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好龙”之辩——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分歧下的治国理念差异
相关推荐
-
论语连载(335)《子路篇》第18章,“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rǎnɡ)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q ...
-
一个成语让他背负了2000多年的黑锅,叶公好龙并非为了龙
叶公好龙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说是一个叫叶公的人特别喜欢龙,家里收藏了很多关于龙的周边.龙王听说有人那么喜欢自己,就去他家看看,没想到叶公一看到真龙吓得转身就跑.因此后世就用"叶公好龙&quo ...
-
论语日课168:终身学习的人,到底和普通人有什么两样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7.18) 先看一则寓言,<新序·杂事五> ...
-
画龙点睛
[原文] 13·16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注释] 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大夫. 说:同"悦". [译文] 叶公问孔子怎样为政.孔子说:&q ...
-
文化心理学:凤飞千里,非梧不栖
<山海经·南山经>记载: (南禺之山)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皇.鹓鶵(郭璞注:"亦凤属."). 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 凤凰或凤皇,乃 ...
-
叶公好龙的“叶公”是谁?他在政治上近乎完美,并非表里不一
说起"叶公好龙"这个成语,很多人就会想到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表里不一的人,说的就是一个人表面上喜欢一个东西,但是其实这个人的内心并不是真心喜欢这个东西. 关于这个成语,还有一个典故. ...
-
【孔迹】叶公庙:赫赫功名,好龙所掩(上)
关于孔子与叶公之间的交往,<论语>中有如下三段记载: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
三江有月《骗不死人》(四十九)
远山之巅,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三江有月 <骗不死人>(四十九) 接着说实际上相当了不起的老莱子,这个人也是甚至就是道家的启蒙人物,(就按照通常-本来我也赞同-的说法,他和老子 ...
-
文静:三星堆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探微
在中华文明起源的问题上,先后存在过四种观点.从最初的"外来说"发展到"东西对立说",即"外来说"与"本土说"之争.20世 ...
-
三星堆文化比中原文化先进,真的比夏朝还早吗?专家:胡说八道
一直以来,关于三星堆文明与中原文化谁厉害.谁悠久的问题,那是吵得不可开交.网上有一种论调,三星堆文明比中原文化的先驱夏朝还要早还要先进.这种论调还很有市场,以至于发散出三星堆文明是外星人创造的,甚至更 ...
-
准确把握黄河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文化是中国的主体文化.主流文化.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在中国历史.世界文明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河南是黄河文明的重要源头和黄河文化的核心区域,是" ...
-
三星堆民间有个玉璧,它可能是赝品,因为古蜀国和中原文化不相同
三星堆民间收藏文物灿若繁星,但同时也泥沙俱下,其中掺杂着不少现代人仿制的赝品.在众多民间收藏品中,一件名为"三星堆八卦玉璧"的文物引起了考古专家们的重视,因为它与中原文化十分相近, ...
-
敦煌文化与中原佛教的源头
甘肃学习平台2021-05-13订阅作者:潘春辉[溯源甘肃]敦煌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端,南接青海,西连新疆,联接着东西交往的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就是中西交通的枢纽,它被誉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历史上的 ...
-
中国影像方志︱通江:一条道,交融巴蜀和中原文化, 一座城,见证了不朽的历史传奇
CCTV-10 2021.4.24 23:16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四川卷 通江篇 探米仓古道 寻中华文化 蜀道,古代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穿越秦岭和大巴山,给通江县带来了中原文化,也带来 ...
-
《中原文化研究》2020年第4期|刘宗迪:神话与星空:“绝地天通”的天文学阐释
神话与星空:"绝地天通"的天文学阐释* 刘宗迪 摘 要:重.黎绝地天通的神话载于<尚书><国语>,实沈.阏伯不相见的神话载于<左传>,天虞和噎的 ...
-
三星堆年代被刻意压低,以免把中原文化比下去?
黄金面具.权杖,青铜神树.太阳轮形器--三星堆出土文物的神秘诡谲,近几十年来一直吸引着公众注意力.然而,三星堆的诸多秘密迟迟未能得到解答,也因此引来坊间众说纷纭.有人直言:三星堆研究存在重大弄虚作假嫌 ...
-
名家轮番登场,是谁在引领中原文化的新高度?
地盘说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髓和灵魂,更是一座城市的张力和感染力的来源. ■ 撰文 | 萧然 ☞ <地盘>特邀撰稿人 郑州其实是个穿越而来的城市,载着3600年的文明与厚重. 如果说,城市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