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才桢​ | 王宠——跳荡的古雅

(0)

相关推荐

  • 晋唐小草章法的基本处理方式

    草书之难,章法是最难的,难于笔法.笔法有规则,章法无定则.章法比笔法也更重要.一幅作品,给人的印象首先是章法,也就是整体作品印象,然后才会再细看字法.笔法的精妙. 章法就如人的姿态.气质,而笔点画如同 ...

  • 邱才桢:沈尹默“笔笔中锋论”

    沈尹默书法学习历程中,有这么几个关节点: 1895年左右,临习黄自元的<醴泉铭>: 1907年,受陈独秀批评,以包世臣<艺舟双辑>为理论指导,临习汉碑: 1913年,临学北碑: ...

  • 邱才桢 | 沈尹默“执笔五字法”、“中锋”理论及其“碑帖互融”书法观

    提要:本文从沈尹默书法理论中的"执笔五字法"."中锋"等概念分析入手,结合其书法创作实践,探讨他书法方面碑帖融合的观念及成就.   关键词:执笔五字法 中锋 碑 ...

  • 邱才桢:《古诗四帖》与晚明鉴藏家的“张旭”概念 邱才桢

    书法|篆刻|培训|交流 内容提要  本文以<古诗四帖>为主要切入点,配合张旭其他作品,通过对大量文献.作品.刻帖的考据爬梳,探讨"张 旭"概念是如何在书法史中被建构起来 ...

  • 邱才桢 | 徐渭书法的两种类型——郁勃与高蹈

    艺术史家常常愿意把晚明的书风归纳为浪漫主义书风, 但从很大程度上来看, 徐渭其人其书都远谈不上"浪漫". 因此, 书法研究中这类主观的宏大叙事, 亟待细腻化的梳理. 如同唐寅一样, ...

  • 邱才桢 唐代到晚明:张旭文本、作品的历史境遇 ​

    关于张旭的早期的文学性文本是由张旭同时期的诗人完成的,唐朝的很多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高适.李颀.韩愈.颜真卿在诗文中对张旭都有生动形象的描述:史学文本则见于唐代张固的<幽闲鼓吹>.李肇的 ...

  • 【博闻强识】王宠——跳荡的古雅

    即便是在大师林立的吴门书坛,王宠(1494-1533年)也是个无法忽视的人物. 他与祝允明.文徵明并称为"吴门三家".如果考虑到祝允明.文徵明在当时吴门的尊崇地位,特别是文徵明与王 ...

  • 邱才桢 | 董其昌——禅意何以体现?

    董其昌的书法历程也有个爱因斯坦式的励志故事: 他们早年天资不足, 通过刻苦努力, 终成一代大师. 五种书体在魏晋南北朝已经定型,各种笔法在唐代也已成熟.后代的书法家,要在笔法上有所创造已然有限,但在其 ...

  • 邱才桢 | 杨维桢——奇崛外表下的恢弘气象

    杨维桢在书体交融.笔法. 结构与空间.章法等 多方面都展示了卓绝的创造力, 成为元代书坛的异数. 在复古为风尚的元代,杨维桢绝对是个性独具的书法家之一.他在书体交融.笔法.结构与空间.章法等多方面都展 ...

  • 王宠——跳荡的古雅

    即便是在大师林立的吴门书坛,王宠(1494-1533年)也是个无法忽视的人物. 他与祝允明.文徵明并称为"吴门三家".如果考虑到祝允明.文徵明在当时吴门的尊崇地位,特别是文徵明与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