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垫的写作手法及解题思路提示
写作手法之四:铺垫
1、什么是铺垫的写作方法?
解题语言组合思路提示:铺垫法,亦称巧铺妙垫法。它是指作文时,为情节的展开,为高潮的到来,酝酿气氛,作好准备,铺平道路,并使文章显得合情合理而又不显突兀的一种写作方法。
2、运用层层铺垫的写作方法的好处:
解题语言组合思路提示:使用层层铺垫法,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的注意,从而使读者更深刻地把握文章的立意,发掘文章的主旨,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引申:我们可以运用铺垫将事情做得恰到好处,就像文章中巧妙的铺垫,既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又让人不感到突然,从而成功.其实生活中,平平淡淡的努力正是一种铺垫,是一条将人送往成功的路.人生在铺垫中创造了多少奇迹,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也许是因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吧.
写作文也是一样,用一个巧妙的铺垫,让读者“渐入佳境”从而转入正题,不显突兀.文学也需要诗意的酝酿才能拥有别样美的意境.
悄悄地计划着铺垫好人生的道路,默默地告诉自己:“成功不会远.”
3、层层铺垫的写法范例:
(1)、如,《一碗阳春面》作者/栗良平 (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从一碗阳春面到三碗阳春面的变化过程共设有四层铺垫。
第一层铺垫:大年三十夜母子三人到北海亭面馆的二号桌合吃一碗阳春面。除此之外,再无别的交代。这便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悬念:为何三人只买一碗?母亲的丈夫、儿子的父亲怎么没来?为什么在“最后一位顾客出了门,店主要关门打烊的时候”才来到面馆?这些都激发了读者读下去的兴趣。
第二层铺垫:“一年很快过去了,转眼又是大年夜了”,母子三人又来到北海亭面馆的二号桌合吃一碗阳春面。读者不禁要问:“为什么母子三人第二年又在同一时间到同一地点合吃同样一碗阳春面?”这在读者心目中留下了更强的悬念。
第三层铺垫:“随着北海亭面馆的生意兴隆,又迎来了第三年的大年夜晚上”,十点半时,母子三人又来到这里,不过这次买了两碗阳春面。从数量上看,已发生了变化,而且,将前面两次的悬念也解开了。
第四层铺垫:这之后一直过了十年,母子三人都未在北海亭面馆露面。这不仅使所有到北海亭面馆的客人不得其解,更在读者心目中留下了悬念。这是一种蓄势,是更进一层的铺垫。由于有以上的层层铺垫,因此,当母子三人重新出现在面馆时,情节达到了高潮,店里的气氛也达到了高潮。
文到此处,终于让读者看到他们的成功,看到了他们的喜悦,看到了他们的自豪,更看到了他们的坚定信念与不屈精神,也让读者不得不在心灵中产生强烈的共鸣。这种效果,与层层铺垫这种写法是绝对分不开的。。
(2)、又如,《身边风景也动人》
不要以为只有登上泰山之巅,才能一览众山小;不要以为只有面向大江大海,才能一赏秋水长天共色;不要以为风景在远方,其实身边也有动人的风景。(设置伏笔,为后文“感激涕零”的情节与后面的动人风景做铺垫。)
中考前一个月,妈妈突然出差,很长时间都不能回家。不会做饭的老爸无奈下只好把奶奶接来,负责我一日三餐。听爸爸说,奶奶是个营养专家,调养考前的孩子是她的拿手好戏。爸爸、叔叔、姑姑能考上大学,都得感谢她。但我觉得她抠门,奶奶(此处删除)一连几日连续做“虾仁萝卜汤”,把我的肠子都快涮绿了。我向奶奶撒娇,商量能否换个菜。奶奶想了一会儿,看似答应了,这使我很高兴。第二天下公布“二模”成绩,我又退了好几十名,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训了一顿。(再为“突然发飙”的情节与后面动人的风景做铺垫。)
看到这,我呆住了,心脏好像漏 跳一拍,刚才同奶奶吼的那一段话,瞬间化为毒刺,刺痛我麻木的神经。我恨我自己,考得不好,竟然拿奶奶撒气!我冲出卧室,扑进奶奶怀中,哭着向她道歉,奶奶也哭了显得有些激动,她声音沙哑地说:“对不起,我没想到你会这么讨厌萝卜汤。”我呜咽道:“不是的,我爱喝,我真的爱喝,虾仁萝卜汤是我最爱喝的汤,奶奶,对不起!”真的,每次考试失利,我的情绪都会失控,做出一些傻事,这一次竟然冲撞奶奶,简直不可饶恕。(以不知动人风景而惭愧、懊悔,反衬奶奶对孩子的爱。)
从那天起,奶奶每天征求我的意见,增加了不少我喜欢吃的菜,我的学习成绩也有了起色。慢慢地,我开始喜欢在奶奶一旁看她补衣缝袜,开始喜欢在睡眼惺忪之时望着在厨房忙碌的奶奶的背影,开始喜欢看她慢悠悠地给花草浇水,开始不再埋怨她总打不开煤气,而是仔细地帮她教她……
我发现,世界上最好的风景,就是那一直在你身边,却一直不被你注意的亲情。其实,自己身边的风景,最动人,只待你去发现。(水到渠成地点明层层铺垫所要表达的目的——身边风景也动人。(奶奶无私的奉献与疼爱)再次点睛,首尾照应)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