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灿朋 | 实验性是色釉瓷画的宿命

靳灿朋

1983年生于山东,现居浙江杭州。

200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画专业

2013年结业于浙江画院首届公费学员班

2015年结业于《美术报》名家学院吴山明中国人物画创研班

原浙江画院研究员、浙江瓷画院常务副院长、专职画师。

现主要从事当代水墨画和当代瓷画创作,兼职艺术展览策划和艺术活动运营。

个展:

《确定之后的偶发性》 杭州东街六号美术馆   2016年

联展:

《火力全开》——靳灿朋、郑元无、阮勇三人展  杭州之江国际艺术家联盟  2013年

《湖山翠微》——姚来意、靳灿朋、杨银俊三人展  杭州积翠堂 2017年

群展:

《大象视觉》——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2002级回顾展   2006年

《浙江画院人体写生展》  浙江画院   2013年

《艺展望》——当代优秀青年水墨作品展第一回、第三回   杭州三清上艺术中心   2013—2015年

《水墨记》第一回邀请展   杭州美和院艺术中心    2014年

《首届山东美术双年展》——当代新锐新人力作展     山东济南美术馆   2014年

《湖山掩映》——浙江画院成立三十年周年院庆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2014年

《笔墨衍艺》——学院新锐艺术家提名展第一回第二回   宜兴鉴藏艺术馆    2015—2016年

《后海派》——江浙沪2016年度提名展   上海朱屹瞻美术馆  2016年

《向宽处行》——吴山明教授师生画展  浦江山明美术院   2018年

《走进嘉兴》、《走进丽水》、《走进湘西》、《走进太行》——浙江画院系列采风展  浙江展览馆、湖南省美术馆等   2010—2018年

《第三届中国瓷画双年展》——高温颜色釉瓷画邀请展   景德镇昌南美术馆   2019年

《生生不息》——中国生肖文化主题画展2017年展、2018年展、2019年展

《开卷》——学院艺术家邀请展2018内蒙古站年展、2019苏州站年展、2020遂昌站年展

《敦煌印象》——中国瓷画作品展   景德镇昌南美术馆   2020年


2020年10月16日,“敦煌印象”-----中国瓷画作品展在景德镇昌南美术馆隆重开幕。

作为原浙江瓷画院团队的一员,我绘制的高温颜色釉瓷板画作品《沙漠之光组画》参加了本次展览。
展览开幕后,活动的组织者策划人范敏祺先生希望我能从实践者的角度写一点自己的创作体会,本着客观记录、整理总结的出发点,我把自己的创作过程记录如下,请瓷画界的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沙漠之光--尊者》之一 30x60cm  高温颜色釉瓷板  2020

《沙漠之光--尊者》之二 30x60cm  高温颜色釉瓷板  2020

《沙漠之光--尊者》之三 30x60cm  高温颜色釉瓷板  2020

《沙漠之光--尊者》之四 30x60cm  高温颜色釉瓷板  2020

《沙漠之光--尊者》之五 30x60cm  高温颜色釉瓷板  2020

《沙漠之光--尊者》之六 30x60cm  高温颜色釉瓷板  2020
我喜欢画高温颜色釉瓷板画,抛开颜色釉这一特殊颜料的独特效果的魅力而言,我喜欢绘制过程中穿着工作服在泥板上挥洒色浆的那种劳作感,因为我觉得在当下社会生活中能像一个匠人那样每天画画是很踏实的一件事情。
我画色釉瓷画的时间不长,画的作品的数量也屈指可数。从仅有的几次创作的感受来看,我非常喜欢并看重于在颜色釉瓷画创作中对材料特性的尝试和对综合技法表现的实验性研究,尤其对色釉经过窑火淬炼之后那种天然去雕饰的天作之美和隐去人为痕迹后的再造艺术之美颇为喜欢。当然,一件成功的绘画作品,绝不能局限于展现材料之美和连艺术家都无力把控的外界偶然性。但通过摸索材料,发现材料美感与自我审美相切合的地方,也是一个画家对艺术创作进行探索的一部分。
我没实地去看过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但已倾心喜欢多年,对敦煌壁画中人、景、物的造型韵律和大胆直接的设色方式很是惊叹。敦煌艺术写心写意,纯粹纯净,置身图画,常能使我沉浸其中而流连忘返。
用色釉瓷画的方式去创作一组敦煌题材的瓷板画作品,以前并未想过。近几年来,我已暂停了画人物画,没想到重启画人物画竟是从敦煌佛像开始,我想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个开始,因为多年来我一直想突破一下自己对造型表达的理解。
经过几次粗浅的画颜色釉瓷板画的体验,我发现最终烧制完的作品效果中,有两个方面问题可以做些试验,一个问题是如何解决釉料经过高温窑烧后产生的平流破形问题,另一个是如何突破色釉层次的单一化和釉料的可塑性叠加问题。面对这两个方面问题,我向一起参加集训的画友请教学习,做了一些个人化的尝试,最终烧制后的作品还是达到了一些的预期设想的效果。
在高温颜色釉的控形问题上,我在选用的素烧泥板上采取了画友提供的“轮廓刻线法”,在刻线过程中我特别强化了中国画中对线的书写性要求的运用以及在石刻中对刻刀力度刀痕的使用。随后我用预设好颜色倾向的釉料对刻线进行钩描填线,这个过程就是为后面多层积釉深入做好控形的基础,后面就不用过分担心多层积釉高温平流后的破形问题了。当然这其中描填刻线的颜色选用还是需要用心揣摩过的,特别是在对釉料的叠加发色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如果能提前烧制一些颜色参考用的“照子”还是有必要的。
在如何突破色釉层次的单一化和釉料的可塑性叠加问题上。我个人感觉这是一个非常有实践意义和实验可能的课题。我脑子中一直在转悠一个词“积釉”,像中国画中的“积墨”一样。2019年的第三届中国瓷画双年展的选题方向是高温颜色釉瓷画,展览的作品基本上代表了从事颜色釉瓷画方向的中青年艺术家的创作面貌和创作状况,我也有幸参加了此次展览,从中也发现了在“积釉”这个方向能够有意识有规划地进行实践的瓷画家很少,甚至可以说没有,我猜想可能是由于积釉的效果有太大不确定性,烧成功的几率也不好把控,更多的画家们采用了更容易出效果的“勾线填色法”。但我一直在想,“积釉法”其实是一片很好的可待开采的高温颜色釉瓷画创作中的处女地。如果大家能积极去尝试,实践出一些积釉的方法,然后从理论上看看能否总结出一些“积釉法”的实操经验来,还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好事。期待喜欢颜色釉瓷画的朋友们可以一起来尝试探索。
我在创作《沙漠之光——尊者》这组作品时,由于赴景德镇出差时间有限加之要处理公务,在创作思路上更多的是根据原来纸上的作画经验,预想尽力让烧制出来的画面能兼具油画的丰富性和雕塑的厚重感,同时也能体现出中国画的笔墨意蕴和高温色釉的实验性窑变效果。通过以深入塑造为目的多层的釉料叠加、处理好整体的冷暖关系的色调搭配、强化对釉料运用的表现性用笔这三个方面的实践,经过近十道工序的绘制与积釉过程,一路画下来可以说是充满了新奇与思考的摸着石头过河。作品展出后,能得到很多观众朋友们的关注和支持,我也很是感谢。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微信推文,里面记录了一位近现代艺术大师曾说过:艺术史就是一部淘汰史。我想如果能在艺术创作中多一点尝试性的摸索,多一点不走寻常路的试验,是不是自己的作品就能被淘汰的晚一点呢。当然,面对一张瓷板或宣纸或画布,能够留下一瞬间真实的自己,这或许才是我之为我的意义吧。至于艺术史淘汰谁、谁、谁……,我相信岁月是一把杀猪刀……

《沙漠之光——菩萨像》这幅画前后画了两遍,画第一遍时还处在用中国画技法往颜色釉瓷板上转换阶段,画面还在有意保留水墨画的干湿浓淡的层次,然而烧制完后发现淡薄的颜色釉料根本烧不出来,完全被底层厚颜色消化掉了。画第二遍时,我强化了使用颜色釉料的浓厚度,对画面进行多遍釉料叠加,最后画面看起来很厚重,高低凸凹,釉料堆的像浮雕一样很丰富,另外在人物的面部刻画时,我使用了立体光感的塑造方法,然而烧出来后发现面部的受光面和背光面竟然反过来了,这个问题的出现,也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想问题可能是出在对釉料叠加后发色估算错误或者是窑温的原因,但人算不如天算,这一阴阳面反转的效果却正好吻合了背景呈现的逆光的感觉,巧合了天机。

《沙漠之光---菩萨像》(一) 82.5x56.5cm  高温颜色釉瓷板  2020

《沙漠之光---菩萨像》(二)局部   高温颜色釉瓷板  2020

《沙漠之光---菩萨像》(二) 82.5x56.5cm  高温颜色釉瓷板  2020


《沙漠之光》组画的顺利完成和展出,我要感谢家人的大力支持,感谢景德镇知名青年瓷画家陈军、孙强民、张秋菊、陈志云等画友的无私分享与指导,感谢同学范敏祺、何笠农、赵永丽及范孜祺等老哥老姐们的热情接待与指教。

中国著名油画家、艺术届泰斗全山石老先生

点评作品《沙漠之光——菩萨像》

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范敏祺先生在作品《沙漠之光——尊者》组画前合影

与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何笠农先生、知名瓷画家赵永丽女士、孙强民先生、王金灿先生、吴清芳女士以及浙江瓷画院同事、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研究生团队的朋友们一起合影留念。

出品┇中国景德镇昌南美术馆
Make┇China Art Gallery,jingdezhen,China
电话┇Phone number:0798-8228005
图片┇昌南美术馆  编辑┇范瑞麟
Image ┇ prosperous south gallery
Edit ┇ Fan Ruilin
(0)

相关推荐

  • 瓷器百科丨瓷上酱釉——神秘而不沉重,华贵而不绚艳

    酱釉即酱色釉,是一种以铁为着色剂的高温釉,釉色如柿黄色或芝麻酱色,故而得名. 酱釉常给人以含糊的感觉.有人称之为"紫定":还有人称之为"绛釉""赫釉& ...

  • 釉料进化史

    釉被称为陶瓷器的神秘外衣,配制工艺多数秘而不宣.浅色的.稍稍有些浓稠的液体涂抹在坯体表面,高温烧制后,千般颜色出人意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本期开始,百陶君带你一起探索釉料之谜! 现在,当我们对古 ...

  • 故宫博物院藏成化御窑青花瓷与单色釉瓷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传世了不少明代成化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也出土了大量的明代成化瓷片标本,经不断修复,复原了许多整器.把它们汇聚起来,形成了难得的成化瓷器资料,为鉴赏和研究成化瓷器提供了便利. 青花鸡心 ...

  • 她痴迷的瓷画世界,给人以清新亮丽和静美的视觉感受

    2020-08-31 23:47:03·书画论坛liyu 张玲丽:河南焦作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199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壁画系获 ...

  • 近现代文人瓷画

    LOT号 5951 现代 游玉堂制 粉彩山水人物花鸟套杯 尺寸 直径9.5cm:直径8.5cm:直径7.5cm 估价 20,000-50,000 底款:游玉堂制 LOT号 5952 现代 郑晔 粉彩猫 ...

  • 越简单越难:能看懂单色釉瓷才是高手

    单色釉瓷器不浮.不嚣.不靡.不媚,与彩釉瓷器相比,浑然天成.素雅淡净,是公认的陶瓷制品中的"大家闺秀". 清康熙 豇豆红釉莱菔尊 高:20.8厘米 单色釉,也称"一色釉& ...

  • 《野草诗社北方研修院微刊》第4期野草诗社北方研修院副院长朱丹先生诗书画印瓷画欣赏

    <野草诗社北方研修院微刊>第4期 野草诗社北方研修院副院长 朱丹先生诗书画印瓷欣赏 朱耀谋,又名朱丹,号泓屹. 野草诗社北方研修院副院长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人民画院国画 ...

  • 刘剑虹陶艺、瓷画作品赏析

    著名艺术家刘剑虹 刘剑虹.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齐鲁大学客座教授,毕业于河北工艺美术学校(现河北大学工艺美院)曾师从冯霖章.明镜.许鸿滨等名师,奠 ...

  • 瓷颜茶语携手钱塘瓷画F4,开拓《夏之画》匠心文人新格局

    2021天智和当代中国陶瓷艺术邀请展<春之花>带来了太多的惊喜,艺术生活化.艺术商业化俨然已经成为了陶瓷艺术的发展趋势."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盎然春意已然 ...

  • 中国瓷器瓷画欣赏

    中国瓷器欣赏 清康熙青花统瓶 盘子 吉美藏中国瓷器,康熙瓷最多,也最精美,其次是明中晚期瓷器,再就是高古瓷,也 非常精美.至于雍正以后的清瓷,在吉美似乎没有什么地位,多数连正经展厅都进不去,只能在楼梯 ...

  • 中国瓷画瑰宝

    艺术的维度 在今天这个多元互通的时代,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艺术的生产者.艺术的批评者.艺术的捍卫者.在艺术领域,没有任何一个时候能像今天这样百花齐放,整体繁荣.当然,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