里叫他“穷鬼”“土包子”“没有驯化的野人”。丢了钱也怀疑是他偷的,为了一双晾晒不当的袜子,竟然和他撕打起来。放暑假了,人家同学结伴出游,全国各地,天南海北,遍揽风景名胜,他却光着膀子在建筑工地上,顶着毒日头,在四十度的高温下,搬运钢筋。为挣一点可怜的学费,忍气吞声,拼死拼活。他也不想这样折磨自己,也想过一个轻松好玩的暑假,可现实允许吗?在这个拼背景,拼爹妈,拼钱权的社会里,罗甲成拿什么跟人拼,除了学习成绩优秀外,没有一样能和人家比对,当他发现上了同一所大学的姐姐在夜色的庇护下,偷偷地捡拾垃圾时,不是感动,而是吃惊,是愤怒,是歇斯底里的咒骂:“难道我们当初发奋学习的结果就是为了在这里捡拾垃圾吗?”天性敏感脆弱而又好面子的罗甲成对姐姐发下狠话:“以后如果再看到你捡垃圾,我干脆就不上这个学了。”在塔云山,罗甲成是学习上的尖子生,是师生眼里的翘楚,是让父母感到脸上有光的好后生,在这里,他什么也不是。罗甲成的优越感很快消失,挫败感迅速上升,祖祖辈辈坚守的东西变得一钱不值,原有的价值观受到质疑,一切都颠倒着,混乱着,最终因为竞选学生会副主席一事,导致心理变态,行为失常而离校出走。贫富差距带给人的心理阴影,使人无法睁开黑白分明的眼睛,去正视这个不平等的现实到底不平等到什么程度。同样是人,人家一双意大利真皮拖鞋就两千多,一个小小的发卡也要三百多。同样是学生,人家一顿饭三个菜五个菜,而你只有咸菜就馒头,或者仅仅只是一碗面。你怎能不自卑,你想抬头挺胸抬得起来吗?诚然,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遵循的自然法则是适者生存,而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淘汰规则使弱者根本无法生存。谁不愿体面光鲜地活着,谁生来就甘愿做一个让人瞧不起的穷人呢?为什么有人富得流油,有人穷得卖血,这其中的根源,难道是一句话能够说明白的吗?有人曾经开玩笑说:眼前横着一条浊浪滔天,深不见底的河流,大家都将衣服脱光,身子半蹲各就位,裁判一声哨子响,大家一齐“噗嗵”跳入水中,看谁能游到对岸,谁才算是真英雄。否则,概不认同。当然,致富有道,勤恳劳动者除外。事实上,有人是沾了老子的光,遗产丰厚,有人沾了单位的光,福利不薄,有人钻了政策的空子,投机取巧,唯有瓜人和老实人吃亏。造成差异的原因还在于,有人一开始手里就提着桶,而有人只拿了个勺子,任你勺子轮得再快也是舀不过桶的。在《西京故事》里,我看到一群可怜的农民工,临到年关还要不来自己的血汗钱,而那些昧着良心的老板竟然带着家人,候鸟一般,提前飞到三亚去过年,有的躲在“洗浴城”里按摩、赌博、泡小姐,大肆挥霍。可怜的农民工因为要不到工钱,回不了家,无法向一家老小交代,便自寻短见,上吊自杀。有人怀揣刀子上门讨要,竟被老板报警,带上手铐进了局子。新的时代上演着新的悲剧,在《西京故事》里,我还看到那些缺少母爱的被爷爷奶奶带着的脾气很暴躁的儿童和一些小小年纪就失学离校,在社会上流荡,被迫干苦力的孩子……忽然想起张爱玲说过的一句话: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子,里面藏满了虱子。一个作家,要有怎样的担当,怎样的社会责任心,才能挑开温情脉脉的生活面纱,将掩藏于背后的苦难与不幸揭示出来,变成文字,呈献给读者。陈彦先生是敢于替弱者代言,为底层人说话的伟大作家,在我心里,他就是中国的雨果,悲惨世界在他的笔下得到入木三分,淋漓尽致地刻画。在《西京故事》里,我看到恶人的冷酷无情,也看到仁者的宽厚善良,弱者的坚韧不屈。屡遭横祸的罗天福,一次次被命运的铁耙打倒在地,一次次又从冰冷的雪窝子里爬起来站直,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现实面前没有丧失做人的原则,始终坚信人间有美好,冬天有暖阳。女儿罗甲秀也没有在光怪陆离充满诱惑的都市生活里丧失做人的底线,她体谅父母,心疼父母,虽然靠做家教和捡拾垃圾支撑着学业,心灵却是白玉般的纯净美丽,还有那个以个人名义领养管护着村中古槐的东方雨老人,冷静地体察着民间的疾苦,关注着弱势群体的冷暖,他是一位圣贤,又像一位大仙,总在危难关头出手露面,为他人排忧解难,他在暗中多次帮农民工打官司,讨工钱,在是非的泥潭中尽力摆渡,用心周旋,帮罗天福主持公道,降低赔款,给离校出走又被父亲找回的罗甲成开启迷惘的心灵,像亲孙子一样,和他一起吃住,一起打太极拳,一起游泳爬山,让一个心灰意冷的大学生重拾自信,重返校园。东方雨老人就是这个社会的良心,罗天福和他的女儿就是这个社会的正气和骨气。我们多么希望在我们所置身的现实生活里,多一些这样的良心和正气!作家赵丽宏说:一个时代的优秀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无疑,《西京故事》就是一部反映当下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各个层面,人们的思想观念相互碰撞,普遍焦虑,无所适从,艰难挣扎的优秀作品。作家的人道主义和悲悯情怀通过典型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塑造,得以形象深刻地传达与彰显。我们阅读这样的优秀作品,就仿佛置身于时代的洪流之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和愤愤不平,或苦笑打闹,或大胆思考,我们无法保持沉默,不由自主跟随作者一同呐喊,一起呼吁!另外,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作品里,诗、词、曲、赋,老、庄、孔、孟,寓言故事,戏曲唱段等,随处可见,俯拾皆是。让读者在阅读的情感体验中,心中有灯火,眼前有光亮。这些,不仅在《西京故事》里能够读到,在陈彦先生的系列作品里,同样能够读到。这足以看出一个作家的修养和学识积淀的丰厚。圣贤的智慧,灿烂的文明,被主人公罗天福视为精神的指南,安魂的法宝。也成为底层劳动者信念不灭,努力打拼的力量源泉。相信一切热爱我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人更不会轻易丢弃,随意亵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当前极力倡导精准扶贫,关注弱势群体,这是一个民族复兴,和谐发展,全面小康的希望所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愿每一个普通劳动者,都能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实现心中的梦想,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
张亚兰,陕西咸阳武功人,中学教师,热爱文学。著有散文集《野草花》,《秀一轮明月》等
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支持
如需授权转载
移步〡微风读书会〡
编 辑:宇星 | 审 核:魏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