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校分布、学科分布角度看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为了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在数理化生等学科建设一批基地,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研究,教育部发布了两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

01

历史沿革

2009年,教育部会同中组部、财政部启动实施拔尖计划1.0。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目前该计划累计培养学生1万余名,已毕业的6647名学生中98%继续攻读研究生,32%进入世界排名前50的学科深造。

2020年9月17日教育部公布首批(2019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104个基础学科拔尖培养基地。

2021年2月5日教育部公布第二批(2020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95个基地入选,类别涉及数学、物理学、力学等20个基础学科。

高校类型呈现多样化。入选高校包括综合、理工、师范、财经、医药、农林等多种类型,鼓励高校分类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入选高校涵盖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和地方高校,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指出,这体现了“唯水平不唯身份”。
为促进基地工作交流,教育部开发了线上书院,为拔尖学生营造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和生活社区,设“学海从游”“星空探索”“书院论道”等模块,目前已导入800余项育人资源。
截止到2021年2月6日,总计有199个项目,分布在60所高校,我们分两个层次展示:高校分布情况和学科分布情况,以便于查找。

02

院校分布情况

从院校分布看,北京大学入选基地项目的学科数最多,有13个,超过10个的院校还有南京大学12个,北京师范大学10个,复旦大学10个。

在地域上,两批基地分布在19个省份,其中东部9个省份、中西部10个省份,实现了东中西部全覆盖。具体情况如下图:

每个大学入选基地项目的学科具体名称详细分布情况如下图:

03

学科分布情况

从学科角度看,生物科学入选基地项目最多,有23个;其次为数学和物理,各有22个;再次是化学和计算机科学,各有21个。具体情况如下:
每个学科入选基地项目的院校详细情况如下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