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演义:26理中丸

(0)

相关推荐

  • 一吃凉的就腹泻,脾胃虚寒,理中丸和附子理中丸怎么选

    在日常生活中啊,有的人脾胃虚寒不能吃凉的东西,一吃凉的东西呢就拉肚子,有的人一受凉都拉肚子,一般用理中丸之类的中成药. 理中丸和附子理中丸的区别: 都是调理中焦脾胃,尤其是脾胃虚寒. 他们两个的组成和 ...

  • 中医李茂昌总结五脏体用药对(四)

    右关 右关对应人体中焦脾胃,是天地之间的分界,如果中焦不通,上中下三者皆病.中焦是气血能量运化传输的场所,如果中焦脾胃之体不足,本身没有能量,我们的气血就会向中焦聚集.举个简单例子,中午十二点肚子饿要 ...

  • 阳气不足,五脏虚寒,手凉脚凉,如何长养阳气?一味中药解救您。

    干姜味辛,性热,为补助上焦.中焦阳分之要药. --72物候健康生活 大家好,我是物候老师.   国庆节期间,很多北方城市都在降雨.随着秋雨而来的,是寒凉之气.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几天的时间,气温 ...

  • 【理中丸】和【附子理中丸】有什么区别有的...

    有的人脾胃虚寒,不能吃凉的东西,一吃凉的就拉肚子,甚至有的人一受凉都拉肚子,一般用上理中丸之类的就行,有人问我理中丸和附子理中丸的区别,今天我们就讲一下 理中丸和附子理中丸调理中焦脾胃,尤其对脾胃虚寒 ...

  • 原创 | 补中益气第一方!能补五脏之气,脾胃不好、气短乏力、胃下垂、子宫脱垂看过来!

    今天给大家讲的这个方子,堪称大补脾胃第一方,它就是--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顾名思义,主要补中焦脾胃之气的,同时五脏的气它全都能补. 治什么病呢?脾胃中气不足,人疲乏倦怠.四肢无力.说话都没力气.食 ...

  • 以中气为本

    ​​ 清代大医黄元御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医家,他对于中医理论的理解非常高明.他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四圣心源>可谓其巅峰之作.本文以黄元御的三个药方讲解他的治病思路. 一.黄芽汤 在<四 ...

  • 伤寒论演义:13桂枝去芍药汤

    大家晚上好,咱们接着来讲伤寒经方故事. 上次我们讲到仲景先生用桂枝加附子汤,把经期受寒的小女孩的病给治好了,把她的感冒给治好了. 这个小女孩呢,农村的孩子么都很淳朴,都是知恩图报的孩子.这孩子对仲景先 ...

  • 中医经典伤寒论第26讲---水气病

    中医经典伤寒论第26讲---水气病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理中丸

    理中丸能温中阳,白术甘草参干姜: 呕利腹痛里虚寒,健脾补气散寒良. 组成:人参.甘草.干姜.白术. 功效:温中散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疼痛,喜温欲按,自利不渴,畏寒肢冷,呕吐,不欲 ...

  •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26)

    第二十六讲   讲于2014年12月28日 苓桂术甘汤证经常会遇到,比如美尼尔综合征.冠心病,刘渡舟的弟子治冠心病,病人是舌苔白厚的水滑苔.一摸脉心阳不足.心脉沉,心阳越不足胃里越容易形成水饮,因为胃 ...

  • 《伤寒论》之“理中丸”加减化裁而成。脾者...

    <伤寒论>之"理中丸"加减化裁而成.脾者,中州也,运化水谷,变则为吐泻. 生晒参10g 生北芪15g 紫丹参7g(君) 老干姜10g 上肉桂5g 炙甘草12g(臣) 炒 ...

  • 伤寒论演义:02麻黄汤

    好,咱们继续讲伤寒经方故事. 仲景先生生活在东汉末年,那个时候战乱比较多,老百姓生的病也比较多,但总体来讲,可能这种伤风感冒,这种所谓的外感病相对还是多一些.风餐露宿的人可能比较多,饥寒交迫的人比较多 ...

  • 伤寒论演义:06小陷胸汤

    原创 根尘不偶 新象学堂 2018-07-25 那我们接着讲我们的伤寒经方故事. 上一次讲到,仲景先生给一位老伯啊,用半夏泻心汤给他治疗心下痞,也就是吃饭之后啊,胃里不舒服的这种感觉.这个效果当然是相 ...

  • 伤寒论演义:07大青龙汤

    大家晚上好,我们接着来讲咱们的伤寒经方故事. 仲景先生上次意外地收了这么一个小徒弟--小虎子这么一个学徒.这个孩子天生也是比较聪明伶俐,也是学医的料,悟性比较好,不光一点就透,而且也是勤恳善学,手脚麻 ...

  • 伤寒论演义:09甘草干姜汤和芍药甘草汤

    原创 根尘不偶 新象学堂 2018-07-30 话说小虎子跟着仲景先生学习伤寒,学习中医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个孩子是聪明颖慧,一点就透,一学就会,深得仲景欢喜,仲景也是非常喜欢这个孩子. 咱们前面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