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培芬:难忘的回忆

01
难忘的回忆
——致人民解放军战士
邬培芬
    2020年8月1日——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一群人——人民解放军战士。在祖国的边疆、在抗洪一线、在抗疫重症区、在熊熊烈火现场,到处都有你们的身影。你们用一双双坚实有力的双手,筑起生命之墙,保护人民财产。
记得这样一首歌: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为了春回大雁归……还记得有感情地朗读过这样的句子: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钢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02
让我还是来说一说与我自己有关的真实故事吧。
我出生在一个三面有河、一面是公路的小村子,其中东西走向的那条河,将我们村与隔壁村隔开,而当时两个村仅有一所小学,小学就建在我们村里。隔壁村的小孩来上学,必须经过这条河。河上有用石板搭起来的小桥。每天上学前母亲总是嘱咐我们姊妹几个,要走我们这边的里河塘,不要过桥去外河塘,她担心我们过桥时不慎落水。而我们这群无知又贪玩的孩子,一路说说笑笑,蹦蹦跳跳,推推打打,早已把父母的叮咛忘在脑后。一路上,摘完了里河塘岸边的野草莓和茅根草,又去对面那外河塘岸边摘。摘完了路边的,还垂涎于远处的,总是抵挡不住那硕大的鲜红野草莓的诱惑,会爬下岸去近水处摘,结果不小心就滑了下去。虽有眼疾手快的同伴拉上来,但免不了弄脏了鞋子,划破了裤子,回家自然免不了一顿骂。
03
不知何时来了一群桥梁建筑工人和解放军叔叔,驻扎在我们村,说是来建桥的。于是,先是河里的水被抽掉,接着打了好多木桩,然后搭起了高高的架子,砌好桥墩,架好桥面,在我年幼的印象里,这个过程太长了,我差不多每天在看桥的变化,等待着桥造好的那一天。我忘不了,在这段我等待的日子里,每当下过雨之后,路是湿的,临时搭建的石板桥又有点窄。在我们上学放学时,总有解放军叔叔在桥边等候。有一回,我穿着母亲亲手做的布鞋,来到沾满泥巴的石板桥边,觉得有点怕,愣在那儿,正在犹豫着,这时过来一位叔叔,他伸出手,示意我过去,然后,他把我背到了一块干净的地面,才放下来。我朝着他笑笑,挥挥手就继续上学。那时的幼小的我都来不及记住叔叔的脸,习惯了这样的照顾,却不知道感谢,更不知道他是谁。但是这个宽厚的脊背给我的温暖,永远注入了我的心里。
04
还有更难忘的一段经历,我一直铭记在心。小学毕业的我要上初中啦,但是学校在离家七里之外的公社所在地。因为个子矮小,父母不让我学自行车,当然他们也不会骑,没法送我上学。所以我只能每天天没亮就起床,盛起母亲隔夜炖在火缸里的热粥,就着咸菜酱豆腐匆匆吃好,然后急急忙忙的走着去上学。有一天我正赶着路,听见后面自行车铃声响起,我以为我挡了路,有意识地往边上让,也没有回头。忽然有辆自行车骑到我前面停了下来,挡住了我,随后听他说道:“小妹妹,你上学去吧?叔叔捎你一段?”我瞪大眼睛,带着警惕,仔细地端详了一番,方正的国字脸,浓浓的眉毛下一双有神的眼睛,射出的是跟爸爸一样善良的目光。我再看看自行车,很高大。后座位外侧用两个铁钩钩着一个空竹框。还没来得及我细想,他说:“我是莘岙部队炊事班的,去大碶菜场买菜,你在哪儿上学呢?我可以捎你一段。来,上来吧!”说完他又骑上了自行车,但骑得很慢,等着我追上后坐上去。可是,矮小的我连试了几次都跳不上。于是他停了下来,微微地笑了笑,先让我上车坐好后,他再开始上车。没过多久到了去学校和去大碶菜场的交叉口,这次他停稳了再让我下来。这之后的两年时间里,每天,这个炊事班的叔叔买菜的路上总会捎上我一段,我也就习以为常了。这段路本来很长,但坐上这自行车,就变得很短很短了。现在,几十年过去了,这一段长长的轮辙里,分明印着浓浓的军民鱼水之情。
多少年来感恩的心愿今天终于得以表白。感谢解放军叔叔给我的帮助,愿你们一切安好,一生平安!亲爱的解放军战士,关于你们的故事很多很多,在很多人心中你们是生命中的贵人,你们是最可爱的人。虽然我仍不知道你是谁,但我永远知道你是为了谁!
05
旅行的道路也许很短暂,也许还很漫长。但不管是短暂还是漫长,我都要让这次旅行变得更有意义。我这么做的目的,是想在我下车以后,能给继续乘车的人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作者简介:邬培芬,生于1972年,中共党员,多次被评为街道优秀党员,中学科学高级教师,宁波北仑区首批骨干班主任,连任班主任工作20年。她用心做教育,用爱感化人,一直行走在教育的路上,不断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