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少农肺脓疡案

肺脓疡

冯×,男,40岁

初诊:咳吐脓血已半年,经治疗少效。形体消瘦,面色

白,精神萎靡,胸胁隐痛,咳嗽气喘,咳吐脓血,痰稠腥臭。脉数。肺家蕴热,外束寒邪,郁久热盛而化脓,病久元阴耗损,指螺均如蛾腹,治拟养肺阴清肺家之热,佐以解毒。

鲜沙参30g 金石斛12g 太子参12g 鲜芦根30g 银花12g 丹皮9g 炙紫菀4.5g 款冬花4.5g 桔梗4.5g 枇杷叶4.5g 川贝4.5g 象贝4.5g 百部9g 十灰丸9g(分吞) 7剂

二诊:脓痰较少,胸痛减轻,但低热未退,痰中仍杂血迹,肺热未清,肺阴未复,连进上方以冀获效。

上方加天花粉12g。5剂。

三诊:肺家咳吐脓痰腥味及血迹显著减少,此肺阴渐得清肃之故,但病久元阴已伤,难以急效。

上方去川贝加白芨9g。7剂

四诊:脓痰已无,腥味消失,纳香,形体渐丰,脉缓,舌质微嫩,蛾腹指消平,肺家邪化新生,正气渐复,肺热已趋退净,治以培元养阴为主,以冀全善。

五诊:今突然大吐鲜血约近1000ml,此系脓疡之后损及肺络,络脉突然破裂,血上溢而吐,后经输血及服用独参汤,六小时后血吐停止,再进扶正清热止血等法,不数日脓血全无,脉和纳醒而愈。

按:(1)肺脓疡治则以养肺阴,清肺热,肃肺气,解毒止血为法,所列方药是家传经验方,疗效较好。(2)肺脓疡在发病之后指螺必胖,肿如蛾腹,胖肿程度可随病情增减,以此诊断肺脓疡及观察肺脓疡病情,有其重要意义,系祖传之经验。

(0)

相关推荐

  • 中医主治医师考试之肺痈

    肺痈 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要点一 概述 肺痈病名首见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g ...

  • 夏少农案

    案八.暑湿流注(多发性脓肿) 丁×,男,35岁 初诊:秋凉后,臂.腿.臀.背等部起发肿块五处,皮色不变,肿势散温,压之疼痛,身热,脉数,病经三日,经用西药治疗又三日后,身热未退,其中三处已化脓而切开排 ...

  • 夏少农疮痈案

    案七.发背(背痈) 冯×,男,58岁 初诊:背部正中,初起脓疹"未脓先溃,未溃先糜",他医认为症势不重,用清热解毒等法无效.疮肿逐渐扩大,后又经某医诊为火毒之病,用泻药泻火,致大便 ...

  • 夏少农慢性喉炎(喉痹)案

    案四.慢性喉炎(喉痹) 邵××,男,30岁 初诊:肾水不足,虚火上炎,以致咽喉红丝布露,吞咽唾液干燥裂痛,进食却无不舒,此阴虚火旺之虚症可知,病经五个月,虽经多方治疗,咽喉干痛未除,脉细,舌尖微红,治 ...

  • 痤疮---痤愈方(夏少农)

    痤愈方(夏少农)   [组成]  夏枯草10克  桑叶10克  野菊花10克  蚤休 10克蒲公英10克生山楂10克大黄6克蛇舌草15克 仙灵脾12克丹参12克     [功效]  祛风清热,活血调冲 ...

  • 夏少农医案

    案一.毛细血管瘤 陶××,女,40岁 初诊:背部红丝密布,自幼迄今,近年来逐渐扩大延及整个背部,虽经中西医治疗均无效.诊见整个背部皮肤呈紫红色斑片,按之无痛感,此为气虚失帅血之权,血得热则妄行,遇瘀而 ...

  • 夏少农证治经验

    一.气阴学说在外科的应用 气血.阴阳乃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之元气,系先天之肾精,后天之胃气及天地中之大气三者结合而成.元气流布于脏腑,则为脏腑之气而成五脏六腑气化之功能:流行于肌肤,则为卫气,有温 ...

  • 夏少农重镇法治疗皮肤病痒痛及疣

    重镇法具有镇惊安神.降逆止呕及平肝熄风作用.北宋徐之才归纳为"重可镇怯".一般在外科中并不常用.多年临床中,运用镇逆平肝清化软坚的重镇药物,结合辨证治疗皮肤痒痛的疾病,如带状疱疹. ...

  • 春不见,见过吗?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肺脓疡、眼结膜炎

    春不见 来源产地 为阴地蕨科植物蕨萁的根或全草. 春季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生于海拔1600-3200m的山谷林下阴湿处. 分布于山西.陕西.浙江.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别名一朵云.蕨藄 [原形 ...

  • 参苓白术散的神奇功效与临床新用肺脓疡慢性胃炎乙肝慢性肾炎水肿糖尿病痿症外阴干燥症带下不孕阳痿滑精小儿营养不良流涎梅核气暴聋

    参苓白术散 一.古方简介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莲子肉500g,薏苡仁500g,缩砂仁500g,桔梗500g,白扁豆750g,白茯苓1000g,人参1000g,炒甘草10 ...