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锳先生是海内外知名的古代文学与文艺理论研究专家,尤其在李白研究和《文心雕龙》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关推荐
-
权威 | 凤凰社23种图书入选 “首批向全国推荐经典古籍及其整理版本”
为进一步规范古籍普及工作,充分发挥优秀古籍整理图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经典古籍版本推荐工作,为广大读者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要 ...
-
徐永明:师门忆往之一——博士入学前的通信
题记: 徐先生鹤驾已近十载,一直未有片言只字形诸笔墨以资纪念.之所以未着笔,一是先生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脑海,总感觉到他并未离我们而去.二是不愿去触动那份对先生独享的记忆,生怕一旦定格成文字后,那份 ...
-
吴承学:“念中文的,就要像梅花一样高洁”
我读大学时,最喜欢的科目是先秦文学.究其原因,是喜欢任课老师卢叔度先生.他是刚从系资料室解放出来的老"右派",性豪爽,喜品藻,任诞简傲,恍若<世说新语>中人.我的毕业论 ...
-
王运熙:以求真之精神,在古典文学园地耕耘
. . 本报记者 陈瑜 [不惧权威的治学态度] ◆为坚持客观公允的治学立场,王运熙难免会与其他一些学者观点产生矛盾,有时也会与许多名家的意见相左 ...
-
唐宋八大家古籍文献展中的宝贝
宋代黄庭坚有诗句"闲寻书册应多味",冬日的辽图,晴窗净几,典籍插架,正是读书好去处. "文道:唐宋八大家古籍文献展",也于12月2日开展,感兴趣的小伙伴,请收好 ...
-
蒋寅丨关于中国古代文章学理论体系 ——从《文心雕龙》谈起
中国古代有系统的文学理论吗?或者说有一个文学理论体系吗?这在以前也许会被看作是个幼稚得可笑的问题,但现在理论研究的日渐深入却要求我们作出回答.我的回答是否定的,理由是中国古代没有产生一部真正成体系的文 ...
-
盘点那些知名的古代画谱
在没有电脑和数字成像技术的古代,学习书画,常常用画谱作为范本,学习绘画的人几乎都有临摹画谱的经历.远在宋代,画谱就已经出现,最有代表性的是木刻版的<梅花喜神谱>,元代李衍用毕生精力撰写了竹 ...
-
杨赛:学习古代文学,基础差不要紧,但一定要有兴趣和氛围
杨赛<任昉与南朝士风>跋 转眼间,<任昉与南朝士风>初版已经过去六年了.此间,我陆陆续续对本书所涉内容做了一些修订,并在相关学术会议和杂志上发表了.在比利时根特大学艺术哲学学院 ...
-
行测常识积累:中国古代文学常识200条,...
行测常识积累:中国古代文学常识200条,收藏学习 #公务员考试# #2021省考# #公基#
-
【古代文学】什么是“志怪小说”?
志怪小说:鲁迅最早将魏晋南北朝小说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在魏晋南北朝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佛道方术思想盛行,由此发展而形成了以记述有关神仙鬼怪的民间故事和 ...
-
行测常识积累:中国古代文学常识200条 ...
行测常识积累:中国古代文学常识200条
-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名句235句,值得一读再读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名句235句,值得一读再读
-
不可不知的古代文学典故(8)
不可不知的古代文学典故(8) 1.磨穿铁砚 ( mó chuān tiě yàn )磨穿了铁铸的砚台.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也形容笔墨功夫之深.出处:宋·陆游<寒夜读书>诗:" ...
-
不可不知的古代文学典故(12)
31.鲸吸牛饮(jīng xī niú yǐn): 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四卷:"桀为酒池,可以运舟,糟丘足以道望十里,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 唐·杜甫<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