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界:异域风情—唐代胡人玉带板

玉带板呈扁平状,一面琢有纹饰,一面琢有穿系孔。其形制有方形、长方形、桃形、半月形、圭形等。纹饰除光素者外,大部分为浅浮雕乐伎、鸟兽、行龙、花卉。玉带板的制作始于唐,终于明。在唐以前有金属带饰,但迄今未见玉带饰。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得知,玉带板出土时结缀在革带上(即皮带)。这种结缀着玉带板的革带被称为“玉带”或“大带’心。
玉带由銙和铊尾两部分组成, 銙为方形、长方形、半圆形等形状;铊尾(也叫獭尾)为一头半圆、一头平直的圭形, 銙和铊尾统称为带板。玉带是古代官场礼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对其的形制和用数以及佩者的身份均有规定。《唐实录》载:“文武三品以上金玉带,十三铐;四品金带十一銙;五品十銙;六品以犀带、九銙;七品银带;八品、九品石并八銙;庶人六銙、铜铁带。”《明史·舆服三》载:“文武官常服,洪武详定。凡常朝视者,以乌纱帽、圆领衫、束带为公服。其一品玉,二品花犀,三品金银花,四品素金……”据此可知,玉带是封建社会后期上层统治者系腰所用,带上 带板的质地、用数、纹饰是区别官阶高下的标志,佩用玉带板者地位最高。
唐代是中国文明史中一个辉煌的时代,玉雕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兼收并蓄,融合外来文化之长,创造出一幅全新的面貌。玉带板是此时玉雕工艺中出现的新品种,也是玉器从礼玉向世俗化转换的产物。玉带板上所饰胡人形象,在唐代很流行,常见的还有多种奏乐胡人纹饰,反映了唐王朝与西南亚各国的密切往来和文化交流。
我们所见的最早的玉带板是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窖藏出土的唐代玉带板,上面琢有精美的纹饰。其中最佳的一套雕饰胡人,共16块,计有正方形4块、半圆形10块、圭形2块。长或直径均在3.5厘米一4.5厘米之间。带板的正面皆以浅浮雕加饰阴线琢刻奏乐胡人形象。胡人肩部与身部披着飘带,穿短衣,足蹬尖靴,或跪或坐,神态逼真。带板的背面光素,有结缀用的穿孔。
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传世玉器中,有两件唐代人物玉带板极为精致。一件饰胡人献宝纹,高6.2厘米、宽6,5厘米。系用新疆产白玉琢制而成。该胡人长发卷曲,深目高鼻,穿窄袖衣,肩披飘带,双手托一置有宝珠的圆盘,一膝跪地,呈跪献宝物状。另一件也系用新疆白玉琢制而成,高6.2厘米、宽6.7厘米,以浅浮雕加饰阴线琢一胡人,盘腿坐于毡毯上,手执凤首壶。以上所说“胡人”一部分指阿拉伯民族。凤首壶为阿拉伯、波斯一带流行的器物。
综合出土与传世的唐代胡人玉带板,我们将其时代特征归纳,他们是深目、高鼻、卷发、窄袖、穿尖头靴。人物眼形有三种:a.有眼无珠,用粗阴刻线把眼眶、鼻、嘴连在一起。b.长眉大眼,勾形大鼻,眼珠刻在下眼皮,露半珠。c.上眼皮平直,呈三角眼。这三种眼形以a型用的最多。衣服袖口很窄,上面琢整齐短小的阴刻线,裤子的皱折用短直阴线和弧形阴线表示。人物席地而坐,下面的毡毯用非常规矩整齐的阴线琢刻,这种阴线线条之多,是鉴定唐代玉器的一个要点。人物中乐伎胡人较多,手中常执器物,身披飘带。
唐代玉带板采用浅浮雕法雕琢。琢制时用偏刀和铲底技法配合,先从带板边沿开始向中心空隙处铲底,再从人物或动物的旁边向中心空隙处铲底,两者的铲痕相接。接头处出现细微的圆形凹槽。唐代玉带板边框很窄,看上去似无边框。细看可见铲痕,而无元代那种钻痕。唐代非常重视运用阴线,阴线琢刻刀工遒劲,根根见底,排列密集有序,一丝不乱,刻衣纹和地毡时用的最多。阴线的成功运用是唐玉雕技法的显著特点。

圈儿里人都在关注以下这几个平台

(0)

相关推荐

  • 唐代官服专用玉件“玉带板”!

    两汉之后,我国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各民族间战争频繁 ,玉器制作也由两汉的高峰衰落下来. 进入隋唐后,随着政治统一,中国玉器的发展迎来了另一个高峰 ,特别是在盛唐时期,玉雕着重向写实方向发展 ...

  • 沈华:唐代的玉器特点总结

    (接上期:唐代最美的玉飞天) 从大业十四年隋朝的正式灭亡,一直到公元618年,也就是唐元祐四年,这两百九十四年间,唐朝一共经历了二十个皇帝. 这些皇帝中有两个奇葩,对后世影响颇大,其中一个就是最残忍的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3

    41. 白玉蹲狮 唐 高3.1 厘米 长5厘米 宽 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头较圆,短颊,大嘴,双耳内卷,卧伏状,胸前挂一小铃,弓背,四肢曲于腹下,短尾,尾端三岐,两岐卷向两侧,中间一绺较粗大,贴于背部 ...

  • 古玉界:异域风情—唐代胡人玉带板赏析

    玉带板呈扁平状,一面琢有纹饰,一面琢有穿系孔.其形制有方形.长方形.桃形.半月形.圭形等.纹饰除光素者外,大部分为浅浮雕乐伎.鸟兽.行龙.花卉.玉带板的制作始于唐,终于明.在唐以前有金属带饰,但迄今未 ...

  • 古玉界:异域风情的唐代胡人玉带板

    玉带板呈扁平状,一面琢有纹饰,一面琢有穿系孔.其形制有方形.长方形.桃形.半月形.圭形等.纹饰除光素者外,大部分为浅浮雕乐伎.鸟兽.行龙.花卉.玉带板的制作始于唐,终于明.在唐以前有金属带饰,但迄今未 ...

  • 唐代胡人玉带板(异域风情)

    玉带板呈扁平状,一面琢有纹饰,一面琢有穿系孔.其形制有方形.长方形.桃形.半月形.圭形等.纹饰除光素者外,大部分为浅浮雕乐伎.鸟兽.行龙.花卉.玉带板的制作始于唐,终于明.在唐以前有金属带饰,但迄今未 ...

  • 唐代胡人玉带板

    唐代玉带板是池面的,边缘斜向下挖,胡人的飘带向上,胡人坐在毯子上,或圆或方

  • 古玉界:唐代玉器之美

    唐,吹箫伎乐纹带板 周代玉器以礼仪玉器为主,不能随便玩瓮.汉代丧葬.辟邪玉主宰世界,把玩受到限制.唐代以前玉器装饰有的也相当精美,但神味太浓,礼性太足.然而,唐代则摆脱此,有显着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玉料 ...

  • 古玉界:古人为什么喜欢“玉鹿”?

    在古人心目中,鹿是一种瑞兽,有祥瑞之兆.<宋书·符瑞志>载:"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则至."认为鹿为纯善禄兽,"鹿"与"禄"谐音,寓 ...

  • 古玉界:浙江良渚博物院玉铖与玉璧赏析

    浙江余杭良渚博物院 玉铖 浙江余杭良渚博物院 玉铖 浙江余杭良渚博物院 玉铖 浙江余杭良渚博物院 玉铖 浙江余杭良渚博物院 玉铖 浙江余杭良渚博物院 玉铖 铖的最初功能是作为生产工具或武器斧子,后来演 ...

  • 古玉界:古人为何传玉不传金?

    金和玉常常被人们放在一个天平上衡量,乱世藏金.盛世藏玉,金和玉两者各有千秋.不过论起传承来,从古至今似乎更偏向"传玉",考古学家证实了这一点.我们也常在古装剧中看到一些大家族选择玉 ...

  • 古玉界:​精美的西周玉勒子, 它们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位于济陽劉台子的西周时期的逄国墓葬出土了近千件玉器,它种类齐全,玉质上乘,造型多样,工艺精湛,纹饰流畅,时代跨度大,它含有山东龙山文化.后石家河文化.齐家文化.商代晚期的玉器,是我们研究古代玉器的最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