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吴《天发神谶碑》(宋拓本)附吴让之临《天发神谶碑》
《天发神谶碑》又称《吴天玺记功颂》,三国吴天玺元年(267)刻。吴的最后一位君主孙皓,因天降符瑞而立碑记功。石旧在江苏省南京市天禧寺,后移筹思亭,又移尊经阁、县学。石呈圆幢形.环而刻之。世传为皇象书,但无依据。宋时原石断为三段。上段21行,中段17行,下段10行,共存213字,故又称《三段碑》、《三击碑》。后有宋胡宗师、石豫亨、明耿定向题跋三则。清嘉庆十八年(1813)八月毁于火。
宋拓《天发神谶碑》,拓本半开纵32.zcm,横20.6cm,故宫博物院藏。传为皇象所书,但不能确证。

上天帝言

天下步于

日月帝曰

大吴一

仁中平予

天发神谶

文天玺元

年桼(七)武中

郎将丹然

发刻广省

者十二字

以令史建

忠中三字

治复有诏

遣中书郎

行费宇行

视更西部

校尉姜章

咸李楷贺

天宣命昭

石上故就


令巧工九

江朱功东


方甲午丙

日

亏山川

酉朔

日

是天谶

广多月廿

三日遣将

会稽陈治

未解以八

月将军裨

将军关二

字合五十

络典校皋

仪吴宠建

业丞许並

共观视深

甄 平文

字炳朖

铭敷垂

郡

解解

文字

十江 与

海


吴让之临《天发神谶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