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叶,见过吗?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治风湿痹痛、阴囊湿疹、疥癣
相关推荐
-
归入脾经的温性中药列表/5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归入脾经的中药列表 >> 归入脾经的温性中药列表 >> 第5页 阴香叶 味性:辛:微甘: ...
-
解毒杀虫药
功效: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祛除风痰,外治用于湿疹,疥癣,脱肛,痔疮:内服用于久泻不止,便血,崩漏,癫痫发狂.枯矾收湿敛疮,止血化腐.用于湿疹湿疮,脱肛,痔疮,阴痒带下,鼻衄齿衄.用法 ...
-
“木槿”的功效及其应用
木槿别名:无穷花.沙漠玫瑰等.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归肺经. 用法用量:入丸.入散,3-6克:外用适量. 未找到相关配图 功效主治木槿具有清热利湿杀虫止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痢疾.脱肛.阴囊湿疹.疥 ...
-
民间草药山蒟,至少可治七大病症
古时候,云南的山地溪涧边.密林或疏林中的树上或岩石上,长着一种长十余米的攀援藤本,有一种辛香的味儿.村民们总是在秋季时,便会采收它的根或茎叶,晒干后保存,遇到风湿痛,胃痛,甚至阴囊水肿,阳痿,便会取一 ...
-
分享一个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外敷方,需要...
乌蛇.土鳖虫.蜂房.三七.当归.熟地.海桐皮.葶苈子.芄蓁.灵仙.桂枝.川乌 乌蛇,祛风湿,通经络.治风湿顽痹,肌肤不仁,骨.关节结核,风疹疥癣,麻风,破伤风,小儿麻痹症: 土鳖虫,跌打损伤,筋伤 ...
-
五角枫根,见过吗?祛风除湿。治扭伤、骨折、风湿痹痛
五角枫根 为槭树科植物中华槭的根或根皮. 夏.秋季采根,洗净鲜用. 生于海拔1200-2000m的混交林中. 分布于浙江南部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别名中华槭.华槭. [原形态] ...
-
白千层,见过吗?树皮能安神,用于神经衰弱,失眠;油祛风通络,治风湿痹痛、拘挛麻木
白千层皮 来源产地 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的树皮. 全年均可采剥,洗净,晒干或鲜用. 别名千层皮 [原形态] 乔木,高达18m.树皮灰白色,厚而松软,呈薄层状剥落.嫩枝灰白色.叶互生:叶柄极短:叶片革质 ...
-
照山白,见过吗?祛风通络。治风湿痹痛、腰痛、骨折
照山白 来源产地 为杜鹃花科植物小花杜鹃的枝叶.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生于干燥的山坡.山谷林下或灌丛中. 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山东.湖北.四川等地. 别名万经棵.铁石茶.达子香.兰荆 ...
-
谢三娘,见过吗?消肿止痛,治风湿痹痛、跌打扭伤
谢三娘(紫雪花) 来源产地 为白花丹科植物紫花丹的全草. 全年均可采,切段鲜用或晒干. 分布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有栽培或逸生.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 别名谢三娘.红谢三娘.红花丹.银丝矮阳陀 ...
-
中华石楠,见过吗?根叶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果子补肾强筋
中华石楠 来源产地 为蔷薇科植物中华石楠的根或叶. 夏.秋季采叶,晒干: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生于海拔100-17100m的山坡或山谷林下. 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 ...
-
虾子花,见过吗?舒筋活络。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痛经
虾子花 来源产地 为千层菜科植物虾子花的根或花. 秋.冬季挖取根部,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春季采花,烘干. 生于路旁.河边及山坡向阳处. 分布于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 别名吴福花.红蜂蜜花.野红花.破 ...
-
箭杆风,见过吗?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治风湿痹痛、胃痛、跌打损伤
箭杆风 来源产地 为姜科植物花叶山姜的根茎. 全年均可采,除去茎叶,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生于海拔500-1100m的山谷阴湿之处. 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 别名山姜.小发散.行杆.竹节 ...
-
五叶泡,见过吗?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治风湿痹痛,跌打伤痛,腰腿痛
五叶泡 来源产地 为蔷薇科植物蛇泡筋的根. 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 生于抵海拔至中海拔灌木林中. 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中南部各省. 别名小猛虎.鸡足刺.越南山泡.五爪风.假五加皮.猫枚筋 [原形态 ...
-
长春七,见过吗?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治风湿痹痛、筋骨麻木、跌打伤肿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吧 长春七 来源产地 为伞形科植物岩风.条风和灰毛岩风的根. 夏.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洗净,切片,晒干. 生于海拔1000-3000m的向阳石质山坡.石隙.路旁及河滩草地.生于海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