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人物——徐阶(明朝首辅)

(1503~1583年),汉族。字子升,号少湖,又号存斋,明松江府华亭县人(今上海松江区)心学(王守仁创)传人。早年即工诗文,善书法。嘉靖二年(1523年)以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后因忤张孚敬,被斥为延平府推官,受此挫折,从此谨事上官。延平多盗,到任后捕剧盗100余人;清理积案,释出系囚,赢得声誉,升为黄州同知,后又擢为浙江按察佥事,进江西按察副使,并主浙、闽二省学政。皇太子出阁(读书),擢为国子监祭酒。后又进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朝廷机要大事。曾密疏揭发咸宁侯仇鸾的罪行,且擅写青词(一种用来与神沟通的文体,嘉靖帝信神)为嘉靖帝所信任。这时,严嵩当政为首辅,和严嵩一起在朝十多年,谨慎以待;又善于迎合帝意,故能久安于位。倭寇蹂躏东南,侵扰松江,力主发兵平乱。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得知帝对严嵩父子的不法行为已有所闻,于是就命御史邹应龙参劾,终于使严嵩罢官,其子严世蕃谪戍。徐阶则取代严嵩而为首辅。在任期中,徐阶一眼相中居正,并提拔,而正是因为这次提拔,让居正得以施展抱负,成为一代名臣,力挽狂澜。嘉靖帝相信方士,服食“金丹”致病。户部主事海瑞力陈其失。帝怒,要立杀海瑞。徐阶力救,海瑞得缓死,囚系狱中。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帝死,徐阶草遗诏,立穆宗朱载垕为帝,停止一切斋醮、土木、珠宝、织作,凡因言事而得罪的-一律赦宥,以收拾人心。关于徐阶致仕-众说纷纭,一说因事先未和同列阁臣高拱郭朴一起商量,二人怀恨于心,唆使御史参劾,迫使徐阶于隆庆二年(1568年)致仕回家;一说穆宗行为荒诞不经,徐阶经常劝阻他,所以穆宗十分讨厌他。徐阶也很失望,于是上疏请求退休。正好给事中张齐因为私人恩怨(注意:私人恩怨)-他。于是穆宗乘机允许他退休回家;当年明月笔下,徐阶劳碌一生,有穷困不堪,有风光无限,斗倒严嵩,又有学生张居正前途无量,于国于己心愿已满,于是主动请辞。因任宰相多年,为两朝元老,人都称为“徐阁老”。借“投献”为名,大量兼并强占土地。隆庆三年(1569年),海瑞任应天巡抚,,勒令地方强豪退出多占土地。险遭杀身之祸,逃至他乡。万历十年(1582年),80寿辰,皇帝派人慰问,赐玺书金帛。次年卒,赠太师,谥“文贞”。万历十三年(1585年)赐葬于长兴东山嘉会区之原。著作有《经世堂集》26卷、《少湖文集》10卷。另编有《岳庙集》,并行于世。徐阶入阁嘉靖三十一年,徐阶入阁,开始了他长达十七年的内阁大学士任职,可以说徐阶的整个政治生涯中的最大亮点就是他斗倒了权势熏天的严嵩。徐阶的忍辱负重是其政治权谋斗争中的杀手锏,而“徐阶曲意事严嵩”也成了权谋术中的经典案例。严嵩和徐阶同任内阁大学士共事近十年,但徐阶因与严嵩的政敌夏言的关系不疏,且夏言曾举荐过徐阶,因而严嵩对徐阶不免有些提防,严嵩多次设计陷害徐阶,徐阶装聋作哑,从不与严嵩争执,甚至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严嵩的孙子,表面上十分恭顺。严世蕃对他多行无礼,他也忍气吞声。经过几次小小的试探,但徐阶终不敢公然与严嵩为敌,只是谨慎处事,严嵩也就逐渐放松了对徐阶攻势。严嵩父子的为非作歹,结党营私,贪赃枉法使徐阶也有心替国除0,但他也亲眼目睹严嵩斗倒了夏言和杨继盛、沈练直言上谏的悲剧,深沉老道如徐阶者是不会轻易放出自己的杀招的,唯一选择只有忍耐和等待机会。深沉机变如张居正也会在年轻时按耐不住自己,上疏谏言,而得到的结果则是告病假回乡,沉寂三年后才重新步入政治中心的角逐。张居正是因为从他的官场导师徐阶那里在政治权谋方面获益匪浅,而使他最后能挤走政敌并施展自己政治抱负。嘉靖四十一年,通过万寿宫失火事件,严嵩逐渐失去了世宗皇帝的眷恋,徐阶也逐渐得到了世宗的信任,此时御史林润、邹应龙在徐阶的支持下告发严嵩父子,皇帝逮捕严世蕃,勒令严嵩退休。其间细节还有一些轶闻传于世,姑且写来与大家共斟。御史林润、法司黄光升认为,要告倒这个严世蕃,最具杀伤力的是其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以及设置冤狱,残害杨继盛、沈练罪,这两项,民愤极大,足以置死。徐阶不以为然,民愤对皇帝来讲,算个屁?他拿着他们的谳词,也就是给嘉靖皇帝的-,问道:“诸公欲生之乎?”答曰:“必欲死之。” 徐阶冷冷一笑:“若是,适所以生之也。夫杨、沈之狱,嵩皆巧取上旨。今显及之,是彰上过也。必如是,诸君且不测,严公子骑款段出都门矣。"正当他们愣神之时,徐阶掏出了一份奏章,他们打开一看,只见言辞犀利,切中要害,只觉得杀气扑面而来。这沈、杨两案虽说是严世蕃出的主意,但是却都是世宗自己定的罪。世宗是何其爱面子的人啊...如若以沈、杨两案当作理由治严世蕃的罪,必定会遭到世宗的极力维护,到时候严世蕃必定能逍遥法外!故在奏章之中,徐阶只字不提沈、杨两案,却有两条嘉靖皇帝最讨厌的罪名:作乱、通倭。此折一上,严世蕃必死无疑!每当读史至此,便拍案叫绝,徐阶真的是一个很厉害的政治家。御使邹应龙痛恨严嵩父子的为非作歹和贪赃枉法,但鉴于御史或翰林上疏-严嵩父子的折子后倒霉的肯定是他自己的实情和御史杨继盛公然上疏-严嵩二十四款死罪而最后惨死的却是他自己还累及妻子的悲剧,迟迟不敢贸然行动。一夜,忽得一怪梦,梦中他自己骑马飞驰于乡间,远远的看见一座高山山东边有一栋草楼 ,楼旁边水田间有一米堆,他一箭向米堆射去,突然米堆倒了,草楼倒了,紧接着高山也倒了。他从梦中惊醒,发觉全身已被冷汗湿透,他细细回想梦中情形,一下明白,原来是上苍在指点他为民除害,为国除0。水田中的米堆是指“藩”字,严世藩别号“东楼”,而高山是指“嵩”字,当下连夜写成折子准备上疏-严嵩父子数大罪状。因事关重大,次日他先将折子交与徐阶斟酌。邹应龙的这道折子受了徐阶的教诲,使得那上面既没有上纲上线,也没有什么流传千古的名句,主要是严世藩的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据说,严嵩看到这个折子后,大惊失色,千方百计要压下来。然而,徐阶早就把这道折子送到嘉靖皇帝的案头了。于是,一击之下,严嵩父子终于倒台了。严世蕃被捕下狱,严嵩勒令退休。著作《经世堂集》26卷、《少湖文集》10卷。另编有《岳庙集》,并行于世。人物评价当时评价万历十一年,八十一岁的徐阶逝世,皇帝赠予“太师”荣誉头衔,赏赐谥号“文贞”。钱谦益对这位徐文贞公是颇为赞许的:“负物望,膺主眷,当分宜(严嵩)骄汰之日,以精敏自持,阳柔附分宜,而阴倾之。分宜败后,尽反其秕政,卒为名相。”而目光犀利、言辞直率的海瑞的评价颇值得玩味:他一方面肯定徐阶“自执政以来,忧勤国事”,另一方面批评他“事先帝,无能救于神仙土木之误,畏威保位”;一方面肯定他为官清正廉洁,“不招权,不纳贿”,另一方面指责他“容悦顺从”,只能算作一位“甘草阁老”。“名相”与“甘草阁老”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后世评价朱国祯:“徐在事久家富,传言有田十八万亩,诸子嗜利,奴仆多藉势纵横。”明人支大纶批评徐阶,“玄文入直,伛偻献谀”,政绩“碌碌无奇”,至隆庆朝,才“稍惬公论”。王世贞:“吾心知绩溪(胡宗宪)之功,为华亭所压,而不能白其枉,此生平两违心事也。”清·张廷玉等所著《明史》:“徐阶以恭勤结主知,器量深沉。虽任智数,要为不失其正。高拱才略自许,负气凌人。及为冯保所逐,柴车即路。倾辄相寻,有自来已。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书》曰“臣罔以宠利居成功”,可弗戒哉!”嘉靖皇帝病危,徐阶连夜紧急召见张居正,一起谋划,起草遗诏,次日清晨当朝公布,稳定了嘉靖、隆庆交替之际的政局。因此,人们把他比喻为“杨廷和再世”。[以上内容由"沙滩@Melody"分享。]徐阶相关

明朝内阁首辅(1562年-1568年 嘉靖四十一年五月进 隆庆二年七月致仕)人物关系:老师:

聂豹 (14871563) 中国著名廉吏、思想家、教育家、抗倭名臣

师爷:

王守仁 (14721529)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同年(公元1503年)出生的名人:

章允贤 (15031549)安徽池州青阳

王受 (15031532)广西南宁马山县

吴情 (15031574)江苏无锡滨湖区

郑世威 (15031584)福建福州长乐

林璧 (15031568)福建福州仓山区+ 更多公元1503年出生的名人》同年(公元1583年)去世的名人:

文嘉 (15011583) 明朝画家江苏苏州

罗洪先 (15041583) 明朝状元江西吉安吉水县

李际春 (15361583)河南开封杞县

爱新觉罗·塔克世 (15431583)辽宁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

张敬修 (?~1583)湖北荆州江陵

王畿 (14981583) 明代思想家浙江省绍兴+ 更多公元1583年去世的名人》

(0)

相关推荐

  • 严嵩:一代贪官比肩和珅,残害忠良无数,最后却寄食墓舍了却残生

    严嵩(1480年-1567年),明世宗朝内阁首辅.字惟中.江西分宜(今属江西)人.严嵩窃踞首辅20年之久,贪污纳贿,陷害忠良,培植私党,造成嘉靖时期政治异常黑暗的局面,经济.边防均遭极大破坏,是历史上 ...

  • 明朝历史人物——解缙(明朝三大才子,明朝首辅)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缙绅,号春雨,喜易,谥文毅,汉族,江西吉安吉水县人,解纶之弟.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解缙(xiè jìn )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日(1369年12月6日) 出生在吉 ...

  • 明朝历史人物——夏言(明朝首辅)

    夏言(1482-1548)字公谨,号桂州,贵溪(今江西贵溪)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谥文愍.以才隽居首揆,天下重其书.贞珉法锦,视若拱璧.正.行亦遒美,但肥过而滞 ...

  • 明朝历史人物——李贤(明朝首辅)

    李贤(1408年-1467年1月22日),字原德,谥文达,邓(今河南邓州市)人.一生从政三十余年,为官清廉正直,政绩卓著,为一代治世良臣.官至少保.吏部尚书.大学士,廉洁奉公,政绩卓著.曾奉敕编< ...

  • 明朝历史人物——商辂(明朝首辅,明朝状元)

    商辂(lù)(1414-1486)明代首辅.字弘载,号素庵,浙江淳安人.商辂是明代近三百年科举考试中第二个"三元及第"(同时获得解元.会元.状元)(第一个是黄观,被朱棣除名.所以又 ...

  • 明朝历史人物——叶向高(明朝首辅)

    叶向高(1559年-1627年),字进卿,号台山,晚年自号福庐山人.明朝大臣,福建福清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明万历.天启年间,叶向高两度出任内阁首辅大臣.在任期间大败倭寇.驱赶荷兰 ...

  • 明朝历史人物——王锡爵(明朝首辅)

    王锡爵(1534-1614),字元驭,号荆石,明神宗万历十二年至十八年(1584-1600年)任文渊阁大学士:万历二十一年正月至二十二年五月 (1593-1594年),任武英殿.建极殿大学士,任职时间 ...

  • 明朝历史人物——李时(明朝首辅)

    李时(1471年-1539年1月5日),字宗易,号序菴 .任丘(今河北任丘)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编修.正德中,历侍读.右谕德.世宗嗣位,迁侍读学士.嘉靖三年(1524),擢礼部右侍郎.嘉 ...

  • 明朝历史人物——费宏(明朝首辅,明朝状元)

    (公元一四六八年至一五三五年)字子充,铅山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四年,卒于世宗嘉靖十四年,年六十八岁.成化二十三年,(公元一四八七年)进士第一,授修撰.正德中,累迁户部尚书.幸臣钱宁阴党宸濠,构之不理,乃 ...

  • 明朝历史人物——徐有贞(明朝首辅)

    徐有贞(1407年6月16日-1472年8月19日),汉族,生于明成祖永乐五年五月十一日(1407年6月16日),卒于明宪宗成化八年七月十五日(1472年8月19日),年六十六岁.宣德八年(14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