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门即事》张继 | 试上吴门窥郡郭, 清明几处有新烟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注释:

①阊chānɡ门:城门名。在江苏省苏州市城西。古时阊门建筑雄伟壮丽。唐代尤为繁华,是宴请和送迎之地。

②楼船:亦作“楼舩”。有楼的大船。古代多用作战船。有时也指有楼饰的游船。唐?杜甫《城西陂泛舟》诗:“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③郡郭:近郊

④新烟:古代风俗,清明前的寒食节禁止烧火,到了清时节重新起火。烟指烟火。

[简要说明]苏州本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但由于封建统治者大量召募农民服役,使得田地荒芜,清明无烟,一片凄凉。作者对此深感痛心。

赏析:

清明本应是农忙时节,可诗人登上城楼眺望,却只见由于农民都被召去当兵了,农村劳动力缺乏,万顷农田无人耕作,荒芜长满了青草。禁止烧火的寒食节过去了,清明节应该是千家万户重新起火的日子,而诗人看到的是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的景象。
这首诗触景生情,典型而客观的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现状。安史之乱波及河北、河南、陕西、山西等省,周边诸省也都勤王,大量的农民被召从军后,田园荒芜、家中孤凄。诗人通过描写“春草青青万项田”、“清明几处有新烟”,表达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抒发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特别是“试上”一词,把诗人不敢窥望凄凉之景的心情生动地勾画出来了。
作者简介: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