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哀女人(24) 陈芸
清代陈芸 因大度而成悲情芸娘

及长,花烛之夕,比肩调笑,恍同密友重逢。自此耳鬓厮磨,亲如形影,常寓雅谑于谈文论诗间。二人琴瑟和鸣二十三年,年愈久情愈密,家庭之内,同行同坐,初犹避人,久则不以为意。

沈复曾于七夕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沈复执朱文,陈芸执白文,以作往来书信之用。二人又曾请人绘月下老人图,常常焚香拜祷,以求来生仍结姻缘。陈芸于珠宝不甚爱惜,于破书残画反极珍视。芸尝着沈复衣冠与夫一同出游,知音相得。后芸失欢于公婆,夫妻几度受逐于家庭,芸终因血疾频发不止,魂归一旦。因贫困,芸至死不肯就医,弥留时惟心心念念缘结来生。
芸娘之所以为人称道,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她实在太大度了,也不知中了什么邪,绞尽脑汁想给沈复纳一个妾,而且要求还很高:美而有韵。

替夫纳妾的芸娘
在两人生活水平只是温饱的情况下,芸娘竟主动考虑沈复的其他需求,纵然沈复谢绝,她依然微笑着物色。当她得知名妓温冷香美丽倾城,便拉沈复去看,结果认为冷香已老,其女憨园正中她意,送了个翡翠钏给憨园,后来憨园让有权有势者夺去,芸娘便大病一场,最后,竟然悄无声息地死了。
这位可爱女子,即使品行如此为人称赞,却依然难逃坎坷命运。这是封建礼教对她的伤害,是愚昧顽固给她的不公。

一、近亲结婚,嫁给姑家表兄
沈复和芸娘,是表兄妹关系。沈复的母亲是芸娘的姑母,沈复与芸娘第一次相见,就是陪母亲回娘家时发生的。初次见面的两人,很是投缘。芸娘拿出自己平日里写下的诗句给沈复看,于是沈复爱上了芸娘的才情,向母亲表明想娶芸娘为妻——“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
二、寂寞深闺,没有出行自由
芸娘嫁给沈复之初,一直是待在深闺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沈复常常外出,回到家中会向芸娘讲述外面的趣事。芸娘自恨不是男儿身,无缘得见外面的热闹。
好在芸娘是一位大胆的女子,沈复也不是守旧的一派。芸娘女扮男装,穿上沈复的衣服,戴上沈复的帽子,学上一番男子的走路姿势及拱手作揖之礼,就跟着沈复外出闲逛去了。

三、男尊女卑,与多位女子共侍一夫
沈复在外,常与朋友把酒言欢。酒席之上,总有美女相伴。沈复和表妹夫一同去广东做生意,就曾与妓女喜儿缠绵。“合帮之妓无一不识。每上其艇,呼余声不绝”,男子的风流,可见一斑。
四、交友受限,只因对方出身特殊
芸娘为沈复选妾室时,一项重要的标准就是“美而韵”。她因此看中了妓女冷香的女儿憨园,并与她结拜姐妹。芸娘私下试探憨园的心意,憨园娇羞,却也表达了她同意这门亲事的意愿。

但沈复家贫,最终憨园背弃了约定,选择了嫁给一位能给足千金聘礼的男子。芸娘为憨园的薄情寡义伤透了心,还因此伤了身子。
但芸娘的公婆却责怪她与妓女的女儿结拜,败坏门风。后来沈复与芸娘被赶出家门,这就是芸娘的一条大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