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购买的课程越多,越焦虑?

第1整理术的心灵成长专栏:

第1整理术YiOrganizer原创心灵成长专栏,持续更新中。目前计划更新篇章如下。每个话题1-3篇。

1、金钱整理(今日更新第三篇)

2、认可自己

3、人际关系整理

4、自我接纳

5、身心整理

6、人生支持系统

7、咨询师成长

背景:近五年来,你有没有卷入知识付费的狂潮?你听完所有2020年购买的微课吗?为什么购买的课程越多,越焦虑?答案可能是:你没有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口述:许鹏

编辑:周一妍

插画师:宁大侠

前两篇,我们梳理了人与金钱的关系,邀请读者参与一个有关金钱整理的小调查。

当你囤积了很多财富,却不去使用它,财富也是一种浪费。

所有知识付费类课程,也是如此。

当你买了一些课程,但其实你并非十分感兴趣,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听、去消化。事实上,这些知识,成为了一种负担。

所有的课程,本质上,都代表着机会。

当你花钱购买一门课程,你也买到了一个机会,去试一试:这个学问适合我吗?它和我之前已掌握的技能,能否有机结合?如果可以,这门课程就能融入我的血液,从别人的知识,变成我自己的技能,变成我生命的一部分,运用在我的生活中。

在这里,我想引入中国传统文化里“阴”和“阳”的概念。所谓阴性物质,是凝固的、不外显的、不流动的。当金钱不流动的时候,它就是阴性的。而阳性的物质,往往是流动的,有生命力的,处在变化中的。

当我们可以把我们学到的知识,和我们自己的生命结合,运用在生活中去创造,它就变成阳性的。

我们学习每一门课程,学习前辈总结的知识。本质上,是学习别人对这个世界规律的推演和归纳。知识本身是阴性的。只有当知识经过我们每个人独自消化、领取、取舍,才会再次展现成阳性。

如果你家有一柜子没有看过的书,它们其实并不是你的。

我们可以把各种各样的知识,看作各式各样的机会。但是,你不能直接把它们当作是你的能量。因为你读了一本书,上了一门课,却没有长期践行,其实书中的知识,并没有转化成属于你自己的实质的东西。

心理学总在讨论“知识和体验”。拿我自己来说,我从一个菜鸟,一路成长为独立的咨询师,其中最大的变化是自己的体验越来越丰富,而不在于我的知识越来越多。

学习的初期,我是一个很爱看书的人。而且我能看得进理论。所以我把当时市面上能找得到的精神分析、客体关系、自体心理学、意象对话、后现代心理学、人本主义,所有能找到的代表作,全部看了一遍。

我看得越多,越发现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流派。它们在我头脑里打架,变成一锅浆糊。每个流派关注点不同,价值重点不一样。当我没有能力整合它们,对我来说,学习知识成了一件很痛苦的事。读得越多,越分裂。

这是因为知识始终是一个阴性的物质,始终没有转化成阳性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它们全部塞在我的大脑,把我变得不知所措。

直到有一天,我加入了一个学习成长型团体。

在这个团体中,我可以和别人结成对子,一块儿练习;我有督导老师,我可以和他去探讨,为什么这里讲的理论,我很难理解?我要怎么把它运用在我的个案,以及我的生活中?你会发现,只有当你在真实的人际关系中一遍遍实践,你获得了越来越多体验,你明白原来这个知识,可以这样使用,于是有了自己的感悟。

随着你的体验增加,知识从厚变薄、从多变少。因为它们已经转入你的生命力。你通过自己的生活,把它们统一了。那么,最后,这门知识,变成了你可以运用自如的技能。

这是我自己真实的十多年的成长历程。

我觉得,唯有由阴转阳,知识的价值才得以体现。所有学习的过程,均是如此。

每个小朋友,从小学开始,背乘法口诀,学习1+1=2,这些知识怎么才能被记住?那就是在你的生活中一直使用。如果你的外语学得很好,但没有机会和别人讲,它就会退化得非常厉害。如果你在生活中大量用到这些知识,那么它们就会变成你想忘都忘不掉的东西。

我们成年后的学习,依然如此。你是听课了,学习了,但你是不是有一个学习型的团体,帮助你去实践知识,转化为体验呢?如果你只想很努力地学,把自己塞满,最终可能因缺乏实践机会,慢慢退化。

每个人头脑中可以被记住的东西有限。一旦知识不在我们生活中,没有成为我们身体记忆的一部分,它会自然而然退化。

很多人问我:市面上心理学课程那么多,怎么选?

我觉得如果上课的老师,会带领你去实践,去体悟这些知识,那么你学到的知识,就会有很大一部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所谓“学习”,其实是一个实验,一个探讨,一个“成为你自己的过程”。它不是一个标准的答案和解释,你拿过来,背出来,就成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第1整理术需要建立一个心灵成长陪伴社群。我们需要和大家一起体验。对我来说,这个体验也非常重要。如果我和大家一遍遍讲的知识和观点,如果我不在生活中践行,它们也可能不再是我的。

在心灵成长陪伴社群里,我想带领大家做的第一个练习,非常简单:此刻,你完全放松,从外界纷繁的念头收回身体的感觉。尽量把身体放空,保持一分钟,看一看,一分钟时间里,你的脑袋里涌现出多少次各种各样的念头。尝试把这些念头记录下来。你会发现,哦,原来我的内在,是如此丰富、汹涌。这些都是你没有注意到的。

小调查:

请在留言区告诉你对“带领者”、“同行者”、“支持者”的理解。

年度会员招募:

第1整理术推出2021年度心灵成长会员,原价1288元,前100位499元。

随时报名,随时加入。

五大福利:

1、从空间,到心灵,6节心灵成长主题课,价值534元。已录制完毕,随报随听。

2、社群内发布正念、冥想、身心放松练习或自由书写练习指导,每周一次。

3、拥有10年临床心理咨询经验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许鹏老师亲自针对每一位会员进行主题课的作业进行个性化点评,以帮助会员提升自我觉察力。

4、2021年全年高品质会员社群交流,高能分享。

5、根据会员代表性提问,第1整理术出品人周一妍不定期加餐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