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肝脏再生的奥秘,华人学者两篇《科学》取得重要突破
相关推荐
-
述评|赵景民:慢性HBV感染重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与基础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以下链接 查看原文或免费下载PDF http://www.lcgdbzz.org/cn/article/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1.07.001 ...
-
原创新技术全程追踪细胞“新生”,上海科学家首次确定新生肝细胞来源
注重"眼见为实"的生命科学领域再添一种观察细胞活动的"利器".最近,上海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可长时间.不间断捕捉细胞增殖的新技术ProTracer,它能连续数周.甚 ...
-
受损肝脏的“救兵”打哪儿来?上海科学家用这项新技术找到答案啦
都知道,肝脏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对受损的肝脏来说,"新生"肝细胞无异于救兵.可这些"救兵"从哪儿冒出来,科学家们一度摸不着头脑,究其原因,没有趁手的观察&quo ...
-
普美显增强表现为HCC的FNH( 局灶性结节增生)
此前曾经写过HCC被误诊为FNH.今天要写的正好相反,FNH术前被误诊为HCC.这是一位年轻的患者,因为肺结节住院,术前检查发现肝上S5有一病灶.患者没有乙肝病史,肿瘤标志物均在正常值范围.前后做了二 ...
-
上海科学家原创新技术发现新生肝细胞来源 为肝脏修复再生开辟新思路
东方网 2021/02/26 06:10 周斌研究员 东方网记者解敏2月26日报道: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它的主要功能细胞是肝细胞.肝脏一旦受损,需要"新生"肝细胞才能完成功 ...
-
Cancer Research:高脂肪饮食会让正常肝细胞肿瘤化
肝细胞癌(HCC)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类型的慢性肝癌,并且在肝硬化的患者中也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它发生在慢性肝脏炎症的环境中,并且与慢性病毒性肝炎感染(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酒精或毒素(如黄曲毒素)等接触 ...
-
URG小鼠介绍
URG小鼠介绍
-
两篇Nature抗癌新突破:表观遗传新靶点——NSD3
在人体中,基因表达是动态的,但也受到严格地调控.细胞使用多种机制来控制单个基因在何时.何处启动和关闭.而当这些机制失灵时,由此引发的异常基因表达往往会导致癌症. 在DNA和DNA相关蛋白上添加各种化学 ...
-
哈佛RoboBee刷屏多年,核心团队有咱中国学生!博士毕业两篇科学子刊一作
提到微型机器人,哈佛大学的RoboBee想必是最早确定江湖地位的一只.这只出身名门.耗时10年时间研发出来的重磅机器人大小只有一枚硬币大,体重也只不过86毫克.但即便如此,这只小小的微型机器人在201 ...
-
著名学者储殷针对错换人生事件,连发两篇观点,说明了什么?
著名学者储殷针对错换人生事件,连发两篇观点,说明了什么?
-
2021年理论计算机最高荣誉“哥德尔奖”出炉!两位华人学者获奖,AdaBoost算法曾获该奖
哥德尔理论计算机科学杰出论文奖由EATCS和ACM SIGACT联合主办.该奖项的设立是为了纪念库尔特·哥德尔(Kurt Gödel)在数理逻辑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因而以他的名字而命名.哥德尔在约翰· ...
-
两篇Science从结构上揭示出大脑增强药物ISRIB的作用机制
2018年3月30日/生物谷BIOON/---一种实验性的大脑增强药物的详细结构可能有朝一日有助于科学家们对它进行调整,用于人体临床试验. 人们已证实,这种被称作ISRIB的药物完全消除脑震荡小鼠的学 ...
-
吴蓓丽/赵强领衔,同日两篇《自然》揭示关键神经递质受体结构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今日,顶尖学术期刊<自然>背靠背发表了两篇结构生物学的重要论文,揭示了一类关键神经递质受体的结构.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吴蓓丽研究员与赵强研究员同为这两篇论文的通讯 ...
-
两篇AAAI论文,揭示微信如何做文章质量评估
机器之心专栏 机器之心编辑部 本文介绍了微信搜索数据质量团队在 AAAI 2021 大会发表的两篇研究. 随着社交媒体和移动信息流应用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用户生成内容模式下的自媒体应用,每个用户都可以 ...
-
两篇Nat Genet:科学家对诱导多能干细胞进行转录组学分析揭示诱发人类疾病的病因
日前,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两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和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Induced pluripot ...
-
背靠背两篇《Nature Immunology》揭示慢性感染患者 “耗尽” 免疫细胞的细节 | 生物360
一项由 MGH 胃肠病学部门的 Georg M. Lauer 博士领导的研究,集中于治疗前后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HCV) 个体的记忆和衰竭 T 细胞之间的差异.在患者接受治疗并治愈后,他们疲惫的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