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问题去旅行
孩子5岁后的旅行,应当是把孩子当成旅行参与者,而不是随从者,也就是说孩子要从中学会和父母一起订票、订酒店、做攻略、提问题,做好充足准备后带着问题再去旅行。
只有这样,他的旅行才是高效旅行,在攻破一个个问题时,孩子才明白为什么去北京要看长城?吃烤鸭?颐和园背后有什么故事等等。
[玫瑰]在查阅资料和做攻略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再在旅行中验证问题,这样的旅行会把效率提高到百分之百。孩子从中看到的,学到的是普通孩子的10倍以上。
认识一个姐姐是博士,假期不带孩子补课,经常出去旅行,没想到孩子成绩不仅没降低,而且年年考前3,她的说法让我感到震惊,原来人家真的不是单纯游玩,超级学霸确实跟常人不一样。分享给大家。
[送心]1、自己规划目的地
孩子5岁左右就开始让她参与并规划游玩目的地。从订房间、准备物品、查资料到关于旅行地的问题至少准备10-20个。
她说这个过程让孩子很快乐,因为全程都在参与,提高了积极性,去一个新地方孩子会自己查资料,做攻略,积极性提升了不少。
[送心]2、更加独立
旅行整个过程中孩子需要考虑很多问题,订机票、订酒店、规划路线等都需要大量准备,孩子也渐渐变得大胆、细心、有责任心,最重要的是学会了照顾自己和家人,独立性更强了。
[送心]3、学到了大量知识
这个过程是查知识—学知识—验证知识—巩固知识的过程,去旅行之前就提出了很多问题,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去验证,会让孩子无形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收获意外惊喜。
各科都是相通的,孩子旅行中涉及地理、历史、人文、经济、天文等方面知识,都会一一攻破,所以别看整天在旅行,知识还是学了很多,而且整个人侃侃而言,自信很多,你读过的书,见过的景,都融入到血液里。
这也是她说为什么不建议很多经济条件一般的,不要盲目带孩子旅行,最起码是最好攻略再去,让旅行真正发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