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配位,人不配物,还能不死?

上卷 第四十回 第八节:

【原文】

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凤姐儿却知是说的是刘姥姥了,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鸳鸯笑道:“很不与你相干,有我呢。”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敁敠[diān duō]人位,按席摆下.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然后归坐.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shù yú)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刘姥姥道:“姑娘放心。”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端木持易见解】

先说一说几个好东西:

乌木,也叫阴沉木,兼备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有“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称。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长达上千万年炭化过程形成乌木,故又称“炭化木”。令人称道的是它不变形、分量重、密度高、不会被虫蛀,有的古沉木可与紫檀木媲美,堪称树中之精、木中之魂,故世人将古沉木视为避邪、纳福、镇宅的宝物,古人云:“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又有“纵有黄金满箱,不如乌木一方”之说。现代的“乌木”是红木的一种,木材市场上一般所称的“乌木”是指黑色非洲乌木以及东非黑黄檀,它们是树木树种的一类别,属于国家红木标准的一种。也就说,这些都是假的乌木。

楠木,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木材,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楠木的木质坚硬,经久耐用,耐腐性能极好,带有特殊的香味,能避免虫蛀。楠木种类一般有金丝楠木、香楠、水楠这三种。金丝楠是楠木中最好的一种,只要显现金丝明显的均可确定为金丝楠木,在光照下可看到金丝闪烁,光亮璀璨,精美异常,以前是皇家专用木材,由此可见其尊贵。金丝楠大多出于川蜀之地的深山中,且数量稀少,价格堪比黄金。

至于象牙、麈尾(鹿尾巴)、西洋布手巾等都不说了,自然也是极为稀有名贵的了。

那诸位,使用这些东西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呢?

譬如“麈尾”,本应该是“盖有领袖群伦之义”;乌木、楠木、象牙也都是高贵之人才配得上嘛。但你看这些人,王媳妇、鸳鸯、贾母,她们配得上这些东西吗?“一点好事也不做”,满肚子篾片相公的歪主意,七十多岁的老人,在她们眼里,当做戏耍的对象。人伦道德何在?而且是当着人家孙子的面,如此羞辱刘姥姥,真是情何以堪?

这些人啊,就像那乌木镶银,象牙镶金,金银(精英)包裹在她们外面,既福且贵,她们就变了样,失了魂儿,这些人就毁了。她们这些母夜叉,女爬虫,就骑在姥姥头上,拉屎拉尿,真是“比俺那里铁锨还沉”啊!刘姥姥不禁哀叹,“那里犟的过他”。

只可惜,王熙凤和鸳鸯没多少文化,不晓得有一个象牙筷定律:

话说殷纣王即位不久,命人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贤臣萁子说,“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瓦器,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粮,只能与山珍海味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锦绣,乘华车,住高楼。国内满足不了,就要到境外去搜求奇珍异宝。我不禁为他担心。”

果然,纣王“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益收狗马器物,充仞宫室。……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百姓怨而诸侯叛,亡其国,自身"赴火而死"。

这就是有名的象牙筷子的典故。

只是,像刘姥姥拿那双筷子不伏手一样,这个典故对那些富贵人来人说,恐怕听起来也不伏脑啊!

呜呼哀哉,德不配位,人不配物,那就让他们早点去死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