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相关推荐
-
走进红色故里——绿林镇吴集村
吴集历史悠久,村内遗存有历代兵家所垒古城墙安军寨,有安葬多朝名人的古坟塌,更有近现代革命战争的许多固址遗迹.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李先念.陈少敏等革命先辈领导新四军五师生活.战斗的地方,是豫 ...
-
聆听革命故事缅怀革命先烈,二小党支部清明前夕传承红色精神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加强党员"四个意识"的培养,乳山市第二实验小学党支部决定利用清明节到来之际,进行一次"缅怀革命先烈,奋进永不止步"主题党日活动, ...
-
浩气长存:16岁目睹淮海战役碾庄激战(作者 黄清)
我的家乡碾庄,以伟大的解放战争淮海战役首战告捷的战场,名扬海内外,载入史册.身为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的碾庄人,我感到十分光荣和自豪. 1948年,我6岁,正值懵懂记事的幼年,身临其境目睹了当时战斗的 ...
-
第71集团军:清明祭,铭记英烈!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烈士的功勋彪炳史册 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 4月4日,辛丑年清明节 第71集团军全体官兵 深切缅怀革命先烈 继承先辈遗志 接过时代的接力棒 1 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烈士精神,深 ...
-
固始县新能源公交公司:重温红色记忆 缅怀革命先烈
河南县域经济网信阳讯 为把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推向深入,近日,固始县新能源公交公司组织公司全体党员40余人在党支部书记穆大军带领下来到武庙集镇锁口村烈士陵园祭拜先烈,参观了苏维埃纪念馆,在一次重温了革命历 ...
-
今天的缅怀,是一种宣誓!
纪念,是最深的唤醒 传承,是最好的缅怀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 但有一种精神之光不会黯淡 也许,时间能冲淡记忆 但有一团信念之火不会熄灭 今天的缅怀,是一种告慰,更是一种宣誓 又是一年清明时,又是一个追 ...
-
怡安小学赵先有中队《烈士陵园扫墓》“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张家口的烈士陵园 面对先烈们,我们怎么能不肃然起敬?你们的辉煌业绩,将万古流芳! 战争的年代照就了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和平美好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成栋梁 ...
-
清明祭,他们用这种方式向先烈致敬!
文丨杨智超.周二明.吴彦志 图丨余浩宇.陈涛.舒文闻 清明节来临之际 第72集团军某旅 通过开展清明祭扫.参观旅史长廊 重温先辈英雄事迹等活动 引导官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激发强军兴军的责任担当 ...
-
新春走基层:重温革命历史 凝聚奋进力量
春节期间天气晴朗,大埔红色旅游景点也持续升温.三河坝战役纪念园迎来了大批游客前来缅怀革命先烈,重温革命历史,汲取力量和智慧. 记者来到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看到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有三五知己结伴而来的. ...
-
蔡友刚 陶新明 | 十里益海小学: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李正阳题 黄梅县十里益海小学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清明节祭扫红十五军烈士陵园活动 为了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继承发扬先烈遗志,传承民族精神,初步养成艰苦奋斗. ...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峥嵘岁月】林锦祥: 讲好革命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走进位于惠来县惠城镇林樟村的惠来大南山革命纪念馆,只见这里院落整齐肃穆,馆中墙面和柜子有序悬挂和摆放着革命先烈的遗物或纪念物品.作为惠来县宣传革命精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场所,每天前来这里参观学习 ...
-
李丹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铁峪铺镇寺塬小学师生烈士陵园祭奠烈士活动
为弘扬烈士精神,激励丹凤县寺塬小学全体师生继承红色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有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1年3月24日下午,我校全体师生,步行抵达寺底铺烈士陵园, ...
-
【全国最早】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全国最早建立的村级革命先烈纪念塔|闽西永定区岐岭镇霞山(下...
194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史称"开国大典". (天安门城楼,拍摄于20210713.)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无数先烈追求革命理想 ...
-
温雯心:传承惠州高潭革命根据地的红色基因 | 党的故事我来讲
童 心 向 党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引导青少年从小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文明广东"推出"童心向党--党的故事我来讲&quo ...
-
鄢陵县南坞镇一中教师刘倩诵读的《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3)
鄢陵县南坞镇一中教师刘倩诵读的《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3)
-
闽红培训开展“诵读革命诗歌,传承红色基因”互动主题活动
诵读革命诗词 传承红色基因 11月27日下午,思明区总工会.莲前街道总公会.思明区工青妇社会组织加油站组织的党日宣传活动在万科创想中心举办.古田红色基因传承基地为传承红色基因,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