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牙科领域里面的那些骗人把戏,避免上当受骗

俗话说“病急乱投医”,很多消费者在求医过程中降低防备,从而上当受骗。日前,张女士向洛宁城事自媒体反映他老父亲花了1500元种植假牙,不但不舒服,反而引起严重不适。今天记者带你了解近日发生在洛宁的一诈骗案例,以此警醒大家,年关将近,诈骗分子在乡间赶集做生意,专门欺诈老年人,希望大家能提高防范意识。
2月3日,是洛宁县陈吴集日,张老汉到街上镶牙。他看到有个地摊放有种植牙的广告牌,就上前咨询。老汉自己有假牙,只是觉得平时携带麻烦。游医说老汉的假牙不好,做种植牙后可以牢牢长在口腔里,不用麻烦携带,和自己的原生牙一样,收费只是需要1500元。经再三搞价,以1400元价格成交。随后老人拨打这位牙医名片上面的电话确认真仂,电话也接通,这才相信了。牙做完后,当时老人没有带那么多钱,游医身边的女子和老人一起去村中家里取钱。
夜里,老人感觉牙不舒服,特别是睡觉的时候更难受,他便给这位医生打电话问其中原因,竟然打不通了。
第二天,老人和他女儿按照名片上的地址找这个医生的门市, 根本没有所谓的诊所,再一拨电话,对方网络暂时无法接通。随后让牙医诊所医生一看,是一次性咬合牙,顶多值200元。这位医生还说前两天也有一中河人到自己诊所看牙,也说是在地摊做种植牙上当受骗了2000元,做的也是一次性咬合牙,后来就不舒服,按名片上的地址找不着人,电话始终打不通。
父女俩思索良久后,唯一办法就去集市上找,当天赵村集没见人。后在同一天集日的长水镇,张老汉的女儿见到了这位牙医,问他是哪里人?医生说是洛宁人。问有店没?说是在车站那边。问诊所名字,答话竟含糊不清。问怎么没有做个有诊所地址名称的牌子,只摆个地摊?说我就年跟儿干这几天,做个牌子太浪费。同街又找到了另外一处地摊,与这位医生口音一样,明显是一伙游医。这时女儿准备报警,谁知这伙人迅即落荒而逃。
近年来,诈骗成为危害社会的顽疾,给群众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当前农村地区多为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对外交流少,受文化水平、个人阅历的影响,防诈骗意识普遍较弱,成为诈骗受害的潜在高危人群。患者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应轻信虚假宣传和培训洗脑。一旦受骗要留好相关证据,以备维权之需。(洛宁城事/雷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