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对首辅万分崇拜,首辅死后,她却做出了一件为人不齿之事
相关推荐
-
万历二十八年不上朝,为何没有被架空?
嘉靖二十五年不上朝.万历二十八年不上朝,这爷俩非但没有被架空,反而把满朝文武大臣一顿收拾,牢牢地掌握着大明的江山,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万历为什么不上朝 万历二十八年不上朝,源于一场国本之争.明神宗朱 ...
-
张居正在明朝的地位有多卑微?私下里他要给冯保派来的小太监磕头
张居正在明朝的地位有多卑微?私下里他要给冯保派来的小太监磕头 原创2021-08-29 23:00·兰台 张居正故居 作者兰台 在张居正与冯保的关系中,冯保才是那个占主导地位的人. 张居正是没有能力赶 ...
-
明万历帝为何对张居正的后代大肆抄家杀戮?
自古权臣都没有好下场.纵是如此,在权力的诱惑下,能抵抗住的人寥寥无几,不过,在权臣一个之中,也有善恶之分.有些权臣在坐拥权势之后,结党营私,贪污受贿,欺压百姓.有些权臣虽拥有权势,但是他却利用权势为国 ...
-
人亡政息,整个神宗一朝,没有人敢为张居正呼冤
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相当宰相)张居正,被称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成就卓著,地位崇高,影响深远.但是,张居正并不是一个好老师,他并没有把自己的学生(即万历皇帝朱翊钧)教好,或者说,是他的教育 ...
-
大明“吕不韦”—张居正
万历十年,首辅张居正驾鹤西去,小皇帝朱翊钧如释重负,自己终于亲政了,看来自己给张先生送的人参之类的补药终于起作用了,他知道张居正得病不是大病,他的寿命再活二十年都没问题,可是那样自己的出头之日要等到猴 ...
-
李太后拉拢张居正,为权还是为色?张居正死后才明白最毒妇人心
一代名相张居正是明朝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同时又是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家.改革者,他辅佐万历皇帝开创了"万历新政",这场改革的手法既雷厉风行又大胆创新,对挽救大明当时岌岌可危的统治起到了 ...
-
万历为何执意要给建文帝平反,又为何阻力重重,背后有何隐情?
万历皇帝为了给建文帝平反,折腾了24年.按理说明成祖朱棣是篡位上台的,万历皇帝恢复建文帝的名誉,不就等于打祖宗的脸,自己否定自己皇位的合法性吗?要弄明白万历的动机,还得从万历的成长历程说起. 继位之前 ...
-
必买!LG V30 外形首现:全面主辅屏+双玻璃,酷到没朋友
有些人总在吐槽现在的智能手机没有创新,但真正在坚持创新的厂商日子却并不好过.今年 2 月,LG 截胡三星抢先推出了主打 Full Vision 全视觉屏幕的旗舰新机 G6,也是继 G2 后 LG 时隔 ...
-
北魏艳后 14岁当皇后 23岁当太后 养了三位面首
在中国,目前有两大神剧剧种.尽管网上吐槽波涛汹涌,但人们仍有看的冲动.这两大神剧剧种,便是抗日剧与宫廷剧. 这其中抗日神剧,几乎是中老年人男人的专利.而宫廷剧的强势杀入,使得本来对历史无感的女同胞们产 ...
-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古诗三百首,袁枚《马嵬》
马嵬 [清代]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 译文 用不到去歌唱当年皇帝妃子的悲欢离合:在人间也有银河,使得千千万万人 ...
-
李清照在新婚之夜,写下一首非常肉麻的词,丈夫看后莞尔一笑【图文】
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母亲王氏也不简单,是昔日状元王拱辰的孙女.李恪守在外为官,妻子王氏负责照顾女 ...
-
怎么都听不腻的100首民谣串烧,70~90后的青春,一首比一首走心!
怎么都听不腻的100首民谣串烧,70~90后的青春,一首比一首走心!
-
80首英文短诗翻译成中文后,绝了!
以下俳句皆为宋德利翻译家自写自译. 下面是宋先生的序,供参考. 近日,东西方艺术家协会主席娄德平先生邀请我为他翻译俳句集.但是在尚未收到诗稿的两天里,我却受他的启发,倒先写起了俳句,而且是用英文写的, ...
-
中国历史上最有气势的六首诗词, 哪一首曾深深触动你的心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美的组成部分,千百年后我们再读依然余音袅袅,那些富有辞采声韵之美,又饱含作者深刻人生感悟的佳作,给予了我们精神上极大的享受.今天小编盘点的便是古诗词中最有气势的十首诗词,相信 ...
-
他是唐朝最怪诗人,一生只写2首诗,1首无人问津,1首压倒盛唐
说起唐朝,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唐诗.大唐盛世,也是我国古代诗歌文化最为繁荣的时候.李白.杜甫等一大批诗人喷涌而出,用诗句书写出了那个我们看不到的盛唐.而现在,连小学生都知道唐诗.宋词.元曲并称为我国古代文 ...
-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古诗三百首,厉鹗《灵隐寺月夜》
灵隐寺月夜 [清代]厉鹗 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 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 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 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 注释 灵隐寺,在杭州灵隐山东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