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中国金字塔【陕12】(ZZS276)
从西安到乾县,参观位于乾县的乾陵和永泰公主墓后,奔赴咸阳兴平市的茂陵。疫情期间,居家整理资料,制成“美篇”文章,与友共享。

从乾县的乾陵到咸阳兴平市的茂陵,为赶时间,超近道,途经村庄。

穿村庄走田间

传说汉武帝刘彻在一次打猎的过程中,因在茂乡附近发现了一只麒麟状的动物和一棵长生果树,认定茂乡是块风水宝地,于是下诏圈禁此地,开始营造陵墓。此域汉时属槐里县茂乡,故称“茂陵”。

茂陵为渭河平原黄土地貌,南北参差不齐,错落有致。自然植被良好,具有地域特色。该地带属地热水富裕层。

茂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东北,东西为横亘百里的“五陵原”。西距兴平市12千米,东距咸阳市15千米。其北面远依九嵕山,南面遥屏终南山。
茂陵博物馆。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寝,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茂陵于建元二年(前139年)至后元二年(前087年)间建成,历时53年。

1961年3月4日,茂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08月,包括茂陵在内的29座汉唐帝陵被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关中腹地、泾渭之交的咸阳原,是西汉皇陵的主要集结地。西汉王朝214年,历经11位皇帝,建陵11座,有9座位于咸阳原上,其中最为显贵的有五陵,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和昭帝平陵。这五陵当时均建有陵邑管理,故将其称为“五陵原”。

汉武帝墓

山道

阶梯

俯瞰

古诗中有“五陵年少争缠头”,“五陵裘马自轻肥”的记述。

陪葬墓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

霍去病墓是茂陵的陪葬墓。

霍去病墓碑

金日禅墓

“耀古”亭阁

揽胜亭

园林

山水灵气

茂陵石刻,西汉霍去病墓之大型石刻群,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茂陵石刻题材多样,雕刻手法十分简练,造型雄健遒劲,古拙粗犷,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大型圆雕工艺品,也是汉代石雕艺术的杰出代表,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茂陵现存16件石雕,其中人和动物造型的石雕为“马踏匈奴”、“跃马”、“卧牛”、“卧马”、“伏虎”、“野猪”、“怪兽吃羊”、“人与熊”、“石人”、“卧象”、“蛙”、“鱼”(一对)、“蟾”等14件,石刻文字“左司空”、“平原乐陵宿伯牙霍巨益”两件。

No.01,马踏匈奴(国宝)

No.02,跃马(国宝)

跃马

No.03,卧牛(国宝)

卧牛

No.04,卧马(国宝)

卧马

No.05,伏虎(国宝)

No.06,野猪(国宝)

野猪(国宝)

No.07,怪兽吃羊(国宝)

怪兽正在吃羊,大快朵颐。

No.08,人与熊(国宝)

人与熊(国宝)

石人仰面朝天

观看石人

No.09,石人(国宝)


No.10,卧象(国宝)

No.11,蛙(国宝)

No.12,石鱼A(国宝)

No.13,石鱼B(国宝)

No.14,蟾(国宝)

No.15,左司空,石刻文字。

No.16,平原乐陵宿伯牙霍巨益,石刻文字。

平原乐陵宿伯牙霍巨益(局部)
除了安置在院落中的石刻珍宝,茂林博物馆还藏有大量珍贵文物。

铜犀牛

铜罐

铜镜

铜罐

玉器

金仗

容器皿


铜马

陶马

陶制动物

玉扣

凤砖

蛇龟砖

人偶

陶俑

陶俑

龙在天上,龙在水中,龙在地下。
(文字参考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