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为根 墨为源——解析国画创新的基础
相关推荐
-
荆浩《笔法论》
荆浩<笔法论>研究 作者:易扬 荆浩(字浩然)是五代后梁时有名的山水画家,在隋唐山水画发展的基础上,另辟出别种面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画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参照点.他的< ...
-
山水画用水技法分析
水调歌头 音乐: 李家祥 - 古楚琴韵 五 范保文(1935-2009),江苏省宜兴市,当代著名中国山水画家.长期执教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资深教授.是一位具有突出成就的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作品贴近 ...
-
如何欣赏中国画(五)
就国画而言,看画一般是看画面的整体气势,用中国画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神韵",或者"神似",然后再看它的笔墨趣味,构图.着色.笔力等.最后才看它的造型,即像不像 ...
-
国粹艺术名家——廖维正
廖维正艺术简介 廖维正, 1946年12月23日生,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国际书法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画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摄影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中国书画家协会书法家,中国国家书法院一级书法师 ...
-
当代学术价值艺术名家——秦元增
艺术家简介 秦元增号墨香堂主.现为张登堂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国画院理事,山东当代花鸟画院副院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七十年代师从中国著名画家张登堂先生学习国画,五十年来,笔耕不辍,勤奋学习.创作 ...
-
笔为根,墨为源—谈国画创新的基础
国画是以水墨.毛笔作为工具,以笔墨为绘画语言的一种艺术类型.笔墨是一种以毛笔.水墨作为创作工具的线条造型艺术语言.每当面临当代国画作品评论的时候,经常会面临两种截然不同的论调:"国画需要改革 ...
-
如何理解把握国画中的笔性与墨性?
2020-09-16 15:05 文/子语 张际才作品 一.如何理解中国写意画中的笔意.笔力.笔韵和笔趣? 笔意 "意"就是画家的主观意念.意识.情感,所谓"意在笔先&q ...
-
国画大家邱汉桥山水画:墨中见笔,笔中见墨
邱汉桥,字抱朴子,著名山水画家,当代中国画"北势南气"学术体系的创立者,先后毕业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成员. 画家邱 ...
-
李锦源花鸟国画作品选萃
笔墨丹青新视角2018-10-16 05:02:00
-
笔生梦境——李晓轩大写意国画之美
笔墨丹青新视角2020-04-23 04:17:00
-
钱球山水“墨中见笔,笔中见墨”,虽“时流诽之”,亦难掩其光芒
中国画讲究师承,在历代诸画派中,摹古是画家们的共识.钱球别具匠心,精研古法,大量临习李思训.范宽.唐寅.关九思等人的精品之作,不断总结其章法位置.笔墨结构以及"灵气往来"的意象效果 ...
-
黄宾虹能够形成黑密厚重、浑厚华滋的画风 关键在于五笔、七墨
与历代名家一样,作为一代山水画大师的黄宾虹,不仅也有自己独特的笔墨特点,而且在笔法.墨法方面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理论观点,最重要的就是"五种笔法"和"七种墨法". ...
-
清丽笔梦惊翠羽:廖又蓉国画绿梅小品及咏梅诗词一组
<有束无拘> 幽谷孤山悟洒脱,瑶池圣殿俏婀娜. 熏风苦雨悄悄笑,有束无拘默默泼. 2008.4.25日下午17:08于北京 <题绿梅>新韵 绿芽初绽露清眸,半掩冰霜半掩愁. ...
-
人身就是一太极|上连天根下接地源
太极拳姿势源起于独立守神.肌体若一的养神功夫.精神达到真空纯净的自然虚无境界,是太极自然神态.即是神安气宁.心安理得,不思动.不思静.精气神自如.内气圆和,达到五脏六腑与精气神合为一的浑圆状态,它即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