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娴 | 艺术的真与趣,毁于名利

(0)

相关推荐

  • 《石门颂》临习要点

    导读:<石门颂>摩崖是汉隶之上品,用笔圆浑劲挺,体势纵逸多变,有"隶中草书"之誉.杨守敬评曰:"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 ...

  • 石门铭与郑文公碑

    这两个碑好像都是摩崖石刻,同属魏朝时代,风格不同.估计是自己笔力有限,没抓住两个碑的鲜明特点,如果不注意,可能看不出是临写的两种碑帖,也可能,练字的结果就是把碑帖融进自己的字里?当然这有点自欺欺人自我 ...

  • 萧娴:名利之贪心萌发,艺术之真趣顿失!

    萧娴(1902年11月-1997年1月16日),字稚秋,号蜕阁,署枕琴室主,贵州贵阳人,中国当代最为著名的女书法家.父亲萧铁珊是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又是著名的南社社员,工诗文,善书画. 名利之贪心萌发 ...

  • 书法家萧娴:艺术需要痴情

    萧娴(1902 - 1997),中国当代最为著名的女书法家,字稚秋,号蜕阁,署枕琴室主,贵州省贵阳市人,父亲萧铁珊是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又是著名的南社社员,工诗文,善书画:萧娴幼承庭训,小小年纪就以善 ...

  • 萧娴:艺术需要痴情

    我有图章一方,曰"庖丁".庖丁者,做饭人也.饭,天天要做.一天不做饭,全家口腹难饱.字,也当天天写.书家常不下笔,社会便少一种精神食粮.所以虽是闲章一方,意思倒有三重:一要自视平凡 ...

  • 萧娴临《石门颂》

    萧娴(1902-1997),字稚秋,号蜕阁.秋子,署枕琴室主,贵州省贵阳市人,父亲萧铁珊是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又是著名的南社社员,工诗文,善书画:萧娴幼承庭训,十三岁时就以丈二匹大字对联震惊广州.十五 ...

  • 美学欣赏:西方油画中的形体艺术,真美

    西方油画中的人体艺术,真美!人体是油画艺术表现的一个永恒主题.通俗的讲,人体艺术就是一种以人体为媒介,以认识美.探索美.和谐美为宗旨的一个自我发现和愉悦的过程和行为.日常为我们熟知的如舞蹈.绘画人体. ...

  • 名家临古:萧娴临《石门颂》

    [名家临古] 萧娴临<石门颂>

  • 萧娴 临《石门颂》

    萧娴(1902-1997),字稚秋,号蜕阁.秋子,署枕琴室主,贵州省贵阳市人,父亲萧铁珊是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又是著名的南社社员,工诗文,善书画:萧娴幼承庭训,十三岁时就以丈二匹大字对联震惊广州.十五 ...

  • 女书法家萧娴(1902-1997)

    萧娴(1902-1997),字稚秋,号蜕阁,署枕琴室主,贵州贵阳人.中国当代最为著名的女书法家.与一般女书家秀美的风格相比,萧娴的字有伟丈夫气概.1964年被聘为江苏文史馆馆员,1981年,南京市文联 ...

  • 雄深苍浑,返璞归真——萧娴大师和她的书法

    萧娴(1902-1997),中国当代最著名的女书法家,字稚秋,号蜕阁,署枕琴室主,贵州省贵阳市人,父亲萧铁珊是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又是著名的南社社员,工诗文,善书画:萧娴幼承庭训,小小年纪就以善作擘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