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贞:长征走出来的唯一女将军,历3次婚姻,身后遗嘱令人感动
相关推荐
-
成为一名将军不容易,女军人成为将军则更不...
成为一名将军不容易,女军人成为将军则更不容易.在1955年授衔的将军中,李贞是唯一一名女将军,也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 长征的时候,李贞怀孕生下了一个孩子,但是孩子是7个月早产,而且因为生活条件太过艰 ...
-
唯一一对开国夫妻将军,自己没有子女,却养育了20多个孩子
我们知道,敬爱的周总理和邓颖超大姐没有孩子,但是他们却养育了很多革命烈士的子女,孩子们都称邓颖超为邓妈妈,这其中最著名的当然就是后来担任了国务院总理的李鹏了. 除了周总理和邓颖超,还有一对开国夫妻将军 ...
-
新中国第一对将军夫妇:上将甘泗淇与少将李贞,领养20多个子女
新中国第一对将军夫妇:上将甘泗淇与少将李贞,领养20多个子女
-
李贞:中国开国女将军,因战争丧失生育能力,却拥有20多个儿女
封建时期,在"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下,相较于男性,女性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时代不断变迁,男女平权思想渐入人心,在现代的各种领域,都活跃着女性同胞的身影,即便是在军事领域,也曾出现过诸 ...
-
她当童养媳常遭家暴,成女将军后回家探亲遇到前夫,她如何对待?
(说历史的女人--第1631期) 著名童话作家,"童话大王"郑渊洁说过这样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人生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可预知性,所以做人要留有余地." 也就是说 ...
-
开国女少将李贞回家探亲,遇上了毒打自己的前夫,她是怎么做的?【一点资讯】
众所周知,在开国将帅中,绝大多数都是男子,因为自古就有男主外,女主内的说法,在古代,行军打仗本来就是男人的事情,女子主要是负责后方和家庭.不过,即便如此,在古代依然有许许多多的女子,她们巾帼不让须眉, ...
-
共和国第一位女将军,探亲回家,一老农站出来说:她是我的童养媳
导读:1955年,解放军进行了全军第一次大授衔,除了10大元帅外,还有1038位我军的高级将领被授予将军军衔,这些人就是后来人们口中所说的开国将军.在这1038位开国将军中,只有一位女将军,她就是开国 ...
-
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的前夫,曾被开除党籍,毛主席亲自给他平反
谁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当时只有一位女性,被授予少将军衔.她就是李贞.说起李贞,大家都知道,她的丈夫是著名的开国上将甘泗淇. 其实呀,李贞之前有两位丈夫,其中第二位丈夫叫张启龙 ...
-
唯一外籍将军、唯一女将军……新中国第一次授衔中那些鲜为人知的将军
▲独臂将军贺炳炎 独臂上将 担任过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第1军军长.后成为成都军区首任司令员的贺炳炎,战争年代11次负伤,是著名的独臂战将(1935年12月在一次战斗中负伤,军医贺彪用木锯锯掉贺炳炎右臂) ...
-
明朝最飒的女人:她是唯一女将军,70岁还在为国征战
当说到历史上的女英雄,你会想到谁? 也许是代父从军的花木兰,也许是临危受命的樊梨花.令人惋惜的是,这些为人熟知的巾帼要么是活在文学中,如花木兰:要么是活在野史中,如樊梨花,都带有一点虚构成分. 图1| ...
-
重庆一个县,由唐太宗赐名,走出唯一载入正史的女将军
这个县,叫忠县. 忠县位于重庆市中部地区,幅员面积2187平方公里,人口约102万. 忠县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早在5000年前,这一带就有大规模人类活动.汉武帝时期,这里第一次设县,名叫"临 ...
-
丈夫是赵云,哥哥是五虎上将,她是三国中唯一武艺高强的女将军!
丈夫是赵云,哥哥是五虎上将,她是三国中唯一武艺高强的女将军 小编说历史,关注不迷路.现在有很多的人都会去赞美三国那个时候的男英雄,咱们今天就不说男英雄了,来讲一下那个时期的女将军.或许当我们看到荧幕或 ...
-
【历史上唯一一位进入二十四史将相列传的女将军】
[历史上唯一一位进入二十四史将相列传的女将军] 1644年,张献忠再次领大军进犯夔州(今四川省),秦良玉率白杆兵迎击,不敌.此时秦良玉说:"我的两个兄弟都死于保护朝廷,我以一个垂老的妇人身份 ...
-
我国唯一女多男少的省,且个个都是美女,男游客待得不想走
如今,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人口快速增加,很多国家和城市都面临着一个尴尬的情况,那就是男多女少.特别是在中国,受到很多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地方都有重男轻女的观念,因此更加剧了这一情况. 但 唯独这个省份 ...
-
秦良玉:古代唯一一位载入正史的女将军,丈夫是世袭土司
在古代历史上,虽然女性地位要低于男性,但还是有不少出类拔萃的女性. 比如,妇好是我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卫子夫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 中国封建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 ...
-
秦良玉:首创3000白杆兵,唯一凭战功封侯,正史立传的女将军
题记: 说到女将军,世人皆知花木兰.穆桂英.樊梨花等巾帼英雄,但毕竟她们的事迹在正史中并无确切记载,仅仅塑造于文学作品传世,虚构成分居多,显得扑朔迷离,秦良玉与她们决然不同. 在清朝人张廷玉编纂的&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