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溪古镇(古镇风情)


P1


P2   “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是锦溪的写照,水巷、河埠、拱桥、骑楼、廊坊、街市,二千余年的历史文化蕴积所调集凸现的水乡神韵,宛若一幅动人心魄的绝妙画卷。沈从文喻她“睡梦中的少女”,冯英子则称她"淡抹浓妆总相宜",已故大师刘海粟则赞誉她是"江南之最"。


P3


P4     其实,在江南水乡至今仍保留有许许多多的古朴秀美、乡土气息极为浓郁的水乡古镇,有如“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少女。这些小镇同样是小桥流水人家,却没有摩肩接踵的游人和小商小贩的叫卖声。有的只是那些往来的小船和小桥下恍惚斑驳的人影,锦溪就是这样一个古镇。沈从文曾把锦溪喻为睡梦中的少女。锦溪镇志上记:一溪穿镇而过,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水面,满溪跃金,灿若锦带,故名锦溪。


P5


P6


P7


P8


P9


P10    锦溪,亦自古为文人骚客荟萃之地。南宋名人卫径、诗人梦窗、特别是明人沈周高启文征明祝允明唐伯虎等辈都为之留下了诵景思物的千古诗文。锦溪,因溪得名,湖荡密布,古桥联袂。有着“36座桥,72只窑”美丽传说的古镇,桥梁密度,举世罕见,不足1平方公里的老镇区就有古桥36座,而且大多数古桥保存完好,桥柱、楹联、碑刻保存俱全,形成了锦溪独特的“桥文化”。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锦溪以“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著称,位于苏沪交界处,东南与上海市青浦区接壤。在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古桥36座,密度远远超过了水城苏州的桥梁密度。这些建造于明清时期的桥梁,历经岁月风霜,依然保存完整。桥上的碑记、柱联、花纹等镌刻精巧细致。一座又一座苍颜斑驳、风格各异的古桥梁,形成了锦溪独特的桥文化,成为古桥镇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P17

P18


P19


P20


P21    这里的节奏,舒缓而宜人,因为游人不多,更让古镇有种悠闲静谧的美。与那些规模较大的水乡古镇相比,锦溪无疑是小巧而朴质的,同时,它又如此真实地继续着它原汁原味的水乡生活。


P22


P23


P24


P25


P26


P27


P28    锦溪就像是一位不施粉黛的姑娘,安静而清秀,这样的水乡韵味是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的。一个不经意的遇见,却带给我一份惊喜,让我在有关水乡的记忆中,又多了一些美好的画面。。。


P29


P30


P31


P32


P33      阳光暖暖地照着古镇。镇上的居民,有的坐在桥墩上晒着太阳;有的端了凳子,聚在一起闲聊;有的在长廊里喝茶休憩;有的单纯地坐着发呆,看着河水从身旁静静流过,带走了光阴的故事,也带走了古镇的岁月变迁。。。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点点光斑,落在缓缓流动的河面上。民居门前晾晒着自家的被子衣物,挂晒着自制的咸鱼腊肉,处处都是寻常人家的生活韵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