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阴病(半表半里阴证)类方证

(0)

相关推荐

  • 经方:柴胡桂枝干姜汤(痨证第一方)

    柴胡桂枝干姜汤 [原文]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栝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 ...

  • 少阴病(表阴证)类方证

    一.怎样判定少阴病少阴病概念已于太阳病篇说明,少阴病与太阳病是同属表证,但有阴阳之别,故前面太阳篇有"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的说明.不过此仅就发热与否以示 ...

  • 少阳病(半表半里阳证)类方证

    一.怎样判定少阳病半表半里和表.里一样,于同一病位上而有阴阳两类不同的为证反应,其阳证<伤寒论>谓之少阳病,其阴证<伤寒论>谓之厥阴病.<伤寒论>有关少阳病的概念论 ...

  • 王清任逐瘀汤类方证治分析

    王清任(1768~1831年)是一位革新派的医学家,他的<医林改错>虽然只有3万余字,但在中医学发展历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他所拟定的逐瘀汤类方,极大地丰富了中医血瘀理论与活血化瘀 ...

  • 纯干货!王清任逐瘀汤类方证治分析

    王清任(1768~1831年)是一位革新派的医学家,他的<医林改错>虽然只有3万余字,但在中医学发展历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他所拟定的逐瘀汤类方,极大地丰富了中医血瘀理论与活血化瘀 ...

  • 伤寒论经方方证总汇大全  太阴病类方证

    太阴病类方证 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满,若下之,必心胸下结硬. 辅纲: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1. 四逆汤方证:四逆,脉微欲绝,里虚寒甚 ...

  • 阳明病(里阳证)类方证

    一.怎样判定阳明病里证亦有阴阳二类,<伤寒论>谓为阳明者,即是里阳证:而谓为太阴者即是里阴证. 主提纲:第179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是说病邪充实于胃肠之里,按之硬满有抵抗者,即为胃 ...

  • 经方瘀血类方证

    本视频为11月20日晚马家驹老师在中医在线精医大学公益直播间讲授的经方公开课<经方瘀血类方证>的全部课程内容,解决了同学们对于瘀血类方证的疑惑,现将视频分享出来供大家共同学习 11月14- ...

  • 容易被忽略的吴茱萸类方证

    讲者:马家驹老师 第20期:太阴病吴茱萸类方证 本期无密码 时间:2020.9.3(周四)晚8点 方式:点击底部的"阅读原文"进入收看直播 附新绿药马家驹老师经方课程 第一期:如何 ...

  • 【王清任:逐瘀汤类方证治分析】

    王清任(1768~1831年)是一位革新派的医学家,他的<医林改错>虽然只有3万余字,但在中医学发展历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他所拟定的逐瘀汤类方,极大地丰富了中医血瘀理论与活血化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