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相央视的汕头双烹粽,怎么诞生的你知道吗?

端午节,最受欢迎的美味当然就是粽子了。潮汕地区的粽子品种多样,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双烹粽,它是很多潮汕人的最爱,也征服了不少外地食客。日前,汕头的双烹粽子就上了央视,在《朝闻天下》《第一时间》《新闻直播间》等多档节目播出。详尽的报道和完美的画面呈现,满足了观众对粽子的遐想。

潮汕双烹粽的由来

相信在央视这一亮相,可甜可咸的汕头双烹粽名头就更加响亮,也更加香飘四海了。不过,大家是否知道双烹粽的起源呢?这个话题,我们还得从一家老店说起。

这家老店就是老妈宫粽球店,它如今归属于汕头市饮食服务总公司。老店最初的创始人是民国初年来自东墩的一对父子。

据文史学者鄞镇凯介绍,老妈宫粽球的创始人是东墩人,姓张,叫张强德,因为东墩离这里老妈宫近,家里做了早上挑来这里卖。

鄞镇凯说:“说来也奇怪,张强德的摊子竟摆出了名堂。来到汕头埠这里打工的人饭量大,它做得大个,再加上几片肉,吃一个就管饱,所以名声就传得非常远。就是说它从定位上,口味还有价格的定位都是接地气的。”

后来,因为销售过程中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让张强德萌发了制作双烹粽子的念头。

“双烹粽是老妈宫首创的,就是有时候人家来买的时候,想买甜却剩下咸的,想买咸的时候又剩下甜的,张强德想了想干脆咸甜合一块,又有甜又有咸。”鄞镇凯说。

老妈宫粽球店老师傅李钦松向记者介绍:“那时候出一份钱就可以吃到两个口味。”

再后来,粽子生意传到了张强德的儿子张良杰手上。张良杰把生意做得比父亲还要好,而且还有了店面。据说当时有位擅长书法的食客专门写了“食定正知”四字送给粽球店,所以 “老妈宫粽球——食定正知”也成了流传下来的民间俗语。

1955年公私合营时,老妈宫粽球店并入汕头市饮食服务公司。当时的饮食服务公司汇集了汕头众多的厨师界精英,他们合力对老妈宫双烹粽进行了改良。自此,双烹粽成为汕头美食的代表作之一,名扬海内外。

来源:汕头橄榄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