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剧作叙事结构角度分析影片

分析影片《黑砲事件》双套环结构的叙事体系与内涵

影片以荒诞式的“黑砲事件”为框架,叙述了一个国家重点工程“WD”的悲剧,看起来荒诞不经,其实表现了惊人的内在真实,使人屏息宁神,握腕长叹。谁(或什么因素)造成了“WD”的悲剧?恐怕谁都一时说不清楚。“WD”没有坏人破坏,责任也不在德国,是个简单的翻译错误吗?是周副书记独断专行吗?显然,不能作这样简单的结论,但是,悲剧却令人震惊。正如导演所说:“《黑砲事件》只是时代生活的沧海一粟,但我们力图透过它,透过那阳光的折射,看到一个社会的立面。”

影片的叙事层面是一个双套环式的结构:“黑砲事件”和“WD”悲剧。但是,两个叙事结构不是平行发展,彼此独立,而是互相交叉,纠葛在一起,这种套环结构本身就饶有兴味,十分新鲜。两条叙事线,同一组人物,因而,每个人物的活动都有两层叙事功能。“黑砲事件”是一个荒诞不经,滑稽可笑的侦探剧。承建“WD”工程的某公司的工程师赵书信,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发出了一封好像用暗语写的电报:“黑砲丢失,找301,赵”。电报的内容马上引起了收报员的怀疑,公安局发现收报人钱某是某市文物管理单位的,而前不久,赵书信给“WD”工程的德方工程师汉斯当过翻译,因此,“黑砲事件”构成犯罪嫌疑案。

公司党委副书记周玉珍又向公安局汇报:据公司宾馆服务员刘玉梅揭发,赵书信曾和汉斯为了一张纸条发生过争吵,这样更增加了“黑砲事件”的悬疑。公司党委在对“黑砲事件”进行调查时产生了意见分歧,而赵书信则被打发到公司维修厂……“黑砲事件”的荒唐和怪诞是由于一系列不合情理而又可能的动机引发的:为了一个象棋子,书呆子赵书信要花一块多钱发电报索取,而电文偏偏用“密码”写的,恰巧收报人又是文物单位的。“黑砲事件”的悬置还不足以构成这出荒诞剧,一旦了解“黑砲”原委,“事件”便不复存在,公司的调查偏偏回避赵书信,因为周副书记声称要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于是,又来了一封用“密码”写的电报“黑砲发出,请查收,钱”。再往下,荒诞变成了悲剧,李任重偶然得知“黑砲”的“秘密”,而周副书记高度的“敌情”观念和警惕性,以及对赵书信行为充满智慧的推理,她断然否认“黑砲事件”的真相,而武书记擅长“稀泥抹光墙”,因为他精通“辩证法”!

终于导致另一个悲剧:“WD”试车失败。严格说来,“WD”工程是一个严肃的有悲剧色彩的正剧。两个故事同步进行,德国工程师汉斯在“黑砲事件”发生不久到来,由于翻译不称职,工作老是出差错,他要求赵书信做他的翻译,而“黑砲事件”正调查吃紧,于是,“黑砲事件”和“WD”绞合在一起,汉斯、李经理和周玉珍等人之间发生了一连串矛盾纠葛……

导演将两个叙事结构有机地撮合起来,结构上相对独立,表意功能上互相渗透。影片的两个故事中的人物,即“黑砲事件”的赵书信和“WD”工程的汉斯在影片前半部,现在时态部分始终未见面,两个故事始终相对独立地平行发展,影片以此确立套环结构的分界线。但是,在影片的过去时态中,这部分属于“黑砲事件”的故事层面,赵书信和汉斯有两段戏,也就是汉斯上一次来公司与赵书信的交往。一般观众往往不会细心地加以区分,而将双套环结构混淆为一。赵书信只有一次和“WD"故事发生了关系,即汉斯听说赵从维修厂回来,找到了他的家里。两个故事是各自加以发展的。

从影片本文分析,赵书信始终未介入“WD”工程,他是个局外人,但又与“WD”有牵连,公司党委的活动成为两个故事之间的粘合剂,他们既参与调查“黑砲事件”,又领导“WD”工程,这种结构元素的双功能,使得两个故事严丝无隙地贴合在一起,以致难以区分,这就是影片的双套环结构的奥妙之处。如果影片只表现一个“黑砲事件”,那么,主题就缺乏社会性的外延层面,类似于一个常见的侦探故事。反过来,影片只表现“WD”,则削弱了它的内涵,影片仅仅是一个工业建设题材。影片的套环结构本身富有含义,它构成了一个独立的表意系统,表现了主题的深刻内涵,又获得了丰富的社会性外延,使得影片具有哲学内省的深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