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了台湾共产党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台共“一生”历程,论证了中共“领导”创建了台共的丰功伟绩,否定了“指导”说。

【正文】台湾共产党是20世纪2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产物。台共领导岛内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与1947年的“二·二八”起义一样,均属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当前,大陆史学界普遍将中共与台共的关系界定为中共“指导”台共,而台共领导人林木顺、谢雪红、翁泽生、苏新和王万得则认为,台共在成立、活动、发展、失败,直至台共失败十余年后旧台共成员的个人演变,均比较多地受到中共的“领导”。本文在考察分析台共完整历史的基础上,支持中共“领导”创建了台共的说法。

台共的建立,从外因讲是适应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时势,从内因讲则是台湾工农运动的发展和反抗日本殖民统治斗争的需要,以及台湾进步青年特别是知识青年的无产阶级觉悟的唤醒。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中共对台湾进步青年的培养和指导促进了他们无产阶级觉悟的唤醒。

一、大革命时期中共积极培养台共创党骨干

20世纪20年代,受五四运动深刻影响,在国共合作推进大革命的时代背景下,林木顺、谢雪红、翁泽生等大批台湾进步青年来大陆求学或参加革命,他们中的许多人在中共的培养下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为台共的建立奠定了干部基础。

作为国共首次合作的重要项目,中共早期领导人邓中夏、瞿秋白参加创建了上海大学,上大也是培养新民主主义革命人才的摇篮。共产党人如蔡和森、恽代英、张太雷等皆在上大任教。瞿秋白等中国共产党先驱主讲的课程,阐述革命的基本理论,切入中国社会实际,启发、教育了一代进步青年,许多人接受马列主义而走上了革命道路。

之后作为台共建党主要成员的林木顺、谢雪红、翁泽生等,都与上海大学有深厚的渊源。在谢雪红、林木顺及翁泽生等被中共党组织派到上海大学学习的同时,台籍进步青年潘钦信、蔡孝乾、林日高、庄春火、刘守鸿、王万得、陈德兴等也先后来到上海大学学习,并在大陆参加革命活动。他们均加入共产党或共青团,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稍后均成为台共的创始人和中坚分子。

1925年12月,出于创建台共的考虑,中共党组织选派在上海大学就读的谢雪红、林木顺到莫斯科东方大学继续深造。1927年10月,经过近两年的学习锻炼,已具备职业革命家的品质的谢、林被共产国际安排回中国上海,筹备组建台湾共产党。

二、中共名为“指导”实则“领导”了台共的创建

1928年4月15-16日,台共成立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共中央代表彭荣出席大会。1928年11月26日,台共中央书记林木顺向共产国际报告并说明了彭荣在台共一大上承担的是“领导”角色:“在(台共)成立大会席上,除了台湾代表以外,并有由中国(共产党)中央派了任△△同志领导我们的大会。此时日本(共产党)中央代表川崎同志因日本(共产党)中央的追迫回日,便写信与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当时(共产)国际代表C同志,叫他们负责来领导我们的大会,于是4月初未能参加就回去日本了。在大会前关于党的组织、政治两大提纲和其他各项重要提纲,都有送给(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看。所以我们的大会,(是在共产)国际代表的间接和中国(共产党)中央直接领导之下开成的。”此外,同为台共领导人、创始人的翁泽生和潘钦信亦曾报告共产国际:“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代表的领导下,日本共产党台湾支部的第一次会议就此顺利召开。”台共领导人、创始人谢雪红也强调彭荣在台共一大上的领导身份。

从上述台共领导人、台共创始人致共产国际的报告和回忆史料看,中共中央领导了台共的创建。其实,中共名为“指导”实则“领导”了台共的创建,有以下明显的证据:

一是台共筹备阶段的参与骨干均系中共党员。按共产国际指示,在莫斯科留学的中共党员谢雪红、林木顺于1927年末返回上海,与同为中共党员的翁泽生面商组党事宜。其后,谢、林赴日本在日共支持下起草了台共纲领等文件;翁泽生则在上海以其指导的上海台湾学生联合会中的积极分子为骨干,成立台湾青年读书会,发行《屋内刊》,以做建党的组织联络工作,并召集潘钦信、蔡孝乾、林日高等来沪,作建党的干部准备。12月底,因忙于国内选举,日共中央决定不参加台共组党事宜并“应请求中国共产党的援助及指导”。1928年初,谢雪红、林木顺及陈来旺三人由日返沪。中共中央即时指派彭荣领导台共的成立,并及时指导修改完善了有关成立大会的准备和纲领性文件。

二是中共中央派彭荣全程领导了台共的成立。1928年4月15日,台共成立大会在上海法租界金神甫路上一中式建筑的二楼召开。彭荣会前要求“以参加人数少”为原则,实际会议共10人参加,包括中共代表彭荣、朝共代表吕运亨,以及台籍代表有林木顺、谢雪红、翁泽生、谢玉叶、林日高、陈来旺、潘钦信、张茂良等8人。林木顺致开幕词。彭荣致词介绍了中国革命的情况,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台共政治大纲、组织大纲,以及工运、农运、青运、妇运、救援会的具体纲领。会议选举了中央委员会,林木顺、蔡孝乾、林日高、洪朝宗、庄春火5人当选为中央委员,谢雪红、翁泽生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在组织形式上,台共作为日共的一个民族支部,“将透过日本共产党去完成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支队的任务”。当日,台湾共产党正式成立。

三、结论

早在1925年,中共已决定促成建立台共,并为实现这一计划积极准备;1927年共产国际决定成立台共后,台共筹备委员会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成立,台共一大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召开。史料表明,中共实际上领导创建了台湾共产党,这是台湾历史上、同时也是中华民族革命斗争史上的重大事件。当然,鉴于台湾当时系日本殖民地,新成立的台共与中共的关系名义上是中共“指导”台共。

(0)

相关推荐

  • 杨明斋,延伯真:那些尘封的往事

    2021.03.16 星期二 未曾遗忘 "杨明斋系平度县人(何处公社.大队不明),早年赴苏联谋生,后加入苏共.1920年,他作为共产国际派往中国的代表维金斯基的翻译回到中国,出席过党的第一次 ...

  • 《1921》让百年前的“青春”有了清晰的画面

    100年前,有一场隐秘会议,在上海法租界召开.这是一次智慧.勇气与意志的比拼,这是一支平均年龄仅有28岁的"创业团队".   100年前,有一群青年满怀理想和壮志,在国家和民族的危 ...

  • 李大钊:长夜茫茫破曙星

    李大钊与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师生合影,前排左起第三人为李大钊. 李大钊 黑白木刻 郭伟利 作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一生的光辉写照.他穷尽毕生的精力在中国研究.讲授和 ...

  • 蔡和森:最早提出建党名称的中共早期领导人

    蔡和森 蔡和森(1895-1931),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党的早期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和卓越的领导人.原双姓蔡林,名和仙,字润寰,号泽膺,学名彬,双峰县永丰镇人.1913年初考入湖南铁路专 ...

  • 曾庆榴|混沌初开: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摘 要] 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同共产国际使者.陈独秀来粤有密切的关系.1920年秋,共产国际派米诺尔.别斯林来到广州,在他们的策划并亲自参加之下,广州"组织了共产党",其成员 ...

  • 揭秘一封尘封70年的密函:宋庆龄写给王明的信

    在许多的历史事件当中,"密函"都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 今天就让我们来揭秘一封尘封了70年的宋庆龄写给王明的密函. 与密函相关的人物 这封密函首次对外公开是在2007年,中共党史出 ...

  • 陈独秀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革命家.改革家.启蒙思想家.民主主义者,新文化 ...

  • 历史,终将还你以清白

    近日,央视播出的历史剧<觉醒年代>引起好评如潮.<觉醒年代>以新文化运动唤醒民智为起点,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为标志,通过群像刻画,展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历史的说,没有这一代人的 ...

  • 中共一大参会者共15人,为何却只有14人的介绍,还有一人是谁?

    自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大地上对于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思想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而除了以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领导的的民主革命运动以外,有一群人更是在沙俄的"十月革命"中汲取到了经验, ...

  • 为什么提到左倾主义时,总是绕不过王明同志?看看他所干的那些事

    客观地讲,在中国共产党成长的路上,共产国际给了很大帮助,但是因为经验主义,不了解中国国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既在关键时候指明了方向,又采取了极端的教主义干出了一些不利于我党发展的事情,我党在成长过程中 ...

  • 揭秘:中共四大在党的历史上有哪些功绩?

    1925年1月的上海,元旦刚过,寒风呼啸,冬天的第一场雪仍未消融.临近淞沪铁路天通庵站的虹口东宝兴路上,出现了一些陌生面孔. 听说话口音,南腔北调.看相貌打扮,更是五花八门,甚至还有一个高鼻梁的外国人 ...

  • 关于中国共产党 他们这样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外国政党人士高度评价中共领导下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叹"中国奇迹"的产生离不开中共的坚强领导和正确发展道路,认为中国的 ...

  • 中共第一个纲领的产生及未解之谜

    作者 / 吴志菲 1840年,急于向海外扩张的欧洲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炮舰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西方侵略者纷至沓来,穷凶极恶地发动一次又一次对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妥协就 ...

  • 蔡以忱推荐黄陂会馆作为“五大”会场

    蔡以忱(二排左一)与董必武(二排左三)等的合影. 中共"五大"有两个会场,即在武昌与汉口先后举行.汉口的会场之所以选在湖北黄陂同乡会会馆(简称"黄陂会馆"),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