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从哪开始?建议先读徐大椿的《医学源流论》
相关推荐
-
浅释大医精诚:大医应是融汇儒释道易医的有德之人
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 医之大者 至精至诚 --浅释<大医精诚> 学医数载,时常惑之?医者当以何心态行医?以何学习内容为基础?以何医术面患者?有缘拜读药王孙思邈 ...
-
读《医药篇》方知张三丰真人良苦用心
张三丰真人为何不提倡"灵丹妙药"和祖传"秘方"? 读<医药篇>方知其良苦用心 道海浮游 福泉太极宫 经典专论 三 豐 祖师 张三丰真人<医药篇 ...
-
提升医道当做反思型中医师
"反思"是指人在行为发生后的反复思索,亦即对观察感知.亲身经历所做的回溯性思考.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特别重视反思在揭示对象本性方面的重要作用.他说:"我们既认为思维和对象 ...
-
为什么一开始学中医,必须先读《伤寒论》?
为什么一开始学医,你就必须先苦读<伤寒论>? 因为:'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你知道什么叫先入为主吗?每个人的大脑都有这种先入为 ...
-
中医高手告诉你:学中医如何背书?如何读书?读什么书?
名老中医们都背了哪些书? 要背哪些书? 学习中医不仅要读书,还要背书,这是古今医家成才的共同经验. 刘渡舟先生说:"不背一点书,是没有功夫可言的." <名老中医之路>9 ...
-
80%中医人没认真读过《伤寒论》序:建议你读一读。
<伤寒论>序 [原文] 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 ...
-
学中医:读书记不住,多翻找感觉
之前写了一篇<学点中医,守护自己>的小文章,表达自己年纪大了,希望懂点中医中药来保健保养的感受.没想到得到许多网友的同感响应.许多朋友来问我,读了什么书,让我介绍书名.所以我这里再补充一点 ...
-
学书法,这些历代书论应该读一读(建议收藏)
历代书法理论书目 由于历代书论繁杂,各发各家言,难以全述.下面列出历代书论名录,以便爱好书法的朋友选取感兴趣的部分,选择性阅读. 注意,是选择性阅读. 秦汉 李斯<用笔法> 蔡邕<篆 ...
-
读故事学中医!郝万山经方36首治病故事(一到九)
故事一:过敏性哮喘-栀子豉汤(选自郝万山讲伤寒论) 三十年前,我在东直门做住院医生,东直门医院做住院医生.那么, 我总觉着我开的方子疗效不好,我就给领导说,我自己不看病了,我要给老大夫们抄方.所以那个 ...
-
《伤寒论》中的“六经”提纲,学中医者速记要点,建议收藏
<伤寒论>是我国中医药史上的瑰宝,也是每位中医人的必读书籍之一.其原条文中对于六经辩证的概括性提纲,更是我们应该掌握的重点.现把原文整理照录如下: 一.<伤寒论>第1条:&qu ...
-
做人要学曾国藩,曾国藩给世人三个建议,读懂了可能改变你一生
人们常说,曾国藩是古今"半个完人",那么对于"完人"这个词语,怎么理解呢?别急,在曾国藩的家书中,就有提及完人,曾国藩说:"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 ...
-
看故事学中医,趣读黄帝内经【001】
大家好,我是医书老师,今天开始,跟我看有趣的故事,学有趣的中医. [第一天] 火红的云彩烧红了整片天空,远处的参天森林被染成了金红色,金红色的绿影填满了镜子一样的宽阔河面. 仲夏季节的傍晚,村落里的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