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洗澡就想尿尿

在泳池里尿尿是游泳者的天赋人权!

没有在泳池里尿过尿的游泳者是不正常的!

为什么呢?这要从一种激素——抗利尿激素说起。

排尿是人最重要的排泄活动,注意,没有之一。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除了二氧化碳外,主要由尿液排出。这么重要的事情,当然要有最高指挥官来指挥,所以在大脑中心,一个叫“下丘脑”的部位专门分泌一种叫抗利尿激素的物质来调节排(泌)尿。

由名字就可以知道,这种激素的作用是“抗”利尿的,也就是说这种物质分泌的越多,人的尿量就越少,反之人的尿量就会增多。有的朋友自诩“文思如尿崩”,这个“尿崩”就是下丘脑出了毛病不能分泌足够的抗利尿激素,导致尿量增多,有的病友一天一夜可以尿一万毫升,一万毫升是个什么概念呢?大概就是两个十斤金龙鱼油桶那么多。

下丘脑通过抗利尿激素来调节尿量,肯定是根据一些“指标”。好比说下丘脑觉得血液里的水太多血液被稀释了,或者血液总量太多了,就会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尿量,以便把血液中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

之所以说在泳池里尿尿是天赋人权,就是因为游泳这项活动正好从三个方面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首先泳池内水温一般较低,水的比热容又很大,能从人体皮肤上带走大量的热,所以人在泳池内不太需要出汗降温,这样本来应该由汗液排出的水分被留在血液内,一定程度上使血液得到稀释。

较低的温度还会使人体表层血管收缩,血管容积下降,本来在这些血管内流动的血液会被挤出一部分,这些被挤出去的血液只好流入大动脉和人体深部血管。人体深部血管突然容纳增多的血液,会误以为身体内总血量增多,下丘脑获得虚假情报也会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同时人浸泡在水中,受到的压力比在大气中大的多,这些增加的压力同样会将身体表层的一部分血管“压瘪”,使一部分血液流向身体内部,造成等同于上一条的效应。

说了这么多,有人在泳池里尿尿怎么办呢?既然是天赋人权,那当然是,耐心劝告。实在不听,只能由他去吧。

不然呢?你既不能拿走他的脑子,又不能没收他的作案工具,还能咋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