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学人专辑 | 吴岩:论中国科幻小说中的想象
相关推荐
-
天意|有了“科”的加持,东方“幻”想更具独特魅力
科幻,意即科学幻想,即根据有限的科学假设,在不与人类最大的可知信息量冲突的前提下,虚构可能发生的事件.所以说科幻作品中的幻想题材虽显得飞扬恣意,但也不可脱离科学逻辑而独立存在.也正是因为有了" ...
-
大咖丨当代少儿科幻在哪里——科幻作家超侠谈创作
超 侠 科幻作家.编剧.诗人 近几年来,中国科幻发展迅速,掀起了一股一股的热潮,首先是刘慈欣的<三体>的原著小说盛行,成为当代名著,还获得了有科幻界诺贝尔奖之称的"雨果奖&quo ...
-
评委说星火(第5期)/胡奕柯:文学有涯,科幻无疆
-评委说星火- / 胡奕柯 幻想系人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大二学生, 北航科幻协会现任会长,<高校科幻>平台编委, 北航科幻协会会史修复小组组长,曾担任2019年科普科幻青年之星比赛 ...
-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日期:2005-12-10<新民晚报 > 作者:董纯蕾 日前举办的第12期新民科学咖啡馆,嘉宾与读者从100年前逝世的凡尔纳谈起,好似打开了一部热热闹闹的"科幻启示录" ...
-
科幻学人专辑 | 吴岩:中国早期科幻小说的科学观
四十二史 科幻春秋 摘要:中国早期科幻小说创作中表现出了较为复杂的科学观,一方面,早期科幻小说具有一定启蒙意义,但同时,早期科幻作品与文化精英在科学观方面的认知差距,导致精英们最终放弃了对科幻小说的 ...
-
科幻学人专辑 | 吴岩 方晓庆:刘慈欣与新古典主义科幻小说
四十二史 科幻春秋 摘要: 刘慈欣为当今中国科幻文学带来了古典主义气息.但刘慈欣的古典主义,与西方科幻小说黄金时代.苏联科幻乌托邦科幻小说风格都有不同.在强化叙事速度.强化父子关系.强化科技美感几个 ...
-
科幻学人专辑 | 吴岩:计算人文学视野中的三种人工智能
四十二史 科幻春秋 摘要:计算人文学视野中至少存在有三种人工智能的话语:历史的.政治的和想象的.历史的人工智能话语具有科技话语的风貌,具有路径依赖性和外周封闭性.自我封闭性导致外人很难介入这个话语场 ...
-
科幻学人专辑 | 王一平:赛博朋克小说中的赛博空间与新生命形态 ——论威廉·吉布森的“蔓生三部曲”
四十二史 科幻春秋 王一平: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英美文学.科幻文学.比较文学等.先后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 ...
-
科幻学人专辑 | 任冬梅:科幻乌托邦:现实的与想象的 ——《月球殖民地小说》和现代时空观的转变
四十二史 科幻春秋 任冬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资深科幻研究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第一届.第二届全球华语星云奖评委.已在Chinese Literature Today.< ...
-
科幻学人专辑 | 任冬梅:民国社会幻想小说中的“未来中国”
四十二史 科幻春秋 任冬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资深科幻研究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第一届.第二届全球华语星云奖评委.已在Chinese Literature Today.< ...
-
科幻学人专辑 | 郁旭映: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中的疾病与医疗书写
四十二史 科幻春秋 郁旭映:香港大学比较文学哲学博士,现为香港都会大学人文.语言及翻译系副教授.学术兴趣包括中国当代科幻文学和中国现代思想史.她曾主持获多项科幻研究项目,如"中国当代乌托邦 ...
-
吴岩:《科幻作品》序言
科幻是科学和未来双重入侵现实所产生的叙事性文学作品.科幻观察和记录科学入侵后现实的改变,这种记录当然不会没有情感参与.在很多情况下,科幻一方面褒扬现实,另一方面也批判现实.很难说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 ...
-
科幻学人专辑|林健群:台湾主流科幻论述评析(上)
四十二史 科幻春秋 林健群,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博士,台湾致理科技大学助理教授.专致于晚清科学小说研究,并溯源中国科幻叙事脉络,探索民族自发的科幻想像.先后撰写学位论文<晚清科幻小说研究(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